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风县电视台专题讲座《扶风文艺》讲解人/毕林飞
1. 《扶风文艺》已经出刊了12期了,做这么大的刊物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吧?会刊12期,特刊8集,专集1部,会员专集6部,共27本。
2. 您写过不少有关扶风的对联,举几个您印象比较深的例子吧
◆扶风诗联学会办公房门
诗根风雅颂;
联友老中青。——南斗兆祺录入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2016年卷《中国对联作品集》5/15
◆马援
威伏交趾三千甲;
冤沸湋河万里波。
◆张载
张关学气韵;
载岁月精华。
3. 知道您对格律诗有研究,但是据我了解您也喜欢写现代诗词。最早写现代自由诗,同时也学传统诗,那是从上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开始的
4. 毕老师,您在退休前是电力高级工程师,那么您是如何喜欢并钻研起文学的呢?从小阅读长篇小说,有了爱好。
5. 您是怎么看扶风的历史文化的?(扶风文化
的5个历史阶段)
扶风历史悠久、人文深厚,以“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名。扶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华文化。扶风文化包括五大类别:一是夏商周农耕文化,以邰国邰城(原扶风县揉谷乡姜嫄村,今杨陵区揉谷镇姜嫄村)后稷、姜嫄为代表;二是西周礼乐文化,以郮国周原(今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召陈组)周文王、周武王、姜太公及周毕召毛四公(周公姬旦、毕公姬高、召公姬奭、毛公姬叔郑)为代表;三是东汉忠勇文化,以美阳县(今扶风县法门镇)四大家族马班耿窦四杰(伏波将军马援、定远侯班超、建威大将军耿弇、安丰侯大儒窦融)为代表;四是唐代佛教文化,以湋川县(今扶风县县城旧址,俗称西扶风)世界佛教胜地法门寺及地宫出土文物佛指骨舍利暨八帝六迎瞻礼佛指舍利活动为代表;五是前秦隶州扶风郡(今法门镇)苏蕙840字回文诗帕及窦滔苏蕙爱情故事为代表。辉煌灿烂的扶风文化,造就了扶风辉煌而厚重的历史人文。
6. 大家都知道扶风是个文化大县,您觉得扶风在提高知名度和对外宣传上还有什么建议和期望?媒介多,而且可以迅速传遍全世蜀,应利用外界媒体宣传扶风,例如举办一些大型的文化活动,借以扩大影响,为扶风的经济建设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