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的魅力》(七)
作者/戴雁军 主播/蝴蝶侠
有关季家小姐的传说是从一九三四年开始的。
一九三五年对于季舒小姐和季家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份。注定季舒日后要走一条极其复杂、曲折和艰辛的道路,也为季家不同人的不同死亡设下了伏笔。一九三五年由于季开达老板的原因季家变得四分五裂,这事发生在旧历年过后。

当时季开达老板已经筹划好了去上海的诸般事宜,他最初的打算是去投奔他的妹妹季月君。虽然他们兄妹早年间因家产问题闹得形同陌路,但季老板相信凭自己的如簧巧舌和满腹心计能消解兄妹间的冰炭之势。必要时还可再耍些无赖手段。落到这步田地,面子已经分文不值。但是季太太不愿意寄人篱下。季太太出身香港名门望族,自有一股孤傲之气。许多年来季太太在平阳过惯了安静清闲的日子,她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上海。况且,去别人檐下看冷脸是她最不能忍受的。因此她提出先带两个小女儿回香港娘家小住,如果季开达愿意,也可以和她一起回香港。但是,季老板对香港毫无热情,乐得太太女儿去香港吃白食,自己一人轻松上阵先去上海闯一下。可是季老太爷发誓至死也不离开平阳,不离开这所宅院。季老太爷态度果决,便得季老板卖掉宅院换得一笔大洋的计划成为泡影。季老太爷对儿子说:“你想卖掉房子,那就先把我卖掉,否则,我就放火烧了这房子。”

有一天早晨季舒小姐走过爷爷房间的时候听见屋里有异常的响动。隔着窗缝望进去,她发现父亲正在屋里翻箱倒柜。季开达老板穿一件单薄的睡衣,屋子里没有生火,因此他缩背拱肩,但额头和鼻梁上正在冒汗。季舒很快联想到她父亲这是想从爷爷的房间里寻找某种至关重要的东西,季舒觉得她父亲的样子完全是一个贼。她站在窗外替自己的父亲感到羞愧,后来她就拍响了窗棂。她对着窗棂说:“父亲,你想找什么东西应该问爷爷。”
季老板有些狼狈地走出来,恶狠狠地瞪一眼女儿,他说:“我干什么还轮不到你管。”季舒垂下眼睑说:“我真替你难为情。我知道你想找什么,你想找房契。其实你是来偷房契的,你怎么能干这种事呢?”
季老板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女儿,后来他笑起来。笑过之后他拉起季舒的一只手说:“我怎么没想到。”季舒不明白季老板的话,但季老板很快就让她明白了。季老板说:“你应该嫁人了。”

直到傍晚季舒小姐一直陷在她父亲的那句话里。她为此感到惶恐,一种不祥的预感攫住她,但她此刻又不肯相信父亲会卑鄙下作到如此地步。整个晚上她心事重重,她想起两年前有一个在光华附中读书的女孩子,女孩子的父亲要把女儿嫁给一家烟馆的老板。烟馆老板五十多岁,女孩儿的父亲三十八岁,女孩本人十六岁。女孩儿出嫁的前两天在校园内跳楼自杀。事发后季舒和许多同学跑到附中看,他们没有看到那个跳楼女孩儿的尸体,就连地上的血迹也被清除掉了。当时和季舒走在一起的是一个叫翁美玉的家政系女生。翁美玉描龙绘凤绣得一手好活,人也生得娇巧。她和季舒走在一起的时候忽然啜泣起来。当时季舒的心情也特别坏,她以为翁同学和她一样替那个跳楼的女孩儿惋惜。但时隔两个月,翁美玉由她父亲送往南洋嫁给一个性情暴戾的胶园主。胶园主新近死了太太,留下三女一男四个孩子。十九岁的翁美玉要做这四个孩子的继母,而最大的继女已经十七岁。
有一天下午季舒在伊文思书店巧遇翁美玉的妹妹,翁妹把这些情况讲给季舒以后季舒呆住了。她无法想象纤弱文静的翁美玉如何能应付那样一个家庭。虽然她读了家政系,读家政系的女生都有为人当好太太的心理准备,但事实还是无法让人接受。

作者简介:戴雁军,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为止已在《十月》《北京文学》《天津文学》《时代文学》《清明》《莽原》《红岩》《上海小说》《啄木鸟》《特区文学》《青春》等文学刊物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四百余万字。作品多被《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报刊选载、转载或连载,并被多家出版社收入年度丛书,作品数次获文化部主办的群星奖、文化杯梁斌小说奖等多种奖项。出版有长篇小说《大江东去》《高处不胜寒》、中篇小说集《谁是我的替身》、《慕尼黑的情与爱》等多部。
长篇小说《盟军战俘》、《大码头》分别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市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植项目。
2000年开始影视文学创作,截止到目前,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电视台播出。
主要电视剧作品:
26集电视连续剧《大江东去》35集电视连续剧《锦绣年华》
28集电视连续剧《游戏规则》22集电视连续剧《情到深处》
22集电视连续剧《家经难念》20集电视连续剧《北方警察》
20集电视连续剧《海娘》30集电视连续剧《男左·女右》
32集电视连续剧《太阳从这里升起》30集电视连续剧《阳光总在风雨后》
20集电视连续剧《恩怨情仇》20集电视连续剧《狗年吉祥》
主要电影作品:
《幸福秘方》《盟军战俘》《走出大墙的女人》《沉默的石头》
《红河大马帮》《阳光下的萨克斯》《多情检察官》《插翅难逃》

作者简介:戴雁军,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为止已在《十月》《北京文学》《天津文学》《时代文学》《清明》《莽原》《红岩》《上海小说》《啄木鸟》《特区文学》《青春》等文学刊物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四百余万字。作品多被《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报刊选载、转载或连载,并被多家出版社收入年度丛书,作品数次获文化部主办的群星奖、文化杯梁斌小说奖等多种奖项。出版有长篇小说《大江东去》《高处不胜寒》、中篇小说集《谁是我的替身》、《慕尼黑的情与爱》等多部。
长篇小说《盟军战俘》、《大码头》分别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市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植项目。
2000年开始影视文学创作,截止到目前,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电视台播出。
主要电视剧作品:
26集电视连续剧《大江东去》35集电视连续剧《锦绣年华》
28集电视连续剧《游戏规则》22集电视连续剧《情到深处》
22集电视连续剧《家经难念》20集电视连续剧《北方警察》
20集电视连续剧《海娘》30集电视连续剧《男左·女右》
32集电视连续剧《太阳从这里升起》30集电视连续剧《阳光总在风雨后》
20集电视连续剧《恩怨情仇》20集电视连续剧《狗年吉祥》
主要电影作品:
《幸福秘方》《盟军战俘》《走出大墙的女人》《沉默的石头》
《红河大马帮》《阳光下的萨克斯》《多情检察官》《插翅难逃》
蝴蝶侠,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入选中国有声阅读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