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沈腾饰演的艺术家马亮借助画笔,让一个穷山村脱胎换骨,美得让人惊叹。其实在河南,也有这样一个山村上演了“逆袭”剧情。
1月17日上午,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前,省政协委员、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走上“委员通道”,讲述了他与小山村的故事。
为让三彩技艺得到更好发展,2015年,郭爱和带着梦想来到当时的囯家级贫困县洛宁县,洛宁县罗岭乡花树凹村自然风光得天独厚,但人们的生活品质并不高。
于是,在水、电、路、网都不具备的条件下,郭爱和带着他的团队开始了三彩国际陶艺村——爱和小镇的建设:改造残垣断壁的破窑洞、缺乏美感的老房子,用三彩艺术激活引领乡村旅游。
该村最吸睛的艺术品要数陶艺装置“容”了。
郭爱和介绍,该装置是他们用在豫西乡村收集到的上万口陶瓷大缸做成的。从空中看,“容”是一个青春美少女,预示着陶瓷永远充满活力,“我们为罗岭全乡设计制作三彩村标,为花树凹农民规划农宿,每年推出‘向阳花’‘油菜花’‘三彩中国年’等各种观赏艺术节,为洛宁旅游把脉,带火当地的农家乐和农产品销售,让当地村民足不出户就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政府的支持下,当地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当日艺术展,让村民和孩子们在自家门口就可以看到最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募集善款124.8万元。
郭爱和说:“我们用爱心善款在洛宁县全域86所中小学挂牌设立‘美育教室’,资助洛宁县上千名师生到洛阳市区进行艺术、美育研学,邀请艺术大咖、教授给全县的美术、音乐老师培训上课。”
郭爱和认为,用艺术来破解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沟域经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实现永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是一条特别值得探索和推广的道路,也希望乡村艺术公园能够成为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样板间。
“当艺术‘豫’见乡村,乡村会美出气质、美出内涵 。”郭爱和期待着,让艺术再造乡土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