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1.5万人(2000年统计)。新疆占99.9%,散居新疆85%以上市县城镇,部分分布在农牧区。其余散居在京、甘等省市。17世纪起陆续从中亚细亚安集延、浩罕等迁入中国形成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曾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通用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居住城镇的多经营商业、手工业(丝绸业等),居住乡村的经营农牧业。妇女善刺绣。乌孜别克族头戴各式瓜帽,喜喝奶茶。乌孜别克族舞蹈轻盈,音乐悠扬。
43.1 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赋
大美新疆,挺拔天山兮之万仞,皑皑白雪;苍茫戈壁兮亿年,莽莽黄沙。氤氲盆地,别是人间之胜景;荡漾河流,悠哉方外兮仙槎。潋滟澄湖兮照影,蓝天白鹭;葱茏碧嶂之丛林,绿树青纱。木垒①东闻以汉韵,南沟②西响以胡笳。水丰渠绕,遍野飘香之鲜果;草茂牛肥,满冈成熟兮嫩瓜。幽静之密林深处,潜藏牧屋;喧嚣之干道中心,聚落学娃。经商开店,生意火红以绚彩;种地务农,丰收希望兮朝霞。
乌孜别克,世代经营于畜牧;玛纳斯图③,亚欧古道兮农耕。七百春秋之岁月,勤劳开拓;一方历史之沧桑,奋发延伸。设乡建制,全国故居兮唯一;聚族起房,横沙特立兮鲜明。戴花帽,裹白巾。窈窕娥眉之服饰,斑斓五彩;铿锵男子兮衣冠,灿烂一身。织丝工艺,色彩纷繁兮艳丽;备案画图,花姿烂漫之卓伦。刺绣兮琳琅满目,超常艺术;琢磨之熠烁闪光,特别精神。
信仰伊斯兰④教之割礼,蹁跹舞会;婚姻穆斯林⑤之结盟,倜傥风流。生姜大蒜,配料蘑菇以作馅;鲜奶浓茶,迎宾热烈以润喉。习俗千年兮不改,沿风熏礼;风情十里之相同,种麦养牛。日常饮食,面米家庭之主品;奶酪加工,妇孺经济之方舟。古兰经,诵不休;戒斋日,禁倾瓿。圣纪节⑥同胞兮欢度,莺歌燕舞;肉孜节⑦合族兮畅过,顶礼神庥。古尔邦节⑧,五彩缤纷之盛会;苏麦来克,三春锦绣之高丘。预祝以风调雨顺,霓裳绰约;先祈以人健畜兴,玉韵啁啾。驰骋赛马,六艺男儿之绝技;踯躅摔跤,一生铁臂兮良俦。谁是叼羊之高手;广场喝彩;孰为击木之良才,大众舒眸。
能歌善舞,民族基因兮延绪;爱国重情,边疆染色以树标。啘啭歌喉兮缥缈,天南地北;婆娑舞蹈之娉婷,虞夏京郊。民间乐曲,旋律悠扬而悦耳;世上音符,作词豪放以争骄。女声独唱,独具特色;男和齐赓,迭起大潮。西域风情兮舒展,阿依江⑨获奖;南疆歌舞之欢腾,乌帕尔⑩占鳌。传奇故事,立足民间之沃土;叙事长诗,扎根陌上之灵毛。神话英雄之形象,感情丰富;寓言力士兮襟怀,理想崇高。
嗟夫!曩昔之丝绸古道,驼铃马迹;当今之轨辙康衢,汽笛龙波。先民智慧,建设新疆之伟业;后裔勤劳,繁荣旷古之先河。手工兴旺,商业祥和。公路盘山兮辗转,长虹飞舞;大桥跨壑兮峥嵘,彩练穿梭。社会和谐之笑靥,海洋掀浪;家庭幸福兮欢容,肺腑放歌。
木兰山樵诗曰:
张张笑脸绽从容,戍守黎元不世雄。
歌手人人多绝活,舞娘个个有真功。
交流贸易桥头堡,联谊情稠国际中。
我欲神游来作客,暂赊汗血跨穹窿。
【注释】:
①木垒: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最东边的一个县。②南沟,吉林市-蛟河市,白石山镇,琵河村,黑瞎沟屯(南土砬子)(五队)。④伊斯兰: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门等。⑤穆斯林:是"伊斯兰"一词的派生名词,意为"顺从真主者","实现和平者"。⑥圣纪节:亦称圣忌节,冒路德节,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 ⑦肉孜节:即开斋节。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之一。伊斯兰教有其本身历法,以月球环绕地球的运行来计算,亦即是阴历。⑧古尔邦节(拉丁文 Eid Adha),又称宰牲节,尔德节。古尔邦节与开斋节(肉孜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⑩乌帕尔,乌孜别克族舞蹈艺术形式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