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之下的我们
文/阎兴
2021年元旦3天假期,我带着孩子在老家井陉矿区度过。
1月2日石家庄确诊一例新冠患者,3日晚孩子在市区还有一个英语课外班,课外班在商场里,凡是威胁到孩子安全,有隐患的事,总是让我格外敏感,马上为孩子取消了课程。后来接到先生电话,先生说别乘坐公交车回市区,他下班后,开车回老家接我们。这可能是我们为人父母听到有疫情之后,首先能为家人做的。4日早晨起来先看新闻,3日确诊了4例。我决定还是让孩子正常去幼儿园。晚上临睡前,儿子同学的妈妈问我明天还去不去,说今天幼儿园的小朋友有一半都没去,我说去吧,在家也是淘气,疫情才有几例,问题不大。5日,早晨7点,母亲就打过来电话,说新闻报道4日石家庄一下子确诊了11个,我心里有点慌了,两分钟电话里,母亲和我马上决定从今天开始不送孩子上学了,囤食物,准备好不出门 。因为父母和我都有基础病,免疫力低,又各自带着一个学龄前儿童,不出门,是我们想到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我又马上联系了儿子同学的母亲,告知我们今天开始不去上学了,紧接着给老师发微信,儿子从今天开始请长假。我没有叫醒还在熟睡中的儿子,我开始列清单,盘点居家情况下,家里目前有哪些吃的,我需要再准备哪些食物,新鲜的、耐储存的、肉蛋奶、调料都不能少,卫生纸洗发水这类生活用品也要考虑到。我列了一个大单子,在外卖平台开始准备下单。10点左右,外卖到了,我把一斤的肉馅分成6份,每份包一袋,冷冻起来;手抓饼速冻馄饨可以应急用;蔬菜、鸡蛋、奶粉归类放好,心里一下子安心了不少。
母亲和我住一个小区,和母亲通电话询问囤粮进展,说父亲拉着买菜小车买回来了2车了,我问买肉了吗?买生抽了吗?。。。。。。有些父亲没有想到,接着也给母亲买了一份和我一样的外卖超市食物。真正体会到了那句“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母亲和我有默契的达成一致,即使是一个小区,我们也不见面了,各自在家,非必要不出门。其实面对疫情,我们是害怕的,尤其病毒是如此的近。
身在老家的婆婆也在担心我们,5日来电话,问孩子上学了没有,要不要考虑回老家,村里流动人口少一些,应该相对安全一些,我也觉得有道理,立即和在老家的哥嫂商量,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先生晚上送我们全部人回老家。我们就像是逃难一样,把白天囤的食物都带上,还有两个孩子的衣服、书,我们的药,后备箱装的满满当当,从楼上到车库,2个人搬了3趟,冰箱冷藏抽屉里的几十枚鸡蛋,没有地方放了,父亲就抱着鸡蛋坐在前排。忐忑又满怀安定感中,踏上了回老家的路,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
晚上九点多安全顺利到达,先生卸下东西,又匆忙赶回市区,准备第二天的上班。来不及说晚安,只有不舍,只能叮嘱他照顾好自己,做好防护。变化来的总是出其不意。6日全石家庄实行了闭环管理,先生也封在市里小区出不去。
身处不同地区的我们,面临的共同任务就是等待做核酸检测。6日我们出村到居委会做核酸检测,我注意到村口的值勤点,支起来一个约1平米的铁皮房子,仅仅可以遮挡下寒风。当天遇到了入冬以来的最低温度零下17度,街道空空荡荡,只有呼啸的风声,扇打着玻璃,这样冷的天气,无数个志愿者守护着村庄、小区,还有人连夜在室外做核酸检测,那得有多冷,心里不禁牵挂起他们。我看看自己家17度的室内温度,自己的小问题,此刻变得不值得一提,自己多穿几层棉袄能克服的,就克服一下。既然身体不允许出去当志愿者,最起码不要给别人添乱,好好呆在家。
夜难眠,多少人的朋友圈都在说同一句话,不说晚安,只说平安。平时回老家以后,家务和孩子,完全不用我操心,这次我心里的小算盘也是这么打的。不过特殊时期的考验,就不经意之间来了。婆婆在村委会工作,现在主要任务是通知小组的人,做核酸检测;还需要负责核查,检测的人数和普查的人口数是否一致,普查人口如果没有在本村做核酸检测,还需要打电话逐一确认,他们在哪里做的核酸检测,确保普查人口全部做了核酸检测。小姑子是公职人员,生活资料保障供应在他们职责范围之内,突如其来的暂停键,打乱了工作节奏,变的异常忙碌起来。家里就出现了一个景象,婆婆和小姑子都出去工作,晚上经常10点以后才能回来。我看着朋友圈都在晒图当志愿者,那我何必非要走出家门呢,首先把家里的后勤管好,全面负责家里的采买和做饭,照顾好孩子,让她们没有后顾之忧,同样是一种分担。每天饭前一个小时,我就开始打电话给婆婆和小姑子,是否回家吃饭。婆婆基本都是回复不回来吃了,懂事的儿子,电话里每次都说奶奶辛苦了。小姑子胃不好,喜欢吃家里软和的饭菜,经常回复回来吃,不过她总是临时变卦,到了饭点,要么说有事回不来了,要么就是中午回来几分钟,随便吃两口,一顿饭接几个电话,吃完马上又走。晚上回来很晚,过了饭点不饿了,回来吃几个橘子,就睡了。有一次晚上12点还没回来,我说用接你吗?她说不用,让我快睡吧,说现在街上没人,很安全。一个24岁的小姑娘,也开始变的坚强。4岁的儿子,也在疫情当中成长了不少,央求我说:“妈妈你会写‘奶奶我爱你’吗?,我想让你捉着我的手,在卡片上写上奶奶我爱你,再画两个小爱心,等奶奶回来,送给奶奶。”他明白现在的困境,从来没有嚷嚷着出去玩,安静的在家,等着奶奶回来。有一次婆婆回来晚上8点多,正好赶上我们喝白菜汤,儿子马上跑到厨房,踮起脚尖,从碗橱里拿出了一个碗,非给奶奶盛一碗汤,婆婆再三说吃过了吃饱了,儿子反复说,喝点吧喝点吧,婆婆拗不过他,喝了半碗。我惊讶的发现,儿子的身高居然可以够到碗橱了,婆婆也喝的异常满足,孩子哈哈哈笑起来,家里洋溢的都是孩子的欢声笑语。一碗热汤,满屋笑声,化解了一天的疲惫。
所有逆行者守护的,就是千千万万这样的家庭,让每一个家庭平凡的幸福可以延续下去。我们都是平凡人,面对险情,会有害怕,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每个人都在各尽其力。有去当志愿者的,维护做核酸检测的秩序;有拿起笔,记录这个时刻的;有拿起相机,拍下这一幕的;大多数的我们安心在家,不添乱,听指挥,霍霍一袋又一袋的面粉,提高自己的厨艺。为什么我们的民族总是几经磨难,又愈发坚韧,我想更多的是我们人民隐忍、自律、奉献。冬天再冷,也挡不住春天的步伐,春可待。
作者简介
阎兴,女,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协会员,石家庄市矿区作协会员。作品发表于《散文风》《石家庄矿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