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诚肝胆铸兰魂一一《兰》诗之评析与鉴赏
尚丽清
兰(原文)
且行且珍惜
九畹开坛仰止音,兰桡孤桨费钩沉。
杜鹃声里飘蓬客,更借伯桃怀楚魂。

译文:
楚大夫屈原被贬,
在九畹溪畔植兰并开坛讲学,
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千年过往,精神与日月同辉,
令后人仰止,钦慕,向往。
独乘兰舟过湘江宦海沉浮的故事,
有记载,也有轶闻,
其它细节很难补拾了,
只有回念与想象。
杜鹃夜夜向北啼,
呼唤明君能招谪居客中的贤才,
能让忠贞爱国的君子回到君王身边,
更思念能有楚庄王招揽天下贤才的开明。
也思念有羊角哀,佐伯桃,千里赴宫,义结金兰,不惜生死相酬的忠义相传。
这些都是楚国之精魂,
如兰之高洁、忠义、坚贞。虽时光已远,余香未止。
评析与鉴赏:
《兰》,为且行且珍惜先生又一精品力作。七绝二十八字过目,赤诚肝胆,撞击于心,汹涌无限慨叹。
言为心声。爱好幽兰,是现代诗人且行且珍惜先生个人品质的体现。悠悠数千载,殷殷赤子情。古拙间流淌的情思,抑扬中抒发的憧憬,任凭时空无限转换,任凭世事百般霪雨,又怎能阻隔诗人满腔的热爱之情!兰心蕙质,占据着诗人的心灵,占据着诗人的视野,占据着诗人今生的追寻。乱花迷离,唯情系兰兮;物欲横流,尚笃定坚贞。游目驰骋,直抵九畹,仅为追寻先贤屈原的芳踪,亲见“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青年才俊。先贤广植品格高洁、一身正气的兰草,只为坚定一腔热血尽洒楚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是因直言敢谏被罢黜后的坚贞。踏着仙踪凭吊,先贤的“兰桡孤舟”与“飘蓬客”的碧血丹心,令诗人在追寻间陷入万般的无奈与苦痛之中。然,诗人又努力挣脱内心的苦痛,追寻伯桃义结金兰、生死相酬的深情厚谊,丰沛着兰的象征,丰沛着楚国志士的精魂,也丰沛着诗人自我高洁的心灵。
言为心声。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乃文人骚客之雕虫小技。然,所托之物若为大江大河,将有汪洋恣肆澎湃激越来撞击;所托之物若为崔巍绵延,定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流连。兰,岂止为楚大夫屈原心志的寄托,“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为一代圣人孔子在困境时的励志歌;“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成就世界“十大思想家”之美誉。21世纪的青年才俊,吟诵着古雅的诗文,借兰畅抒着内心的郁结;寄情于兰,坚定着满腔的热血;借古喻今,心志直抵巅峰。纵有孤舟漂泊之困顿,也难遏豪壮的追寻。
“更借伯桃怀楚魂”,于“借”于“怀”中,忠贞不渝的志趣铸就诗人的兰魂:拥有古风,拥有古韵,拥有隐忍,拥有不求闻达的淡定,更拥有抛却世间名利的真诚。
言为心声。诗中渗透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从“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的屈原谪居处九畹启程,逶迤至浔阳柴桑桃花源“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极目“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的诗仙。21世纪的青年才俊,执着地追寻真可谓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励志是其追寻的至高境界。人海茫茫,怀瑾握瑜,踌躇满志。孰不知路途多艰,命运多舛,心灯摇曳,孤旅独行间,需寻得壮怀激烈。志也,力也,冲决困顿现实,何尝不是所有青年的经历?涉世未深,在“费钩沉”的苦痛间深味苦痛,拼得一生性命仅为理想化为现实。杜鹃声声,恃才放旷的昨天,心撞得太痛。无悔,永远是青春靓丽的名片。擦干眼泪,吟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再度出征,渴盼着拼搏奋进的旅途能有肝胆相照的朋友助力前行。
今人的一首《兰》,高歌着传统文化的精魂,荡涤着万丈尘嚣间的污浊,叩问着大步向前的每一个心灵:你的理想与现实距离还有几重?你的生存环境是否有凶险暗涌?你的团队可有金兰之交的歌颂?叩问间,今昔对比,却见21世纪大环境的百舸争流中,有春风阵阵推送;叩问间,今昔对比,唯见21世纪神州兰草遍地,理想扶摇直上九重天;叩问间,今昔对比,顿悟且行且珍惜先生于《兰》中巧用反衬,在对现实抒发强烈地讴歌与赞美;叩问间,今昔对比,拥有着高天流云海阔鱼跃的无限畅然。畅然间,感受着诗之诗外八十八只鸟的欢歌,嘹亮地合唱着文化人才酣畅淋漓的理想之歌;畅然间,慨叹着古典诗词无穷的意蕴,无穷的魅力。换个角度看问题的启迪,正将自我凌乱的脚步欣喜地整合。
言为心声。且行且珍惜先生于七绝《兰》中倾注的心血,昭示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他要自觉地担当传承的重任。这份自觉地担当,从形式渗透于内容。严格的声律,娴熟的章法,精准用典,而且是通篇的用典,非深厚的古文学积淀难以企及。兰之魂,升华为博大而坚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雄心壮志起拿云,赤诚肝胆铸兰魂。 《兰》,绕梁三匝,令人魂牵梦萦。

故事拓展:一
羊角哀与左伯桃故事出处:
汉·刘向《列士传》:“六国时,羊角哀与左伯桃为友,闻楚王贤,俱往仕,至梁山,逢雪,粮尽,度不两全,遂并粮与角哀。角哀至楚,楚用为上卿,后来收葬伯桃。”
羊角哀与左伯桃,春秋时期燕地人,是古代八拜之交之一,相传当初刘关张结拜就是敬奉的这二人。
春秋时候,西羌积石山,有一个贤士,名叫左伯桃,因鉴于诸候行仁政者少,恃强霸者多,所以一向没有做官的念头。
后来听说楚元王慕仁为义,遍求贤士,乃携书囊,辞别乡中邻友,径奔楚国而来,迤逦来到雍地,时值严冬,雨雪霏霏,再加一阵阵如刀如刺的狂风。左伯桃走了一天,衣裳都湿透了,勉强忍住寒冷前进,看看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远远望见远处竹林之中,有一间茅屋,窗中透出一点灯亮来,伯桃大喜,就跑到这茅屋前去叩门求宿,屋里走出一个 书生来,四十多岁年纪,知道了左伯桃的来意,便欢迎他进屋去。左伯桃进得屋内,只见屋中家具简单,而且破陋不堪,一张床 上满堆了一 些书卷。左伯桃请教那人姓名,方知是羊角哀。平生只爱好读书,也有救国救民的梦想,两人交谈得十分投机,大有恨相见之太晚的意思,于是便结拜做异姓骨肉。
左伯桃见羊角哀一表人材, 学识又好,就劝他同到楚国去谋事。羊角哀也正有这个心思。一日天睛,两人便带了一点干粮往楚国而去。晓行夜宿,自非一日,看看干粮将要用尽,而老天叉降下大雪来,左伯桃兀自思量,这点干粮,若供两人受用,还能到得楚国?否则两个人都要饿死。他自已知道学问没有羊角哀的渊博,便情愿牺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功名。
想罢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块大石来坐着休息。等羊角哀把大石搬来,左伯桃已经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冻得只剩了一口气。羊角哀大恸而号。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粮带走,速去求取功名。言毕死去。
羊角哀到了楚国得由上大夫装仲荐于元王。元王召见羊角哀时,羊角哀上陈十策,元王大喜。拜羊角哀做中大夫,赐黄金百两,绸缎百匹。一夜羊角哀梦见左伯桃遍体鳞伤面来,于是决定去寻左伯桃的尸首。
羊角哀把左伯桃的尸首寻着之后,给左伯桃香汤沐浴,择块吉地安葬了。羊角哀便在这里守墓。
左伯桃的坟和荆轲墓相隔不远,相传荆轲因刺秦王不中,死后精灵不散。见左伯桃葬在他的旁边,便夜夜叨扰。
羊角哀提剑到左伯桃坟前说道:“荆轲可恶,吾兄一人打不过他,让小弟来帮你的忙罢。”说罢,自刎而死。是夜狂风暴雨,雷电交作,隐隐闻喊杀之声。天明荆轲的坟爆开了。
这消息给楚元王知道之后,给他们建立了一座忠义祠,勒碑记其事,至今香火不绝。
资料拓展:(二)
兰桡孤舟,即宦海沉浮。
出自宋代秦观的《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此词乃绍圣三年(1096)秦观贬徙郴州途中夜泊湘江时作。“千里潇湘”,是词人的泊舟之处,也是昔日屈原等迁客骚人乘舟经行的地方。词人因被贬郴州而夜泊湘江,与当年屈原、贾谊等人因怀才不遇而行吟江畔,境遇何等相似。引发了作者的深沉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