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谈尴尬
文/张海鸥
一位发小好友向我苦诉:我发了几次邀请加某某人微信,人家都不理睬,尴尬死了!
我深有同感地调侃:这没什么,因为你的身份不足以成为人家的好友。他又解释道:亏我们还是同学呢!看他那副认真的样子,我又说:同学怎么了?人家没有责任非得接受你,时过境迁嘛…
尴尬,虽不疼不痒,但却让人产生不好受的感觉。它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有:羞愧难当,面红心跳,无地自容,甚至于想做个了结的轻生念头。尴尬所感受到不自然的状态,烈度指数很难准确到详尽的释义。
我亲历过若干无法言表的尴尬,那种懊悔、自卑、自责曾让自己捶胸顿足;事后的遗憾、恐慌曾让我呼天跄地……为了避免各种场合的尴尬,我也曾经用先贤古人的各种警语,提醒自己小心谨慎。然而每次的尴尬后总让我觉得,避免尴尬不是一个凡夫俗子所能达到的境界。
尴尬一词,我在童年时不懂它的意思,但却有过那个朦胧的体验。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时,一次的课堂上,肚子不舒服,翻江倒海似的咕咕噜噜,在我摇摇晃晃的掩饰中终于没有憋住,厚厚的棉裤裆下,爆发式的喷出了抑扬婉转的动静,响彻了整个教室,连屁股下的板凳都产生了震波。全班四十多双眼睛齐刷刷的向我瞄射过来,教室里顿时发出各种诡秘笑声,那时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渐渐地,在各种尴尬中步入豆蔻年华。初中时潜意识里对尴尬有着强烈的羞耻感和无奈的抵御力。也许我们都己长大,男女同学保持着距离的同时,朦胧中窥视着对方的言行举动。尴尬中潜藏着冲破牢笼的青春萌动。某个同学的面部表情,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次笔墨文具的传递……都会有同学监视、窥探着你我,生成了十二级风一样的威力,经常被讹传成尴尬的笑柄。
在这个澎湃的岁月里,谁都有过那个浪涌的心潮和不能忘却的尴尬往事……
尴尬始终相随在身边。十几年前的一次尴尬烈度指数飙然上升,竟然反作用力地改变了我人生的坐标,给了我诚与信的启示,并且从此埋下了感恩的种子。那是同乡朋友请客,事先通知了各位,约定晚上在小饭馆里相聚。可是天公不作美,从黄昏就下起了雨,约定时间已到,我没有丝毫犹豫,打起伞趟着水就去赴宴。到了饭馆只见里面空荡荡,聚会的人一个也没来。对此未免有些沮丧与尴尬,同时心里又对自己没有违约而感到十分踏实和自豪。于是要了一杯茶,独自在那里等了几十分钟,觉得确实不会有人来了,才悻悻地回家。
奥!多么的尴尬!
第二天遇到同样受邀的另一位,他问:昨晚你去饭馆了吗?我点头。
他奇怪:下那么大雨你还去?我也奇怪地反问:不是约好的吗?怎么能不去?既然约好了就要赴约!
这次重量级的尴尬,让我感言:不负于友谊,不负于诺言,不负于责任,不负于爱……是我等芸芸众生应该拥有的诚信啊!这种不负,并未指望从中得到任何利益,它只关乎一个人的品行与修行。
往事如烟,如今己入知命之年,不再去理会尴尬。因为我知道产生尴尬的原因,多数是因为有一颗坦诚不造做的心。只有有了尴尬之心才会有尴尬人生。
释然!感恩生命中的每次尴尬!
1月13日

作者简介:张海鸥,男,农民。青岛莱西夏格庄镇双山村户籍,1967年出生。品行端正,无不良嗜好。爱好文学、音乐、电子、雕刻。部分作品发表在【都市头条】

本编辑部下设10个专题!其中【向幸福出发】和【静静的我静静的想】属于个人专题!不接受任何投稿!其他8个专题公开征稿!如下:【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共赏好诗词】【美声主播乐园】【专注原创字画】【专注原创歌曲】【专注学生原创作品】【专注原创摄影作品】【专注原创对联作品】

非文友拒加!拒闲聊!拒加群!非诚勿扰!本作品配图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