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童话故事-魔树之谜
上集:神奇的怪树
作者:周仁臣
诵读:木子
人们都说,大自然法力无边,那可是真正意义上的魔术师。人家不仅是神秘莫测,更是无所不能啊。童年时代里,老天爷无偿馈赠我们大家,每人一对神奇的“魔棒”,真是美透了、棒极了。使我们能在数九寒天、冰封雪冻之际,滑冰车时,没有丝毫冻手的感觉。
数九隆冬、天寒地冻,有谁知晓,此时此刻,在我的故乡老家,北塔山后苇塘沟山林中,竟然是,出现了一种神奇的“魔树"。殊不知,此树之所以神奇,完全是取决于你人家自身天生的法力与功能。
说起这个来,它们的惊人之举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进入到冬日里,其它的树木,清一色的进入休眠期,而它却是异常的活跃。从表皮上看,人家可是没有休息,随着气温的下降,皮层在迅速的加厚。
然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山村人便开始发现,人家新增厚皮层还是松软保温,再寒冷的天气,似乎是也奈何不了。没有亲手抚摸过的人,一定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或者是痴人说梦。
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的迅速走低,人们又惊奇的发现,天气越冷,人家的皮层越厚不说,还是越软乎。论起保温程度来,那当然是,越来越高,摸摸它,情景与过去大不相同,好像是,摸到了一根暖手棒槌上一般,再寒冷的冬日里,也绝不会感觉到冻手了。

常言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此话说得何等好啊。情景果真如此,故乡老家的北塔山后,在那一望无际的,方圆百里的苇塘沟大片山林中,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竟然生长着这样一株神奇的怪树,人称之为“魔鬼树”。
此树俗名的由来,并不是人们凭着想象随便叫的,更不是什么空穴来风、随心所欲,而是有事实根据的。岂不知,这棵树除了长像及其颜色,与其它树有所不同外,更重要的是,人家的表皮,那可是,冬天到来之际,便开始发生变化。
平日里,似乎是,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可是,一旦到了冬日,特别是数九寒天,人家便开始出现了皱皱巴巴的。看上去,好像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听从上天的安排,为了防护寒冷的侵袭,悄悄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裘皮大衣。
见此情此景,人们都说,这种树看上去,应该说是有灵性。它们的皮很有特色,只要是,老天降温,表皮似乎是,在一瞬间变化成为海绵体。有人说,应该是将其改名为海绵树。
殊不知,此树的学名叫黄波椤,不属于本地山林中物种。应该是,归于外来的稀有物种。如此看来,说它是凤毛麟角,并不算过分。关于此树在山林中的突然出现,山村人,历来有不同的解读。
有人说,它们是一种神树,是土地佬和山神爷,二位神仙亲手所栽;还有人说,此树并非本地树种,大概是,风沙雨雪从外地刮来的树种。在山林中侥幸存活下来,实属不易呀,应该是,与咱们的山神爷土地佬有缘分啊!
还有人说,以上两种说法均不可信。极有可能是,南北迁徙的候鸟带来了。在他们看来,是大型候鸟,在遥远的南方出发前,贪婪的大鸟儿,从热带雨林中,吞吃水果的时候,误食吞下,一种叫面包树的种子。

在漫长的迁徙途中,飞抵辽南丛林上空,或者是,中途休息时,将其未曾消化的树种,从粪便中排出的缘故吧。当树种进入到草丛里,掩埋在土层下,春暖花开的季节,从山坡上的土里,奇迹般地钻出来了。
俗话说得好,野种出好苗。令人羡慕不已的是,生命力极强的外来野种,在山林中竟然是,生根发芽不说,还茁壮成长起来了。冬日到来之际,为了生存的需要,便开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为此,人们从中猜测,此树生命力不可小觑,灵性的潜伏,大概是,远远地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岂不知,它们是不得已而为之,将其身体里积累的营养,变化成维持生命的能量。然后,再以液体形式向外浸透喷发,而迅速的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护身防寒的保暖外衣。
殊不知,正是因为这样,此树才抵御数九严寒,成功地度过了漫漫冬日,在山林中勇敢地存活下来。上述情况,均属于植物的自身生存本能所在。符合自然界所倡导和推行的,生命力大于天、生存力不可挡,再一次认证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法则。
多少年来,山村人都认为,这种说法比较有理有据,听上去,似乎是更有说服力,也是有一些科学道理的。生存的需要,此树的皮肤开始发生了,与众不同的变化,堪称完美或者是进化之功。应该是,归属于自身生存的需要,更为本能反应的使然。
别小看这个变化,只要是,用手上去一摸,顿时感觉就是不一样。其它树干皆是清一色的,瓦凉瓦凉的感觉。然而,此树的表皮,看上去,确实是不大中看,可抚摸上去,情况却是大大地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堪称令人不可思议。
当冬日到来之际,山林中,其它的树木都是清一色的进入休眠期。然而此树却是一反常态,不仅是不去休息,反而是异常的活跃。虽然说,枝体没有什么变化,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人家的表皮开始在不断的加厚。

情况还远不止这些,以上的变化,只不过是表面现象,更加精彩绝伦的,深层次的还在后面呢。有人对此感到好奇,可用手上去,轻轻地抚摸过后,奇迹竟然是,在一瞬间出现了。
此树皮不知何故,变得软绵绵、暖融融的。只要是,有幸上前抚摸到其表皮,便是再也不愿意离开了。神了,真是太神了,这个新发现,使人惊喜不已。不仅是如此,随着气温的走低,人家的软融温度,还在不断的加强。
有人曾测试过,直到数九寒天到来之际,人家体内向外释放能量,表皮温度才会达到极致,再冷的天气里,也是不会有冻手的感觉。不仅是如此,有人曾经是,不止一次地尝试过,此树不断地向外释放热量,似乎是,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完。
为此,早年的山村人,曾经是,有人在严冬时节,只要是,有机会走进了深山老林,总是想方设法去砍伐几根。回家后,制做成铁锹把、镢头把。其结果是,再冷的天气里,也是不用戴手套,从来不会冻手的。
岂不知,童年时代里,伙伴们只是听人说过,但不知道此事,到底是真是假。当数九寒天到来之际,漫天大雪一场接着一场,山村里早已经是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到处呈现出童话般的冰雪世界。
此时此刻,大家堆雪人、打雪仗游戏,有些玩够了之后。纷纷扛着冰车去南河套,到那早已经封冻的冰面上,滑起冰车来了。要知道,早在五十多年前的冬天,气温低得很哟,大白天的温度,经常都是在零下二十度左右。
当年伙伴们手上的冰锥子,大家都是就地取材,在附近山林中割来的刺槐棒子。那家伙可是又湿又凉,攥在手里是拔凉拔凉的,不管你戴上什么样的棉手套,总是会冻透的。为此,冰车滑不了多长时间,就得停下脚步,到一边去搓搓手,防止冻僵了。
(上集结束 请看下集)

【作者简介】周仁臣,辽宁省瓦房店市人。1952年,生于老虎屯镇大四川村满族农家,高中毕业后返乡务农。一生钟爱文学,虽然说没有什么建树,但却痴心不改。热衷于写诗填词,喜欢书写记实散文、童年往事等诸多方面的文学作品。并先后自费编辑出版了《乡村风情》《丁丁漫游动物城》《可爱的精灵》《童心的乐园》四本书。发行后,在城乡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朗诵简介】木子,国企退休职工。退休前曾任单位广播员、工会副主席等职,高级政工师。酷爱诵读,用自己的声音传播正能量。现为天津老年大学朗诵班学员,天图经典朗诵志愿者。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世外桃源美文美声》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