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老师作品



荷塘秋雨
作者谢佐福
主播谢佐福
很久以来,我都想欣赏秋雨打荷,尤其是秋夜雨打荷的情景,可一直没有机会。感谢这场猝不及防的秋雨,不大不小,不前不后,刚好把我留在了这荷塘边上的亭子里,遂了我的心愿。

亭子里没人,我站在亭子中央,看着绵绵的秋雨,将我、亭子和荷塘,编织在疏松透明的网里,于是我成了秋水里的一条鱼,成了荷塘的一部分,甚至好像,我变成了一支荷,一支流浪回家的荷。望着这绵绵的雨,我有些发呆。我自问自答,这是秋雨吗?当然是。春雨怎么不来?荷为什么不选择生长在春天?春雨还是秋雨不重要,雨无法选择天空和云朵,但只要它们是雨就行,一样有润下的品性,柔美的身姿和动听的韵律。秋雨配荷,就像月色配荷一样,那才是绝配。在春天还是秋天生长也不重要,荷无法选择生长的季节,但不论在什么季节生长,我相信,荷都有理由和信心生长得同样清廉,清高,豁达,并且出类拔萃。

此时此刻,在我面前,整个世界,只有雨打荷叶,风摇荷花的声音,我也是这声音的一部分。青蛙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树上被淋透的鸟巢是空着还是满着?一片荷叶声,千万片荷叶声,密密的,沙沙的,连成一片恢宏的大音,像大合唱的低声部。一朵荷花声,千百朵荷花声,像大合唱的高声部。我在大合唱里,听见了周敦颐的《爱莲说》,听见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听见了佛音,也听见了我自己的声音。晶莹赤裸的雨,从叶子跳到水面,溅起一朵朵细微的水花和清脆的笑声。这笑声,从荷塘的一边,一涟一涟,传到另一边,直到整个荷塘的每滴水都加入到大合唱里。四周的灯光照到荷塘,像舞台上的聚光灯,让整个荷塘朦朦胧胧,如梦如幻。朦胧中,一群群绿荷如出浴的佳人,细腰酥胸,湿罗香腮,你推我攘,集体快乐地婀娜在水的中央。而雨中的莲蓬,被姑姨和姐妹们活蹦乱跳的欢快场面吸引,也开心地跟着不断摇头晃脑。

亭子里,依旧只有我一个人,但我不觉得孤独,有一塘绿荷与我作伴,有偶遇的秋雨与我对话,有这新亭旧意为我撑伞,有满腹的诗意在躁动,足矣。白天观荷摄荷聊荷叹荷的热闹已被秋雨冲洗得干干净净。白天见到的,荷花在镜头前的笑脸,荷叶在赏者面前的挥手,与今夜荷花荷叶的欢愉,哪个才是真实的?我想应该都是真实的,不管观者在场还是不在场,荷们始终都是欢愉的,一年一轮回的繁茂与绽放,就是它们欢愉的呈现,而藕香与莲子香,则是它们欢愉的延续。

我听见荷叶在雨中摆渡什么,一叶一橹,一花一帆。我站在亭子里,像站在船上,既是求渡者,也是摆渡者。今夜,百花睡着了,唯有荷花醒着;今夜,我的肉体也将睡去,而灵魂一定醒着。雨慢慢停了下来,整个荷塘寂静无声,似乎可以听见荷花的绽放声,听见我的心跳声。我得回家了,回到凡尘俗世的家里,就像这流浪的秋雨,要回到湖水里一样。


金笔作家
谢佐福,男,重庆人,福建中医药大学生理学教授,病理学主任医师,福州英华职业学院医护系主任,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和福建省科技厅评审专家,北大EMBA结业。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作家前线》签约作家,中外网《现代·诗刊》主播,近十年,创作诗歌散文2000余首(篇),发表于二十多种文学刊物和网络平台,已出版诗集三部《天地留香》、《风外听风》、《逍遥山水》,获得《诗意人生·精彩纷呈最具人气诗人网络大奖赛》一等奖。

特别鸣谢:
著名书法家王爱民老师
著名书法家赵培南老师
文学精英海湾老师

文学诗刊
诗歌 散文 古韵
友好文苑原创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