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童话故事-放飞梦想
下篇:子弹壳伞兵响叮咚
作者:周仁臣
朗诵:木子
常言道,天到十月节,下来北风便是雪。小雪过后是大雪,冬至过后小大寒,小年过后是大年。童年时代,伙伴们最期盼的日子,那就是快点过大年。
当漫天大雪一场接着一场过去了,过年的脚步便开始步步向伙伴们走来。此时此刻,山村里的农家,已经是开始往家购买年货。孩子们最喜欢的烟花爆竹,陆陆续续的走进家门,堂而皇之的来到大家手上。
随着大年脚步的加快,不少伙伴们,早已经是急不可耐,山村里,已经是能够听到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空气中,已经是能够闻到了烟花爆竹,散发出来的硝烟,浓浓的气味了。
早年,山村里的老人,给孩子们买鞭炮,向来喜欢买来一摞摞纸炮。纸炮,又称为卡炮,是燃放过程中,唯一的一种不用点燃的。只要是,将其放在石头上,再垫上一块石块,用脚上去一踹,就会“咔嚓”一声炸响,玩耍起来方便灵活。

冬日里的一天,不知是谁率先发明了,用子弹壳制做的一种摔炮。其中的制做过程是,找来一颗子弹壳,用钢锯条在下面,锯开一道小豁口,在弾壳体内装入一个铁蛋,上方钻出来两个小眼,穿上一根铁丝,再栓上一块绸缎布。
玩耍时,将其纸炮撕扯下一枚,轻轻的塞进子弹壳下方的豁口中,就算是准备完毕。然后再将它猛力抛向天空,带有布条的摔炮,便开始飘飘悠悠的坠入地面。
岂不知,数九寒天,不论是大街上、还是大园里,此时此刻,地面上冻的犹如钢铁一般。坠落下来的摔炮,哪里会经得住强烈的一镦,巨烈的撞击,纸炮岂有不发生爆炸之理。
这个新的发明,不仅是好看,更是好玩,人称子弹壳伞兵,也有人叫做带响的伞兵。可谓是,把伙伴们眼馋的够戗。大家都在摩拳擦掌掌、暗暗发誓,人人都是焦急万分、迫不及待,想方设法、要多做出一些来。

制做此种伞兵摔炮,首先需要解决的,当然是子弹壳了。到哪里去搞这个玩意啊?此事还是真的有难度,伙伴们被它憋得很哟。几天过后,听人说,南山屯子里,有几个同学的父亲,是抗美援朝老兵。临退伍归来时,带回来不少子弹壳。
听到了这个喜讯,伙伴们兴奋不已,心花怒放。真是老天有眼,子弹壳终于有希望了。经过一番商量,咱们不能空手去那里讨要,必须要带着人家喜欢的礼物,去跟他们兑换才会成功。思来想去,伙伴们觉得带上一大摞小人书,去与他们兑换,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
提起小人书来,那可是有得说了。小人书的学名叫连环画,是早年山村孩子们的最爱。早在五十多年前的山村,并不是,所有的小孩子的手上,都能拥有的宝贝啊。就我们居住的山村里,可以骄傲的说,除了中心屯之外,其它的七个自然屯,要想找到几本,并不算件太容易的事儿啊。
细细的琢磨琢磨,其理由无非有二:首先要说的是,我们大家居住的地方,那可是山村中心地带,在巍峨耸立的北塔山下呀。有人说,这里的地势佳、风水好,净出干部和领导。

此话有理,伙伴们的父母及哥哥姐姐,真的有人是县乡干部,还有不少人在城里当工人。家中有人挣现钱,月月开工资,收入当然要比农民民高,有零花钱,买上几本小人书,自然会容易多了。
其次是,我们大家居住在中心屯,要知道,中心屯那可是早年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历来如此,不仅是历届政府机关所在地,就连学校、供销社、信用合作社,就连管理区的大型养猪场,都建造在河沟东侧的老东山脚下。
早在五十多年前,大猪场由于饲料不足,还向我们敞开了创收之门。春夏时节,发动小孩子挖野菜,以每市斤二分钱大量收购。一天下来之后,挖出来十斤二十斤,不费什么劲儿的,挣到两三角钱,那可是小菜一碟。送到供销社叔叔阿姨们手上,可以任意挑选,并能买到一本心爱的小人书。
当秋天到来,伙伴们创收机会如期而至。供销社门前会贴上一张广告,从即日起,大量的收购山枣核、棉槐、刺槐种,以质论价。为此,伙伴们便开始进山采集,经过晾晒加工过后,一筐一篓子送到那里去卖钱。此举,外地的孩子们都是望尘莫及啊!

为此,小人书,那可是我们大家手上的杀手锏,堪称早年得天独厚的王牌。最能体现我们的优势。十几个伙伴好不容易凑到二十多本小人书,徒步三五里山路,来到了南山屯。俗话说的好,货换货、两头乐。我们大家迫切需要子弹壳,这里的人急切需要小人书。
不曾想,由于这里的本班同学挺多,我们大家都是班级干部,再加上小人书的诱惑力所致。真是一拍即合,一商量成交,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的协商,带来的小人书,兑换来半书包子弹壳,足足有一百三十多枚哩!
如何分发子弹壳?伙伴们的说法不一。有人说,按照贡献大小、从家里拿出来的小人书数量,采取合理分发。此法难以实施,理由为,有一多半人没有小人书,不能获得一枚。为了团结友爱,我开始做大家思想工作,采取了山村人,惯用的平均主义,没有按照贡献多少,每人都分到了十几个弹壳。
心灵手巧的伙伴们,将自己分到的宝贝子弹壳,很快的制做成了,金光闪闪的子弹壳伞兵。为了区别起见,铁丝上方都绑上了,十分显眼醒目的,各种各样的绸缎布条。
一切尽在不言中,伙伴们看到了,手上的一串串刚刚制做成功的摔炮伞兵,心中别说是有多高兴了。此时此刻,大家都喜欢在闲暇时间里,凑到一起,玩上一场场放飞人造伞兵的游戏。

呵呵!伙伴们无人不知,放飞子弹壳伞兵游戏,真是太好看好玩了。十几个人,将塞进纸炮的串串,栓有五颜六色绸缎布条的摔炮,铆足了力气,刷刷的抛向天空。数以百计的彩色伞兵,在蓝色的天上,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
坠落到地面上,随即将开始冒出缕缕蓝烟。紧接着,便开始传来了一阵“噼里啪啦”清脆悦耳的响声。这种现象,可是白天能看到的美景。一旦是到了夜晚,景色会更加迷人。大园里、大街上,除了能听到声音炸响外,届时会呈现出耀眼的火光。
不曾想,三种放飞伞兵的游戏,使我们由此联想到,二战时期,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漫底登陆时的情景。数以千架的盟军歼击机、轰炸机,在诺漫底展开了大规模空战、陆战之后,采取了先发制人的谋略。
当战斗处于白热化之际,盟军统帅部果断命令,突然间,向敌军纵深处投下了三个空降师,总计三万五千名伞兵,成功的阻断了德军的增援,掩护二百八十八万盟军成功登陆。此举,彻底的改变了战争的走向,敲响法西斯强盗灭亡的丧钟。
放飞伞兵,便是放飞梦想。看上去,是童年时代的游戏,竟然是,激发了伙伴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大家都纷纷表示,长大后,要报名参加人民军队,争取早日当上英雄的人民伞兵。时刻听从党和国家召唤,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作者简介】周仁臣,辽宁省瓦房店市人。1952年,生于老虎屯镇大四川村满族农家,高中毕业后返乡务农。一生钟爱文学,虽然说没有什么建树,但却痴心不改。热衷于写诗填词,喜欢书写记实散文、童年往事等诸多方面的文学作品。并先后自费编辑出版了《乡村风情》《丁丁漫游动物城》《可爱的精灵》《童心的乐园》四本书。发行后,在城乡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朗诵简介】木子,国企退休职工。退休前曾任单位广播员、工会副主席等职,高级政工师。酷爱诵读,用自己的声音传播正能量。现为天津老年大学朗诵班学员,天图经典朗诵志愿者。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世外桃源美文美声》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