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擎梅听雪集》之五绝《咏梅》十首

<十九>、五绝·《梅雪》
文/怅望秋水
朔风裁六角,三白瑞祥来。
天水一般样,梅知春又催。
注释:“三白”,典出唐毅夫【一枝花.怨雪】之名句“不呈六出祥,岂应三白瑞”。雪的结晶体成六角形,故古人以“六出”(或“六花”)指代雪花,又因大雪飘落漫天铺地,天、地、万物都变成银白一片,所以又称雪花为“三白”。

<二十>、五绝·《傲梅》
文/怅望秋水
冰蕊沁娇容,虬枝卧雪宫。
霜花雕玉骨,笑傲古今同。

<二十一>、五绝·《梅》
文/怅望秋水
娇颜冷中藏,冰雪弇梅香。
枝怒红黄白,东君悄上场。
注释:1、“悄”,古仄。
2、弇(yan),覆盖,遮蔽。

<二十二>、五绝·《相思梅》
文/怅望秋水
冬风慢渡梅,朵朵犯寒开。
陌上痴情泪,相思雪解才。

<二十三>、五绝·《涩梅》
文/怅望秋水
疏枝披玉雪,小萼潜芬芳。
犀月朦胧意,凝来涩涩妆。
——平水韵.七阳——

<二十四>、五绝·《瘦梅》
文/怅望秋水
南国北风飘,彤云叠叠娇,
和霜悠怒放,孤瘦锁深宵。

<二十五>、五绝·《梅》
文/怅望秋水
躞蹀红尘路,缟仙扶月行。
瑶池梅淡淡,无亦与春争。

<二十六>、五绝·《问梅》
文/怅望秋水
无雪无风月,吟香唤酒来。
醉扶枝影笑,君可为奴开?

<二十七>、五绝·《梅枝》
文/怅望秋水
风雪度寒门,缠绵瘦骨身。
新枝不常见,幸遇月留痕。

<二十八>、五绝·《春梅》
文/怅望秋水
淡妆融细雪,不觉傲来东。
未解思君语,空山暮雨红。

作者简介:
“梅饰空庭玉饰昏,梨花点点绣帘门,柔宣三尺闲愁散,雪月生来是我君”。
怅望秋水,一介清冷,被称为“博海中的林黛玉”,“小李贺”,舞乐诗词均有涉猎,现原创作品约千首有余,次韵红楼梦作品40余首,多篇作品发表于《当代优秀作家精品文选》、《中华作家》、《世界华文作家》、《黄帝文化和黄河文化》、《诗无邪》、《中国朗诵艺术杂志》、《新文学》、《爱情诗刊》、《春秋百家汇》、《唐宋遗韵》、《诗天子书刊》等多家刊物。当代优秀作家编委成员,世界华语爱情诗歌编委成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曾获“诗词中国奖”,“世界华语最佳爱情诗歌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论坛大赛优秀作品奖”,作品同时也散发于多个文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