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张家寨
侯文君原创
沂源张家寨景区地处鲁山之阳的南鲁山镇,景区楼状大门墙青瓦红,高大巍峨,矗逼山腰。跨进山门,小段上山石阶坡度已然见陡,犹如竖梯。攀爬过后,接着所见就是崎岖蜿蜒的原始山道,没入坡岭,神龙见首不见尾。它呈“之”字形状,在树林中渐次升高,“曲径通幽处”,时隐时现;山石黑黢黢的,裂炸疤纹,罅隙里挤出并蓬生出众多灌木,棵棵生气而赌气地长着,荆棵红叶居多。周边树木也渐见稠密,疏枝遮掩,天日依稀。
拾级而上,踏过陡峭的石蹬,回望所见黑黢黢的蜗牛如同云梯,也仿佛叠嶂,曲径两旁松柏密集,青翠优雅,清凉的柏洞之前几簇红叶星星眨眼,笑着招手,催人上进。人钻过树枝才能前行,精神力量的鼓舞使人信心石破天惊。须臾,就登上了第一个凉亭,虽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但山风拂来,同行个个身心凉爽。放眼四周,景新气清,梯田层层,山连水转,眼前最多的还是柏树,只是有些疏朗孑立,但却叫人心旷神怡。这可谓“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山势还是奇特,凸出撅起的巉岩块块棱角分明,林林总总的松柏傲然挺立,高远天空漂浮着五色彩云,形象各异,如奔马,如驼队,如灵猴,如睡猪,如卧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美极了。此时才见,张家寨山形险峻奇特,山坡上绿树成荫,四处荒草弥漫杂生。秋霜过后,云雾中的它更显得奇崛、粗犷、神秘和雄伟。
一路坎坷,一路崎岖,一路艰难,一路挣扎,一路喜悦,一路收获,我们翻越了几多原始石阶,登上了几多坡地,浏览了几多胜境。旁边的岩石或光滑滑,或峭楞楞,或泼辣辣,近乎直上直下;蹬踏艰难,回首俯瞰,顿感头晕目眩,“高处不胜寒”啊。磨蹭许久,我们最终攀爬到第二个凉亭了。右转沿平切小路进入山洞,它孤悬崮状绝壁的半空,层层岩石罗列而又浑然天成,感觉壁垒森严,雄县诡谲,严肃庄重,巍峨雄奇。俯瞰洞下是段石光梁的攀高,石壁上古人凿有石窝,供攀爬者放脚,一步一窝,有条不紊,手脚并用才能挪爬到洞口。若不小心,跌落深涧,后果莫测。洞口处有台阶,进洞后看到洞口高达十几米。进里五六米,石壁天然小洞豁然,它竟深不可测,阴森可怖,真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啊。崖下柏树杂植,野草丛生。东西两侧的石壁上也凿有两层对称石窝,用途不似攀登,但怎样呢?不得而知,但古人自有古人的道理。
沿平切路继续艰难跋涉,终于攀登上第三个凉亭了。这是一个外伸的山头平台,三面悬崖,一面靠山,岩石大多裸露,白花花,光溜溜;此处大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看着就让人眼花缭乱,心惊胆战。平台上残存圯敝的石墙和石屋,不知子丑寅卯似的,饱经风霜,无精打采,此处就是所谓寨的所在了。据说它是山下张姓大户为避匪患而修建的抗匪本营,张家寨也就实至名归了。
右转攀爬最为危险,那是段百米左右、坡度70度以上的陡坡小路,羊肠逶迤,步步涉险。再往上还有座近十米的悬崖。石壁犹如剑锷,直插云霄;岩石很多裸露,石缝显而易见;一棵柏树正好插在石缝顶端,侧着身子,半悬山腰,却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树就像是专门为攀爬者潜滋暗长,攀爬必须抓树,再上几步才到山顶,树身已被抓磨得十分光滑。崖下绝壁陡涧,云朵缭绕,鹰鸟窜飞,婉转凄厉,堪比阎王鼻子抑或华山的凶险。攀爬者个个心无旁骛,目不别视,整个心思只在过峡方才万无一失。这是穿越张家寨的必经之路,也是此线路攀登的经典镜头,也是最为难攀之处,但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精华所在:感受是险峻、诡谲、高深、冒险和喜悦。大汗淋漓之后,幸亏有了矿泉水的能量补充,否则难说能否领略登临极顶的美妙感受。
最后到了山顶,这里虽面积稍小,但平坦远远超出路途,也就是“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了,更别说气势开阔的心旷神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片片枯黄的野草扑簌簌飘下,地面满是的,软绵绵,轻悄悄的,这里没有了林林总总密密麻麻的翠柏,蒿草中间夹杂着稀稀疏疏的红叶,走在蒿草中的游客却成了一道靓丽风景,风吹草低,人没草丛,若隐若现。俯瞰四周大地,峰簇树拥,云蒸霞蔚,恍若仙境,堪比油画。这里也是人们探险的绝佳胜境,这次勇猛突破却是人们意志的考验,其中不乏中途辍游者的身影。王安石志物力游览褒禅山的真谛在这里得到完美诠释。有志者事竟成,吾携诸子同游,胜利返程者王君凯旋、李君竹韵和刘君刚毅。

作者简介
侯文君 山东沂源人,中学退休语文教师,文学作品《鲁阳杂俎》系列百多万字,多有发表和奖赛获奖,另有周易和民俗作品多多。
投稿加微信zxq13910331606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