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城日记(21)
2020年2月5日 今天开始,疫情领导小组将征用一批酒店场馆等收治轻症患者和观察密切接触者;将部分三级医院转为定点收治医院;增加2000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调派高水平医护团队整建制接管重症救治医院或病区。我的直觉是:管得越严,说明疫情越严重,我们越要做长久打算,切不可掉以轻心。 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写字。今天继续读刘富道先生的散文《文人的操守》。我已经看过两遍。里面一段话印象较深: “ 自己也算个文人了,咱想,当个作家,当个干部,不管文章写得好不好,不管官当得大不大,做人是第一位的,首先是做个好人。”“文人也会影响他人,就有必要讲究自己的操守。” 其实,我开始并不认识刘富道先生,只是跟他夫人关系密切。我有兄有弟有妹,就是没有姐。很想有个爱护我关心我的姐姐 ,无形中就将刘夫人填补了这个空白,我叫她胡姐,是个非常温文典雅的女士,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次,在一起吃饭,大家不断给刘先生敬酒,他来者不拒。我对坐在旁边的胡姐说:“姐,这个人是哪里的?好大酒量!”胡姐笑而不答。看大家都敬遍了,礼貌起见,我也学着别人的样子,端起酒杯,走到跟前说:“我是您的粉丝,无缘相见,请多关照。” 自己觉得好笑,人都不认得,还粉丝,海带哟!后来胡姐在我耳边说:“他是我先生,叫刘富道。” 我哦了一声,不以为然。回家以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那么多人围着打转,除了人格魅力爆棚还肯定有来头。打开电脑,输入“刘富道” ,吓我一跳。原来,刘先生是省作协主席,有数不清的头衔,写过很多很多文章。有刘富道电影剧本集,散文集,小说集,等等,得奖得到头昏手软。暗自庆幸,席间没有乱说话,不然可糗大了。后来,胡姐送了我好几本《刘富道文集》。除了《汉口徽商》看了一半,不对口味没有看完,其他的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囫囵吞枣地看完了。很喜欢他的《散文集》,特别认真地读过,经典的语录用小本摘抄下来。如“艺术能够改变世界,也能够改变艺术家自己”,“藏在心底的那点甜蜜,渐渐地变成一点惆怅,日子久了,这点惆怅依旧变成甜蜜,又变成了一篇引人入胜的小说”。。。刘主席的文章笔力老辣,功底深厚,文风简洁,词语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如其人,刘主席是个有正直感、有操守的老作家。他说话幽默,喝酒豪爽,待人真诚。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快“八零后 ”了,还思维敏捷,头脑清晰。听说,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他都愿意帮忙,这一点很难得。
封城日记(22)
2020年2月6日 国家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疫情期间,有柬埔寨国家元首来中国访问,相比那些唯恐躲避不及的国家,更彰显了两国是真正的“铁杆朋友”。2020年,我们不但要全力打好疫情攻坚战,还要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武汉三个方舱医院“武汉会展中心,武汉客厅,洪山体育馆”开始逐步投入使用。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封城已经半个月了。在大灾大难面前,人人并不都是英雄,但灾难也可以让平凡的人伟大起来。他们有些是被动滞留的大款老板,有些是主动参加的普通市民。广东黄春明,是清远市一家农业公司的总经理,身家千万。销售农产品到武汉,没两天就封城了,被困在武汉。开始只能依靠朋友和志愿者帮助,用17斤面条熬了8天。但听到洪山体育馆要建方舱医院的消息,黄春明免费送去一吨砂糖橘。当他看到医护人员不顾安危、舍身救人的时候,他决定在武汉当一名志愿者。他开车给社区和医院送物资,因为感染系数太高,害怕自己万一不测,还写好了遗书。有个小伙叫楼威辰,大年初一独自驱车700公里从老家浙江安吉来到武汉做志愿者。其间把积蓄花光了,还委托中介把老家的房子卖掉,只为了继续救助更多的人。他在武汉挨过饿,失过眠,流过泪,忍过痛。他说:“就像一次变形记,体验了各种民间疾苦。”楼威辰经常一天只吃一碗泡面。却用自己的钱给老人,困难居民送去物资。他的车几乎跑遍了武汉,平均一天跑三四个区。他说:“有人逃离武汉,就该有人跨过长江。”武昌水果湖放鹰台社区书记叶玮、副书记廖文红,带领社区各个网格员奋战在最基层最危险的第一线,将代购的蔬菜、药品、生活必需品走街串巷挨家挨户送到居民门口。他们是武汉千万个社区代表中的一员,是群众的依靠。他们将党的关怀、政府的号召、疫情政策传达到每个人。武汉抗疫,有成千上万武汉人的血汗和坚守,也有那些外地志愿者的帮助和功劳,他们也是英雄,我为他们点赞点赞!
封城日记(23)
2020年2月7日 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2月7日2:58时去世。经武汉市中心医院申请认定为工伤。一次性亡补78.502万元,丧葬补助金3.683万元拨付到位。还将核定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调查组到武汉全面调查涉及李文亮的有关问题。 听说要封城,吃完年饭,孩子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热闹非凡的家一下子冷清起来,我和先生落得清静。宅家半个月,突然发现果盘里只剩下一个梨子了。橙黄的梨子孤独地呆在红红的果盘里,好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波浪形的果盘像极了花瓣,梨子就是莲花中的蓬蕊。春节期间,米面粮油,鱼肉蛋奶倒是囤了不少,水果却买得不多,因为不容易保存。这不,省着吃,还是没跟上封城的步伐。看着这最后一个梨子 ,两天了,我和先生谁都没有伸手。 晚上看电视,先生拿起梨子和水果刀准备一剖两半,我连忙拉住他的手,说:“梨子不能分!”先生看着我,一脸懵懂。“为什么不能分?留着烂吗?”“分梨就是分离,大过年的,多不吉利。”先生将梨子和水果刀都放进果盘。我说:“你吃吧,我晚上水喝多了,再吃梨子,要起夜。”先生说:“水果当中,我最不喜欢吃梨子,塞牙。”我哈哈大笑:“我只听说喝凉水塞牙,没听说吃梨子塞牙。你编吧,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杜鹃。。。”结果,梨子静静地躺在果盘里。我对先生说:“你看,梨子已经有点蔫吧拉几的,再放,真的毁了。不如你把梨吃了,你增加了营养,梨也是个解脱。”先生看看我,又看看梨子,突然猛烈地咳嗽起来。“怎么了?咳嗽!不发烧吧?喉咙疼不疼?胸闷不闷?”我伸手摸他的额头,帮他背上轻轻按摩。他说:“没事,梨子是凉性水果,你看我咳嗽,还怎么能吃梨子呢?你赶快吃了。”非洲人的爸爸过坎——吓(黑老子)一跳!这种特殊时期,我的小小心脏可经不起这种折腾。“绵柔掌”立时改成了“铁砂拳”,我一拳头擂在他背上,“不吃拉到!还耍心眼。”我明白他在耍赖,反正,你不吃,烂就烂了吧。梨子依旧静静地躺在果盘里。先生说:“梨子烂了可惜,又不能分,要不这样吧,我们抓阄?”“抓阄?抓什么阄?”该我懵懂了。先生一脸的狡黠。解释给我听:写两个阄,谁抓到“梨”字谁吃梨,谁抓到“看”字谁在旁边流口水。我觉得好玩,满口答应。心想:各人凭运气,老天一定要我吃这个梨的话,我何必逆天行事呢!满口答应。先生在报纸上撕下两爿空白的小纸片,一边写,一边用手遮住不让我看。写好了,放在手心,两掌合起,摇了几下,说:“为了公平起见,我写的,该你先抓。”我伸手拣了一个阄,打开一看,是个“梨”字。先生说:“还是你的运气好,不看也知道,我的阄肯定是个看字。好了好了,你快吃梨吧,我去流口水咯!”说完就准备离开。我觉得有点不对劲,我真有这么好的运气,买彩票怎么老不中呢?我说:“为了公平起见,把你的阄打开看看。”先生说:“就两个阄,一个梨另一个肯定就是看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也不懂。”“不行不行,我就要看看是不是个看字!”我的犟脾气来了,拉住不让他离开。没办法,先生只好摊开手,我打开另一个阄,写的也是个“梨”字。我什么也没有说,坐在沙发上,想哭。梨子依旧默默地躺在果盘里。我对先生说:“一个梨子而已,真的是个硬骨头这么难啃?你个大老爷们,如果让你攻城拔寨,岂不是个逃兵!”我把梨子硬塞到他手里,他又还回来。推让了几个来回,梨子掉到地板上,“啪”地摔得汁水四溅。我捡起梨子,一小半已经摔烂了。先生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这个梨子现在留不住了,我帮你把摔烂了的地方削掉,还可以吃的。”我说:“拿个小碗来,带两根牙签,我削梨。”我细心地将摔坏的地方剔去,削去薄薄的一层皮,切成一个个的梨丁放在碗里,一人一根牙签,叉了来吃。我们心照不宣,每一个小梨丁都会嚼很久。先生每次叉的都是“边角废料”,他不断地故意地“吧嗒”嘴,好像一个梨丁永远也嚼不完。十几分钟,还剩一半整整齐齐四四方方的梨丁。我扒拉一数,正好十颗。于是,我拨出五颗,一把丢进嘴里。先生还在叽歪:“你帮我吃两颗好不好,我肠胃不好,不能吃多。”我懒得理他,自顾自洗手喝茶。果盘依旧在那里,已经没有梨子了。
封城日记(24)
2020年2月8日 今天元宵节。 一早起来,煮了一碗黑芝麻汤圆,很甜很香。先生吃了两颗就不想吃了。我觉得很奇怪,糯食是他的最爱。因为胃消化不好,平时还不敢给他多吃,今天怎么就不想吃了呢?细问,先生说,不知道怎么回事,心情不好,后背还发凉,有事,又说不出来。我想,是不是因为他母亲去世不久,今天又过节,所以才睹物思亲。我又象对小学生一样耐心劝说了半天,才勉强将汤圆吃完。刚准备收拾餐具,电话来了。又是那个结巴堂弟打来的:我们的心弦同时都在绷紧:“哥。。。三爷都啦。。。都啦。。。” 先生脸煞白,手在颤抖。我说:“什么叫都啦?”先生已经带着哭腔,不住地念叨“父亲走了,父亲走了,父亲走了!”吓了一跳!我们刚料理完恩妈的后事,还不到一个月。我们回汉的时候恩父还好好的,心情蛮好,身体也不错。每天一个电话,昨天清早还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们,他已经提前过元宵节,吃了一碗汤圆,叫我们不用挂念他,怎么可能说走就走了呢?等我问清楚是真的,也慌乱了手脚。先生已经哭成了泪人。我们正准备去社区开证明要赶回黄冈去。村里的书记直接电话我们:意思是现在村里也在隔离,特别是武汉的人是不能回来的,如果我们坚持一定要回去,那所有的村民都不能接触我们。恩父的后事就只有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了。一听,心里凉了半截,知道回去是不可能了,先生更加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只好又给村书记打电话,询问这事情怎么处理?总不能放在家里等待解禁吧!书记说,镇长已经来了,就坐在你们家里。你们是党员,关键时刻特事特办。没办法,只好将父亲的后事委托给两位堂兄。 细细想起来,也真是奇怪,先生这几天一直都说后背发凉,心里有事,我还不在意,谁知他这是不是心灵感应呢?常听说,人有第六感官,最亲近的人可以接受到另一头亲人的磁场,以前老认为是天方夜谭,现在觉得也许是真的。这一天我和先生就在痛苦、难过、焦虑、无奈中度过。 在我的记忆中,恩妈恩父与农村中那些无数老人并无两样。不同的是恩父是个村干部。先是财经主任,后又当村支部书记。遗憾的是文化太浅,上传下达做不了笔记,完全靠大脑记忆,上级精神传达到下级就有走样的时候,恩父因此也没少挨批评。1981年的春天,一次计划生育会议上,公社要求一刀切,凡是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夫妇有一人必须要节育。恩父传达的会议精神却走了样:有一个儿子的家庭要节育。结果当年只有一个女儿的人家有十多人怀孕。上级追问,村民异口同声地说是书记说的,有儿子的要节育,我们只有女儿。这样一来,恩父又被打回原形,还是当他的财经主任。直到十多年后,恩父在一次酒后才吐真言:“我不晓得上面说的一刀切厉害?要真切了,你们这十几个二胎吹泡泡咯!” 原来恩父是宁愿自己受处分也要给别人留条根。恩父总是为别人着想,所以人缘极好。至于恩妈,因为恩父是书记,最不济也是掌管一个大队的经济大权的财经主任,因此走路脚“吧嗒吧嗒”比别人踏得更响。那年暑假,我怀孕了,回老家休息,想吃水果。恩妈二话不说,带我到大队梨园,说 :“随便吃!”我说:“不好吧,我们买一些就可以了。”守梨园的老李见书记夫人和媳妇来了,赶紧将最好的梨子摘了一篮,又让我们到梨园自己挑选。我象蚂蚁掉进了糖堆,老鼠钻进了谷仓,嘴里吃着手上的,眼睛盯着树上的。据说,后来,那一园梨树,此后再不挂果。 恩父恩妈在20天里相继离世,留给我们很多遗憾很多不舍很多回忆。两位老人一生与人为善,对后辈也是付出多于索求。恩父仓促离世,我们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心里的懊悔、难过无以言表。但愿二位老人安心结伴而行,但愿天堂没有病痛。
封城日记(25)
2020年2月9日 恩父去世我和先生都没有回去,两人一晚上都没有睡觉,相隔百里默默地为老人守灵,直到早上七点电话响起。是堂兄打来的,他告诉我们今天恩父出殡。一切安排好了,不用担心。特殊时期,除了必须的用度,其它一切繁文缛节应简尽简。想起恩父一生朴素节俭,与人为善,去世时却孤零零地无人送终,我和先生抱头痛哭。直到中午12点,堂兄来电话说已将恩父送上山,镇长和书记亲自安排,亲自伴送,村里男女老少大部分人都来送行,因为我们没有回去,镇长还特许可以放两挂鞭炮,热热闹闹地将恩父送走,一切顺利,我们才稍稍安心。 先生这两天都情绪低落,不吃不喝,唉声叹气,以泪洗面。非常害怕他关键时刻生病。不断给他讲道理,数厉害,安抚他。我说:“你一直都自嘲还有两顶帽子,现在好了,摘了帽子,你就是大人了。一个大人要学会顶天立地,再不能像有帽子罩着你那样撒娇放赖,要抬起头挺起脊梁,放下包袱过好后半生。现在我们就是孩子们的帽子了,要像恩父恩妈一样爱惜子女,可不能给他们添麻烦。” 先生若有所思,含泪点头。有顶帽子,七老八十还是父母的孩子,就有一份挂牵,有一份责任,就有一个家,回家去就有个落脚点。帽子摘了,一切都烟消云散。接着自己也成了孩子们的帽子,也离摘帽子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心里多了许多感慨许多伤感。在家清理恩父恩妈的遗物,只有恩妈的一根拐杖落在我这里。 2018年,恩妈病重,想来我们这里走走,孩子开车回去将两位老人接到武汉,送去中南医院看病。恩妈说什么也不去,翻来覆去就一句话:“我没病,就是想来看看,我就是想来看看你们。”两位老人住了一个半月,就天天吵着要回去。说:“金窝银窝,不如我的穷窝。”只好又送回黄冈家乡。临走时,将拐杖落在这里。看着磨得光溜溜的拐杖,心像被揪住一样疼痛。 这个元宵节突然想起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首词,很应景。上级要求,疫情的紧要关头,所有确诊病人要刻不容缓、应收尽收、不落一人。医护人员为了节约防护服,穿着尿不湿。省有关领导表示:我们对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和敬意。今年的央视元宵晚会首次无现场观众,空无一人的演播大厅,却装满了千家万户。主持人开场向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患者及家属表示诚挚慰问。武汉雷神山医院收治第一批患者30名,火神山首次大批量收治确诊患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中国对遏制疫情做出了“了不起”的努力。
封城日记(26)
2020年2月10日 因为恩父突然去世,心情还没有调整过来,每天 很晚睡觉,也没有睡意。看电视,觉得无聊;看书,觉得无味;不能出门,很无奈;看冷冷清清的街道,很无助。看悲悲戚戚的先生,很心疼。所以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眼前的一切。找出恩父恩妈的相片,准备做一个相框。我建议给两位老人一人做一个,先生说两人共做一个,争执不下。我说:这样吧,我们将自己的理由用纸写出来,搓成阄,你随便抓一个,抓到谁的就按谁的办,先生同意。我急就的是一首诗:“朝朝暮暮共鸾俦,风雨相持期白头。生同甘苦死同穴,天堂好景携手游。” 写好折起来,揉成一个小团。先生却认真地将做一个相框的理由陈述一遍:“两位老人几十年不容易,活着恩爱有加,去世了忍心将他们分开?”写完,也揉成团。我放在手心摇了两把,先生捡了一个,是他自己写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其实做一个相框哪里用得着这么麻烦,为的是让先生开心而已。“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没有人能想像,今年的春节居然在抗击新冠病毒的疫情中度过。而我们更遭受了逝去两位亲人的双重打击。春天的诗情画意,被我们过得黯然神伤;春天的勃勃生机,被我们过得痛苦不堪。相信终将战胜疫情,愿山河无恙,百姓安康。“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这是汪国真在《只要明天还在》里的一段话。是的,今天虽然有雨有雾有阴天,但太阳总会出现。我们要有信心,要勇敢、乐观对待阴霾,一切都会过去。为了支援湖北,16省份将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对口支援除武汉以外的湖北16城。江苏~孝感、山东~黄冈、河南~随州、湖南~荆州、河北~襄阳、安徽~黄石、重庆~宜昌、浙江~荆门、广东~鄂州、江西~咸宁、陕西~十堰、四川~仙桃、上海~天门、贵州~恩施、天津~神龙架、北京~潜江。感谢国家将人民群众的生死托举在头顶。这两天武汉疫情,依旧让人揪心不已。据专家说,可以确定新冠传染途径有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三种。突然又搞个气溶胶出来,只得赶快堵下水道,赶快朝下水道倒消毒液,赶快把门窗的缝缝用胶带粘起来,看自己狼狈样子,好笑又无奈。有消息报道,有41架包机6000人组成的医疗天团强援武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做到。武汉加油!
封城日记(27)
2020年2月11日 10日下午,据有关报道:当前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决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人民日报: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2月11日在日内瓦开幕。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记者会上宣布,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新型冠状病毒为“covld-19”。 宅家整整20天,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武汉却经历了惊涛骇浪。许多人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许多人丢掉了梦寐以求的东西;许多人来到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许多人倒在夜以继日的岗位上。“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但愿,阵痛过后,彩虹依旧璀璨。有一个农人,因生活所迫,每天要起很早去集市卖掉鸡蛋换来柴米油盐。有一段路崎岖难行,经常摔跤,鸡蛋也被摔破。住在路边茅屋的一对老夫妻很心疼,于是,每天在窗台上放一盏添满油的油灯。光线虽然微弱,但农人感受到了关爱,再也没有摔跤。有一天,农人突然发现窗台没有灯光射出来,觉得奇怪,于是去敲门。原来,两位老人已经没有一滴油可以添进油灯里。农人将鸡蛋送了些给老人,从集市返回后又带了些油给老人。后来,他们成了莫逆之交。直到老人去世前,将两间茅屋赠送给农人。农人也每天在窗台上点亮油灯照亮路人。后来这个地方就叫“油灯坳”,现在已是村庄毗连,集市喧闹的一处胜景。一盏小小的油灯可以流芳百年,我们的医护人员,舍生忘死,为国为民,给病人带来生的希望。他们的精神和行动亦如日月之光华,他们的壮举定会载入史册。
封城日记(28)
2020年2月12日 封城的日子里,对于1117位武汉人来说,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死亡谁先到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每一分钟活得精彩,活得丰润,活得快乐和幸福。要知道,躲过了这场灾难,我们不是幸运者,我们是幸存者!灾难过后,我们又可以悠闲地慢慢逛街,过早可以吃糯米包油条,可以和朋友聚会,可以去蹦迪唱歌,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 据今天环球网记者披露的消息称:2月9日晚10时30分左右,武昌区转运的一批30多名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是一辆公交车。这批病人多半是老年人,其中有些人情况危急。许多老人没有座位只能站着或者坐在车辆的过道里。公交司机的防护装备不符合接触重症患者所需的三级防护标准,与病人之间没有任何隔离措施。这名司机称:车上只有患者,没有负责组织转运的工作人员。40分钟后公交车终于到达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负责组织转运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车辆虽然跟在公交车后面,但未见有人过来协调,司机也不知道和谁对接。只能把车停在医院的停车场上。病人纷纷下车,不知所措。10日晚,在相关领导的约谈会上,也透露出事态的严重性:“应收尽收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怎么能把好事办坏?负责转运危重和重症病人为什么没人不跟车?现在的武汉就是战时状态,这些人的行为十分恶劣。”并且要求向患者挨个赔礼道歉,对相关责任人根据党纪政纪严肃问责。看了这则报道,心情很沉重,一晚上都没睡好,一直在担心那位司机是不是安好,那些老人是不是都有床位。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稍有疏忽,就会给防疫工作造成漏洞,甚至给防疫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封城日记(29)
2020年2月13日 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紧的关键阶段。按照要求,各级领导要抓好决策部署,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我们不但要打赢疫情阻击战,还要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阳光从窗户透进房间,窗户下面的花坛里几棵腊梅花“秧妥妥”地垂着枝条。细细寻找,还有一些已经枯死变成咖啡色的花朵挂在枝头。它们也曾经芳香过,灿烂过,此刻一缕芳魂化为尘土,等待明年的苏醒。腊梅树枝的节疤鼓鼓的,好像有细嫩的叶子拼命想钻出来,可是它们的力气不够,只好等待阳光等待春雨助力。目光延伸,湖边以前有两排桂花树,高大威猛,一夜之间突然没了踪影。换栽的一排柚子树,如今也绿叶婆娑。紫薇的细长枝条被扎成花篮的模样。被移栽过来的芦苇、茅草夹杂其中,青绿中显现些许颓败。湖边的一排柳树曼长披拂的枝条像美人的长发随风飞舞。这些柳树已经有些年头了,粗壮的树干有的需两人才能合抱过来,许多树心已经空掉。往年这个时候,游人路过,会折些柳枝,弯成一道一道的圈圈,戴在头上。人是好看了,树却疼痛。行道树换了一茬又一茬,可这一排老柳被幸运地留下来。一些翠绿的“叶咕嘟”挂在枝条上,十分赏心悦目。只有这时你才体会到诗人写诗的高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湖面偶尔有水鸟掠过,带起一长串水涟漪。风吹过,我仿佛听见花开的声音。
封城日记(30)
2020年2月14日 经批准,部队增派2600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抗击疫情。截止目前,军队已派出3批次4000余人。中国生物研制治疗新冠特免血浆制品,投入临床救治重症患者。针对湖北疫情特点,对既往的疑似病例开展了排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订正,对新的患者按照新的诊断分类进行诊断,所以确诊病例数有大幅增加。 今天天气阴沉沉的,预报说有小到中雪。突然有一种期待:下一场大雪会不会把病毒都冻死哦!我有点兴奋:“下就下大一些,别又飘几颗雪粒,撩拨人啦!” 先生瞟了我一眼,不认识似的:“没想到你这么不善良,雪下大了,环卫工要洒盐除雪;开救护车的不能跑快;外地运救灾物资的司机可能几天前出来了,衣服穿得少;社区的志愿者更辛苦;国家要拿更多资金出来救灾。”先生一边说一边偷笑。我有点挂不住了,嗓音提高了两度:“你什么意思?我随便说说而已,惹你扣一堆帽子!干嘛干嘛,耍领导威风吗?”先生见我生气,也不高兴了:“说话就说话,扯什么领导不领导的,玩笑都开不起,没劲!”我真的生气了,疫情这么严重,心里老是堵得慌,有人居然还火上浇油!我顺手抓起一个茶杯,准备摔过去。这个茶杯是我生日时女儿买的,摔了可惜。再说如果真的砸到脸上会出血的。正好有一包抽纸在旁边,放下茶杯,将抽纸毫不犹豫地摔到他背上。先生吓了一跳,别过头来,说:“哟!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洪水就泛滥!来真的呀?”他东瞄西瞄,跑到沙发前,捡起一个抱枕,举起来又放下去,自言自语:“算了算了,男不和女斗,玩笑都听不出来。”先生自己找台阶下,我也正好收场。其实,我哪里不知道先生是开玩笑呢,特殊时期,人长期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就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需要渲泄而已。正好,先生“伸脑壳接石头”——凑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