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辽宁省大连市一段关于“女子不配合防疫登记找书记搞特权,被志愿者霸气回怼”的视频传播开来,引发大量网友关注。
华夏金城小区所在的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友谊街道康乐社区属于中风险地区。1月13日晚,一位女子王某想要进入该小区时,无视疫情防控要求,只留下了手机号码,拒绝登记身份证,不配合防疫措施遭到志愿者阻拦后,她打电话联系康乐社区书记想要耍特权,“卢书记,你跟志愿者说一下”。
电话中,社区书记要求志愿者“简单登记下放行”。面对社区“卢书记”的放行要求,志愿者小张霸气回怼:“那以后是不是我们都简单登记下就行?我管她是谁?凭什么不写?”之后女子离开。
经查,闯防疫哨卡找“卢书记”的女干部为金普新区友谊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琛明,现在已被免职,卢书记为金普新区友谊街道康乐社区党委副书记卢宪宝,他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社区方面回应,卢书记仍坚守在一线工作,事发一个小时后,王某和卢书记又到社区当面致歉,目前小张仍在小区外坚守岗位,积极工作。涉事居委会则表示,志愿者坚持防疫要求没做错,也不希望因此影响到志愿者队伍。
一通电话看似小事,背后反映的确实就是“特权思想”。这种思想的危害,不仅在于观感不佳,扰乱了志愿者的正常工作;更在于,如果有一星半点职权的人,就可以超越于规则之外,那么就可能造成规则的失效和混乱。所以,这起事件除了对两位当事人给出及时严肃的处理之外,还需要更深层的反思。
首先,连普通百姓都知道,特殊时期大家更应该理解配合防疫措施的需要,而这位分管疫情防控工作的街道干部竟如此有恃无恐,恐怕不是突然地心血来潮。她平时是不是也如此飞扬跋扈,习惯于打电话“解决”不合心意的事?这种作风又是怎么形成的?换言之,除了处理此次事件平息舆情之外,当地更要常态化地反思基层干部的管理问题。街道干部的“官”说大不大,却是最贴近社区居民的,这些岗位上的人如果习惯性地飞扬跋扈,那么,基层群众的权益就可能受到直接伤害。疫情发生以来,除了大连之外,实际上在其他地方也发生过好几起冲撞防疫关卡的行为。如果规则都是合理的,那冲撞规则就纯粹是“特权思想”作祟,处理当事人就足够。但如果有一些规则确实超出防疫需求,给普通人造成不便,那么,也有必要考量完善防疫规则。
疫情防控,必须让特权走开。拒不配合防疫登记,谁给的底气?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容不得半点含糊,凌驾于规定之上,贻害无穷。恃权自重,乱打招呼,开方便之门,不仅寒了志愿者的心,更会埋下巨大隐患。依法彻查并严肃处理,以抚慰寒风中值守的志愿者!信息登记是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松一松,就会埋下风险隐患。我们为志愿者的刚正不阿点赞,更要提醒那些喜欢“搞特殊”的人,遵守防疫规定,谁也不能例外。关闭“特权门”,把好“安全门”,病毒就钻不了空子。
“怼”字下面一个“心”, 抗疫需要团结一心,任何有违良心、没有羞耻心的官僚行为,都早点散了吧。“志愿”二字也有两个“心”,别让志愿者在“用心”防疫的时候,再为这种事“心累”了。疫情防控中暴露的这些问题,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应该多一些常态化反思。如果能将对个案的处理转化为对基层干部的日常管理,和工作方式的改进,这才是最负责任的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