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微信名,丹桂飘香,实名姚学俊,上海人。上世纪九十年代接触绘画,曾为报刊设计画案;多幅画被兰州群艺馆收藏;并于2000年携画从上海赴京参加中央台录制节目和接受采访。2003接触手工拼布艺术品创作,多次获得好成绩。同时,重拾诗歌创作本行。
葫芦
文/丹桂飘香
瞧这模样,挺个大肚子
光不溜秋的
离开藤蔓的日子
无药可救
靠一根线绳苦苦支撑
幸好偶遇一位巧手
抅思,描画,镂刻
从此把花鸟虫鱼穿在了身上
葫芦身价一路飙升
“秃瓢”深深舒了口气
坐在展览馆里
望着一双双惊讶的眼睛
【今音评论】
铺垫与诗眼的关系处理
丹桂飘香的《葫芦》以其的变身效果,由此把不起眼的物体赋予灵性,是在于第二段的最后一行,“望着一双双惊讶的眼睛。”写到这里,诗歌就结束了。这是值得思索的地方。比如,思索诗点“望着”,是如何以平实来创造出神奇,由此被看作是诗点,就在于经过了拟人化处理。
这时候,诗歌的亲切感也随之而发生。诗歌的亲切感特征是利用了读者熟悉的和经历过的事情,由此来突出《葫芦》不平常的地方。诗歌两段十二行,其中十一行都是在为第十二行里面的“望着”在作铺垫。欣赏。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歌作者,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曾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香江资讯网2020年度人物评选,荣获国际文艺界文艺传播使者、世界诗人金桂冠大奖赛卓越终身成就奖、繁荣世界诗歌奖、2020年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家之一。并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现居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