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满旅途
文/刘正云
我冒了严寒,要回到百里之外的故乡去。时节已经是深冬,虽然一场久违的大雪刚刚褪去,但留下的,只是无情的冷。夕阳斜照着,光线很明朗;尽管没有风,还是觉得冷气袭人。
我站在县城西的一个路口,翘首企盼公交车的到来。车终于来了。一辆白色的公交车匀速驶来,我摆了摆手,司机也摆了摆手。唉!人家是包车。又一辆白色的小轿车缓缓地从我的身边驶过,307!这车号怪熟悉,谁的车?又想不起来。就在我疑惑之际,车停下了。我赶忙跑过去,心想:不管谁的车,只要让坐,怎么都行。我迫不及待地扳开车门,一屁股坐在副驾上。
师傅是个中年人,四十来岁,清瘦的脸,眼睛挺有神;高鼻梁,尖下巴,有点像刘德华。
“延津西站,多少钱?”
“呵呵......不要钱。”
什么?不要钱?以前经常坐这样的私家车,五块十块我都掏过,不要钱,不可能吧!会不会遇上坏人了,拉到地儿,任人宰割,岂不麻烦?
他见我惶惑不安,嘿嘿一笑:
“真的不要钱!放心吧,捎你一段就是了。”
接着,他又问我要去哪儿,在哪儿停车合适。真是遇上好人了。几日前我曾写过几篇“好人”“贵人”之类的文章,莫非我真的有好人缘和贵人缘?于是,我感激地望着师傅,心无旁骛地和他聊起天儿来。
“师傅,听说延津在拍电视,边拍边播,央视八套,刘震云的——《为了一句话》已经开播了!”
“是吗?不清楚。”
这时,手机响起来,他减缓了车速,伸开右臂,麻利地点开接听键:
“是常总常先生啦!你们要快点搞的啦,我们这里马上要缺货的啦....."听口音像是南方人。
“我正回家嘞,我们马上加班儿,一定不会让您久等!”师傅操着延津味十足的普通话朗声回答。
此时,我才知道,这位师傅姓常,是个企业家。车内空调开放,暖气拥抱着我,竟使我感到有点受不了。
车到延津,一直开到县医院路口。常先生慢慢地停下车,冲我笑笑,我感激地点点头,开门下车。车缓缓地离去,车牌很醒目:GCX—307。
延津的街,冷飕飕;可我的心,暖融融。上了公交车,继续我的归乡路。今天星期五,车上人声鼎沸,呼儿唤女声不绝于耳,有不少叽叽喳喳的孩子,在车上挤来挤去。
出了县城,旅客渐少。公交车没开空调,冷气又袭扰着我,我裹紧了袄,蜷缩在车尾的座位上。
“叔叔,你知道我的名字吗?”一个稚嫩的童音在我耳边响起。侧脸看去,只见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儿坐在我身边:七八岁模样,锅盖头,眯眯眼,小鼻子,小嘴巴;上身一件绿色鸭绒袄,下身黑色灯草绒裤子,脚穿很时尚的皮棉鞋;最显眼的是,脖子上燃烧着火焰般的红领巾。
“那你得先告诉我你在哪儿上学!”
“实验小学!”
“你姓啥?”
“我姓苏!”
“你家是苏班枣的还是王泗坡的?”
“我家王泗坡的,你咋知道?”
“我不光知道你的家,还知道你的名字,你叫苏昂扬!”
“你太牛了!你咋知道我叫苏昂扬?”小男孩儿异常兴奋,几乎要跳起来。
我嘿嘿一笑,一言不发。因为我知道,小男孩肯定会追问下去的。至于他的家乡,我是蒙的。听朋友说过,苏班枣和王泗坡苏姓的居多;他的名字不是蒙的,因为刚才上车的时候,我分明听见有人喊“苏昂扬别乱跑”,看他这活泼调皮劲儿肯定错不了。
小男孩见我不语,接着又问:
“算你蒙对了!你知道我姐的名字吗?”他眨了眨眼皮儿,挑战口气道:
“你要真能猜出我姐的名字,我真的服你了!”
“ 啊?!你姐的名字,可不好猜啊!不过我可以试试。你姐姐叫苏昂——”
“你太牛了!我真的服你了!我姐就叫苏昂。”没等我说完,小男孩已连珠炮般全盘托出。
我呵呵一笑,小男孩儿已中了我的抛砖引玉之计。因为我知道,他的姐姐极有可能也叫苏昂什么的,农村孩子起名,往往如此;况且我知道小男孩性子急,所以,故意拖长音:你姐叫苏昂——
可我没想到他姐姐的名字就两个字,像个男孩儿名字,没等我往下猜,他已经替我抢答了。看来,这小家伙儿心直口快,平时上课肯定是抢答高手。
此时,小男孩对我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又换了换座位,紧紧地挨着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像是在等着他崇拜的老师继续出题。
看着这个可爱的孩子,我顿生怜爱,关切地问:
“苏昂扬,你学习咋样儿?”
“语文89,数学95,英语96,期中考试刚考过!”小男孩儿昂着头神采飞扬。
“不错,可不能骄傲啊!”我伸出手,摸了摸他的锅盖头。
“苏昂扬!下车啦!”随着妈妈的一声叫喊,小昂扬皱了皱眉,恋恋不舍,跟我告别;临下车,还扭过头,朝我深情地回望。
离家还有半里路,我提前下了车,我要跑着回家去......


作者简介
刘正云:河南省延津县丰庄镇赵庄村人,师范学历。喜诗文,爱交友,热衷于收集民间故事。作品有散文《刘震云的笑》、《丁香花开》、《孝行天下》;诗歌《总想》、《感动》、《汤溪城隍庙祭文》;小小说有《怀念三伯》、《清水河畔》、《冰糖葫芦》、《项链---观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