
【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张功:恪守村官之初心 鉴定基层追梦录鉴定基层追梦录
张功 韩城脱贫攻坚 2020-10-28
脱贫攻坚战自打响一来,全国各地尽锐出战,我作为其中一份子,为这份勇气和信心,自豪万分。我之前是韩城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作为医生的天职和使命,每当看到贫困群众到医院就诊,来自农村的我,常怀悲悯之心,我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当有所作为,更应当为他们做点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党组织安排青年干部去乡村接受思想再教育再洗礼,我主动给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时隔半年之久,我们医院党组织书记告诉我:“恭喜你,张功!你的申请书组织批准了并任命你为西庄镇杨村第一书记!”我听后非常高兴,下班后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妻子也非常高兴,在为民服务上,她一直很支持我。

初到西庄镇杨村,我按照总书记全面部署脱贫攻坚的工作内容,与杨村两委班子积极沟通走访乡亲,了解各家各户的困难,在与杨村党组织对接的83户241人贫困人口的基础上做工作,了解致贫致困原因,挖掘内因,获得了杨村全体干部的支持,上有领导嘱托,下有民众期待,我在最短的时间找准了问题,也就找好了奋斗方向。83户、241个自强自立的贫困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像搭上电商快车的张存英,自己靠双手改编生活的王银珠,父亲是村干部,生前绝不让家里占国家一分便宜的李龙,他们的家庭或突遭巨变,或因疾病陷入困境,但是他们从不向命运低头、顽强奋斗的人生之光让我深受感动。

在各级帮扶部门的政策帮助下,在第一书记与两委班子的引导下,贫困群众凭借自己的力量,不仅摆脱了贫困,有的人还走上了致富道路,郑君侠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2015年1月的一天,杨村农户郑君侠因外出探亲,一场车祸导致左腿粉碎性骨折,右腿肌无力,丧失了劳动能力,紧接着她的奶奶也突患老年痴呆需要看护。同年冬天,父亲郑万存也突发脑梗卧病在床,家里同时三人病倒,家里的天塌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让这个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切经济压力,全部落在了没有收入的丈夫身上。从哪里能借来看病住院的钱呢?郑君侠整日焦头烂额,一夜一夜睡不好。村上干部向镇上干部反映了这一情况,镇上包联领导迅速派人入户走访。

郑君侠重伤,女儿才半个月大。经过村委会民主评议,她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幸福生活戛然而止,对于郑君侠柔弱女性来说,要撑起来上有老、下有小的一片天,谈何容易?各级部门纷纷为郑君侠家出谋划策,帮助其摆脱贫困。我记得第一次去她家时,她的伤势还未全愈,脸上头上都有伤疤,但已经在干一些家务活了,可以看的出她是个很要强的人。刚开始的时候她对家庭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件事,还不是很情愿,在入户闲聊中,她主动给我说:“我还年轻,还能做一些轻一点的家务活!”我还知道她儿子刚刚步入初中。她从不主动领取国家及村两委的教育补助,她也一直给儿子灌输自强自立的观念。
为了尽快让郑君侠脱贫,经镇、村两委综合研究,安排至村东头黑猫焦化厂工作,认真的郑君侠处处留心,用最快的时间熟悉了工作流程,既要照顾家里老人,还要照顾襁褓,既要赚钱养家,又要干好本职工作,意外的是,郑君侠很快就给村级脱贫攻坚作战室递交了一份申请书,主动要求退出贫困户行列。
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郑君侠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真的富,我不能光顾自己,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扶贫干部帮了我,我要永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她也曾是衣食无忧,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她并没有倒下,而是将悲伤强行咽下,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换来衣食无忧的致富生活。
赠人玫瑰手留香
倾情帮扶心暖阳

走访中,一户贫困户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家3口,户主赵长法患有多年的强直性脊柱炎,一次意外摔倒后,连坐立都成了问题,全家的生活陷入了困顿,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要想扭转这个家庭现状,就得先看病呐。回去后,我急忙打电话联系多个部门寻求帮助,并与镇包联领导、村两委干部沟通协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赵长法享受到了国家医疗健康扶贫政策,本来高达7000余元的治疗费用,在享受国家医疗健康扶贫政策及慢病报销政策后个人仅需支付1000余元。赵长法的老母亲和妻子紧紧拉着我的手连声说谢谢:“感谢政府,感谢组织给我们派来的好书记、好干部!”其实,我也是举手之劳罢了,在本职岗位上,干着忠于党和人民的事,所有的付出,并不是为了感激和回报,只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担当和责任而已。

“外地人”的韩城年
“战役”中的暖心事
2020年3月10日,疫情肆意蔓延,一位83岁的老人拄着拐杖颤颤悠悠的走进我的办公室,他是我包联的贫困户,村里人都叫他“力士老汉”。他进门摘下口罩微微缓了口气,用那黝黑的细手在裤子里寻摸了半天,拿出一张裹了东西的帕子缓缓打开,邹邹巴巴的零钱跃然我在眼前,说是看到村里公示的红榜,其他贫困户都给灾区捐款了,他也要响应号召捐款,他说:“这是娃们给我的生活费,不多不少,刚好一百,政府让我们家吃的好,穿的好,住的也好,看病还不花钱,国家有难,我一个小老百姓,应当尽一点微薄之力,娃,你收下,你必须收下。”他说完,我这才想起,我发动的微信捐款接龙,老人根本不会操作。接住捐款的那一刻,老人拄着拐杖又颤颤悠悠走了,望着走廊里老人瘦弱的背影,我眼睛顿时湿润了。后来这件暖心事,成了我告诫青年党员“一定要常怀感恩之心”的典范实例。

我的故事讲到这里也就结束了,回顾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是谁下雨天还为考虑群众的财产不受损失,黑夜掉进水井一声未吭。是谁看见贫困群众产业分红时开心的笑脸,心里乐开了花,又是谁,挑灯夜读熟记政策,只为给整理共和国扶贫档案,多少的日日夜夜加班加点不畏艰辛,是我们的第一书记,我们在座的扶贫人。但我们得到更多的是收获、是洗礼,这些离不开各级党委的支持。
我在扶贫工作中的成长,离不开各级党委的帮助,也离不开西庄镇、卫健局党委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杨村两委干部及村民群众的信任,在这脱贫攻坚全力冲刺的时刻,我们扶贫人一定会再鼓干劲,将初心植入灵魂深处,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实现中国梦的未来画卷上,不负韶华,执着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绚丽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