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回家过年吗?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回家过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结。但今年春节注定不一般。近日颁布了返乡核酸检测令,从前的乡愁,是一张张船票,今年的乡愁,是一张张核酸检测报告。纠结是否回家过年,是许多人在思考的问题。
最近各地疫情形势严峻,人数攀升卡在三位数。各地通报显示,部分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人民网更是发声紧急寻人。据不完全统计,1月1日至15日,全国至少100趟火车、公交、飞机正在紧急寻人。加之,石家庄的情况还没好转,黑龙江省开始泛红。一瞬间,多少那颗回家的心,因为这个新闻,紧了起来。

北京、上海、宁夏、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河北等29个省区市,更是先后发出“原地过年”的倡议。浙江义乌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还出台了“原地过年”500元电子消费券的扶持政策。也有企业、单位积极配合,以多倍工资、留厂奖励、弹性休假等措施鼓励员工“原地过年”。12306亦做出了春节退改签免手续费的变动,各地甚至纷纷挂起了各式横幅,呼吁大家原地过年。这一切,都是为了减少防控疫情的压力。倡导并非强制,而是看各人选择,就春节回家一事,网友们都展开了热议。

有人响应国家号召,给防控疫情压力减负;亦有人承诺会在做好核算检测,做足防护,科学回乡;但也有人开始了道德绑架。
许多年轻人看到这则消息,竟也松了一口气。毕竟,终于有个正当的理由不回家了。在郑州工作的小张就是过年的时候不回家,因为他每次回家都要被问工作、问结婚,各种问......他被问到烦了,为此他想了一个办法,过年留在公司加班,拿着三倍工资,等到别人放完假了再申请调休。今年更是想了一个好借口,核酸检测太痛苦了,还是错峰回家吧。钱到手了,还错开了亲戚们扎堆的时间。
非必要性回乡,换言之,就是根据自身情况判断,可以不回家就不回家。一个观点的提出,一定是会有正反两方的意见的。国家提出这个建议,目的是为了减少人员流动,防止疫情扩散。毕竟在国家层面上讲,地方出现了疫情,国家在积极应对这件事,是正确的。去年疫情的爆发,成千上万的人有家不能回。今年疫情稍微趋势较去年缓和,“防疫”和“团圆”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一昧从严禁绝也不是好方案。
说很容易,但要照顾到所有人的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很难。对于在过年期间备战考试、不想被打扰以及想要好好体验一个人生活的人,在他们眼里,问工作、问薪水、问房子、问恋爱、催结婚、催生娃、辗转串门,既无趣又累,还浪费休息娱乐时间。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可以不回乡,在家追剧、打游戏,简直真香。相反,对于许多家里有老小的打工人、大学生而言,回家是必然的选择。离家数载,春节放假难得回家一趟,陪陪家里人也是好的。
疫情当前,很多人面对国家呼应进退两难。为此,网络上呼声比较高的是:建议国家一刀切。无论是原地过年还是回家过年,这两类人都盼着国家给台阶,给门路。但一刀切的行为有失偏颇,在满足了一部分人利益的同时,也会损失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根据个人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答案,才能保障绝大部分的利益。
总而言之,提倡即呼吁,但非强制执行。过年要不要回家,没有一刀切的答案,也没有一刀切的标准,选择的权利在于自己。我们可以选择回家,只要按照当地的防疫要求,配合政策,做好必要的防护及登记。我们也可以选择不回家,只要自己乐意。我们尊重选择不回家的人,也应该理解回家的人。只要平安,在哪过年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