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聚雅阁文学 关注精彩

聚雅阁文学投稿邮箱:
553952083@qq.com


【编者按】:
郑毅先生诗词,构思新奇,立意优雅,风格秾丽,韵美辞工,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其虚实对仗,结构严谨。文笔之洒脱,感情之奔放,心境之辽阔,语言之流畅,不同凡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又逢周末时,还读郑公诗。
细嚼平凡字,欣然解渴饥!
——开卷有益
郑毅诗作欣赏(61)


七律.自渝飞太原途中
元月九日
强身漠视雪吹空,要与千山挺一雄。
料想汾河冰脆响,且开云路意粗通。
寒深眼底春藏劲,航远窗边醉了风。
旭彩翩翩猜我逐,晋都逆旅效归鸿。

七律.晋商文化题咏
元月十日
诧晋开商五百年,业凋促释觉新鲜。
贸资账局融犹早,票号行帮一概全。
履踏青峰担大义,驼征黄漠走轻烟。
古今咫尺量无讳,经略从头问九边。
【注】:“九边”,晋商兴,始于明朝廷置九边重镇极待解决后勤、商人先拓军需再扩民需也。

七律.游晋祠
元月十一日
慎步周遭再拜前,古祠通径旺何年?
桐声还诉兄封弟,社稷重温晋顶天。
代有出师斯发韧,岭如倒瓮水飞悬。
风云人事都遥去,蕉梦匡吾或考玄?
【注】:“周遭”,周围、四周 。出自金.元好问 《乡郡杂诗之四》中“云锦周遭霜树秋”句。 “兄封弟”,乃史上姫虞“桐叶封弟”之典,溯晋祠源头。 “斯发韧“,指李世民在此起兵。 “岭”,晋祠所倚之悬瓮山。

七律.过青龙古镇
元月十二日
烦襟呵手拍车行,回首萧萧出晋城。
初涉冬原觅龙吼,偶观泥垛究村名。
攀鳞堪炫江湖酷,却步难嘲字匾轻。
怯把前番捋新识,乡亲父老辩分明。
【注】:“攀鳞”,依附,指该镇名乃王姓村民向朝廷捐款、西太后所赐。

七律.游柳巷,随过文瀛公园(折腰体)
元月十三日
绕行旧地聚街群,夜使吾身冻几分?
柳巷灯喧照衰柳,文瀛光耀忆雄文。
巽水烟波犹不复,太原腊味正飘勤。
湖冰凝了端思昨,挥兴当重问路人。
【注】:“雄文”,马克思主义原著;彭真同志生前自叙,曾在此公园內之原省立第一中学校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

七律. 太原航渝,抵已凌晨矣
元月十四日
赶飞又乏夜偷闲,天壤知谁试一般?
居不鹿门偏闹地,人存虎气破强关。
流云冥晦遮巴水,隙色微光示晋山。
昨漫雾霾羞到我,尚差口罩备兜间?
【注】:
“鹿门”,古之隐士所居之地。
“雾霾”,太原罕见沙尘天,惊动央视。

七律.返渝,恭读傅青主,赠山西籍诸友人
元月十五日
一方英杰仅聊聊,三晋应知寂后骄。
持节心清帝何避,怀情诗晦史当昭。
从来刃半荆卿死,不信篱残菊色凋。
我写先生无语处,太原人作太原侨!
【注】:“帝”,康熙。 “太原人......”句,乃引用傅山原诗句,明末清初,先生以此大白话达志,沉郁至极也。


言言若抵玑,好个郑公诗。
不厌萦回品,直教来者痴!

【作者简介】:
郑毅,大学专攻汉语言及古典文学。从事过工农军学商教政警等职业,长期从事涉外经济工作;同时作为社会学者,曾连续参加中韩东亚文史学术交流、全国和省级海峡两岸文史学术交流并宣读诗词研究成果,连续为教育部中美交流项目中的美国高校教授访华团开办诗词讲座等。
历经人生甘苦心路,重学养、重生活积累,包括长期囯内外行旅经验,创作大量诗词,极少投稿,诗词作品及理论研究也尚未整理出专著。担任市内外一批文化、经济团体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