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栾川曾经是一个贫困县,获益于党中央扶贫政策的重点倾斜,以及对口支援部门国家铁路集团的鼎力帮扶,已经把青山绿水变成了生金吐银的聚宝盆。所辖熊耳山区的重渡沟,更是一跃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除了可观的旅游收入之外,土特产和果酒酿造均已形成生产规模,猕猴桃和香菇种植渐入佳境。毫不夸张地说,景区村民几乎家家兴建了民俗客房,从脱贫到致富,生活境遇变化之快,仿佛坐上了过山车,一夜间就融入了小康日子。 2020年10月25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帮扶捐建的 “王坪铁路小镇”如期竣工。远远望去,橘红色的“东风7型”内燃机车,连挂着5节精心改装过的车厢,神采奕奕容光焕发,脚下的枕木和钢轨一尘不染,静静停靠在长达百米的月台上。 “铁路小镇”的构想,出自两年前该县重渡沟管委会的精心谋划,由国家铁路集团出资历尽艰辛承建,使行将拆解回炉的机车和业已退役的绿皮车厢重获新生。如今,它们已变身为明亮雅致的“列车宾馆”和“咖啡屋”,给秀美山乡又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一别出心裁的景观,被当地村民称之为“铁姑娘”,刚亮相就唤醒了众人久远的记忆,令进山游玩的客人兴致大增,慕名登车体验者络绎不绝。 为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重渡沟管委会决定把“王坪铁路小镇”落成运营与“首届康养文化周”活动,合在一起举行启动仪式。于是,9对婚龄超过半个世纪、胸佩大红花的村民,就成为这个双喜临门的仪式上最耀眼的明星。 台上,18位满头华发的老人身着盛装,手捧管委会特意给他们制作的金婚纪念照,个个喜笑颜开;台下,数百名村民用羡慕的掌声,向长辈们送上由衷的祝福。两位主持人手执话筒,让老人轮流述说各自的感受,这些淳朴憨厚的农民,众口一词地表示: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化妆,第一次在这么多人跟前露脸,想不到还惊动了县里好几位领导……实在太激动了,太感谢了。

参加启动仪式的人群中,有不少金婚老人的家属,目睹自己的长辈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无不欢呼雀跃,自豪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村民们喜气洋洋像赶集一样,共同见证了18位长者的满足和沉醉,分享着他们眼含泪花的喜悦。 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团结和睦的乡风民俗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富起来的村民们,很快改善了居住条件,缩小了与城里人的物质生活差距,一些安于现状的年轻人,渐渐滋生出享乐情绪。重渡沟管委会党工委班子,敏锐察觉到某些不思进取的苗头,及时推出了强有力的针对性举措,“畅游铁路小镇,相约九九重阳”康养文化周活动,就是其中的一项。顾名思义,“康养文化周”的涵义不言而喻,康是健康,养是赡养,重阳节让老人尊享敬老文化,感受党的关怀和社会的敬重,以传承勤劳和谐的家风,凝聚尊老爱老的共识。 前不久,我在重渡沟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张志钦引导下,前往重渡沟磨村金婚夫妇王留乾和李建珍家走访。新修的小院里,两垛劈好的烧柴码了一人多高,屋里的取暖炉热气腾腾,两位老人一个忙着倒水,一个端出晒干的花生招待我们。 刚在火炉旁的沙发上坐定,健谈的王留乾就打开了话匣子,爽朗的嗓音历数着与妻子携手经历的风风雨雨:“我是1948年农历大年初一出生的,媳妇比我小26天,俺俩19岁结婚,至今已有52年。年轻时候咱家太穷,新媳妇过门客都待不起,有了娃子之后也只能放到地头,庄稼活一天也不敢耽搁,就这银行也没一分钱存款。老伴跟我这几十年真是受了不少症……”李建珍接过话茬说:“可不是,结婚时他就扯了几尺蓝士林布给俺做了一件布衫,一桌客都没待。” 说起党中央的脱贫攻坚战略和重阳节金婚活动,18岁入党并连续35年担任生产队长的王留乾,可谓掏心掏肺的拥护和感激:“全世界都没见有哪个国家对农民恁关心,月月给满60岁的农民发一百多块钱养老金,还专门给俺们这些老头老婆办金婚庆典,俺媳妇听说要给俺俩照金婚像,高兴得一夜都没睡着。”

(王留乾李建珍伉俪)
两位老人在重渡沟生活了大半辈子,与贫穷打了几十年交道,是党的乡村振兴政策和山里人踏实勤劳的本性,使他们家在致富的道路上左右逢源。王留乾年过70仍不服老,一根猕猴桃果枝架的水泥杆就有近百斤,从车上卸下来扛到地里要走一百多米,他一个月搬了600根,仅此一项就收入3000元。同为古稀之年的李建珍也不示弱,每天起五更去香菇场采菇,一天能挣60元,一年进账一万多。他们生养了三女一男,二女儿十年前就担任了婆家村里的妇联会主任,孙子也在两年前入了党,如今老少三代的小日子,真是要多滋腻有多滋腻!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1亿5千万,这一趋势令无数家庭的赡养环境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让这些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人,除获得正常的温饱和医疗待遇之外,也享有一定的家庭地位和精神寄托,已成为摆在广大基层干部面前的一道新课题。这项具有探索性的工作,对地域广阔的农村老人而言,其普遍性和社会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尊严和荣誉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骨骼,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与其密切相关,在强大的精神动力驱使下,家庭纽带与社会团结将变得更加牢固。老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是一根撬动家庭和睦的杠杆,谁家的长辈受到人们的广泛尊重,儿孙和亲属势必“近水楼台先得月”与其口碑共享。重渡沟管委会推出的“畅游铁路小镇,相约九九重阳”活动,给当地的乡风民俗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幸福观。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这是党中央总书记的铿锵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只是经济指标的增长,还有公民权益、尊严和正义的保障,既要让人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也要让与之相适应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水涨船高”。重渡沟党工委班子成员,既是脱贫攻坚的爆破手,又是幸福列车的乘务员,他们在重阳节为老人举办金婚庆典,大大提升了民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张志钦书记信心十足地表示:这项活动我们要不间断地办下去,让重阳节成为咱重渡沟金婚老人的幸福专列。
(2021-1-20二稿)
作者简介:冷慰怀,江西宜春人,40后,定居洛阳60余年。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业余创作, 1995 年加入中国作协。发表作品三百余万字,出版个人诗集、散文、评论和纪实文学等共十部。









( 现场图片由重渡沟管委会李惠丽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