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傲骨:张世杰和完颜承麟
编写:乐安昌宇
.
改朝换代浪潮涌。
火焰燎天兵势汹,
涛涛东流流不尽,
史卷一展看英雄。
.
公元1234年2月8日,金哀宗在宋、蒙联军的打击下,大金国灰飞烟灭之际,传位于皇族完颜承麟,完颜承麟在亡国的忙乱中即皇帝位,他没有带兵或私自逃跑,而是带兵和宋、蒙大军进行巷战,才一、两个小时,就被敌兵所杀。他当上皇帝不到四个小时,成了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
这一年是南宋理宗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蒙古窝阔台汗6年。
完颜承麟生于公元1202年(农历壬戍年,宋宁宗嘉泰2年,金章宗泰和2年),他是金世祖劾里钵的后裔,当过金国将领,善于领军打仗,异常骁勇,才略兼备,被金哀宗(完颜守绪)视为心腹,并留在身边效力。
当时蒙古大军南下攻金,哀宗多次交战,都被打败,不得已离开都城汴京,众官以随从为由,一出城就大批逃离,承麟不离不弃,卫护左右,保护哀宗成功逃至归德(今河南商丘市),不久,又护送哀宗至蔡州(今湖南汝南县)。
进入蔡州后,承麟又建议哀宗重组中央统治,积极筹备抗蒙事宜。但此时的时间来不及了,他们的面前是人心惶惶、兵少将微,没有了大作为的形势。
而此时的蒙古势力为了彻底灭金,对南宋放出了“灭金后退还河南之地于宋”。好大喜功的理宗认为复燕、云,雪靖康之耻的机会来到了,与所有大臣相偕庆贺。唯淮东安抚使赵范道:“蒙古兵一向残忍疯狂,毫无信用可言,况金之存在,可做缓冲,如果蒙古灭金,其可直接杀向我国,实唇亡齿寒也。其初约甚坚,后卒取祸,我国不可不防。”理宗不听,也忘记了蒙古绕过金国进攻四川的事情,令史嵩之为使,带蒙古所急缺的粮食30万石,与蒙结成灭金之同盟。
接着宋朝派兵从南方攻打金国,蒙古从北方夹攻,金国抵受不住两边的冲击,彻底败下阵来。金国的都城汴京被破,蔡州也被宋、蒙联军围困。
金哀宗看着山河破碎,痛不欲生,几次想寻短见,是完颜承麟在左右看护他,他说道:“国家在多事之秋,全国臣民的眼光皆在看着陛下,陛下死,则国亡,愈在这种艰难之时,陛下越要好好活着,给臣民以希望,臣等愿死战以报答君国之恩!”
金哀宗道:“现在国破家亡,朕挑不起这副复兴大金的担子了,朕想将皇位传给你,你的意思如何?”承麟吓了一跳,顿首道:“陛下春秋正盛,怎么能说这些话,陛下是在怪臣照付不周之罪?”哀宗道:“朕身体肥胖,行动不便,不堪挑此乾坤之重任,朕当着百官之面,将帝位传之与卿,急时相传,幸勿推却!”说罢,他将传国玉玺交在承麟手上,百官皆含泪水,跪拜唱礼。
至此,承麟不能再推,只得接受众官的朝贺,宣布子城进入紧急状态。
不久,子城被攻破,宋蒙大军争先冲入,完颜守绪自尽,承麟亲往哀悼,谥为“哀宗”。
此时形势愈加危急,四面八方火光烛天,敌军潮水般地涌来。众金军提出要护着承麟坠城逃生,暂避敌人锋芒,承麟大呼:“我大金自马上立国,不是靠坠城得国,大丈夫死则死耳,有甚么好怕!”
他命军士负着死去的哀宗离开逃跑,亲率众兵冲下去与敌死战,大约一小时后,被敌人杀死,他为帝只有短短 的三四个小时,死时不足32岁。
他身边的兵将尽皆战死,无一投降。
蒙、宋联盟灭金后,宋朝沾沾自喜,以为蒙古不会食言,便张嘴要讨回被金国占去的河南诸地,没想到蒙古人眼珠一转,拒不承认这回事,寸土也不给宋国,并发军跨入宋境一阵抢掠,蒙古人人嘴角流油,满载而归。
这就是宋、蒙联手灭金的下场。此时的宋国才彻底看清了蒙古的嘴脸,但也无可奈何,一样地当子当孙。四十年后,元蒙将这个扶不起来的弱小政权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
金国虽然灭亡,但这个故事远未结束,这段惨不忍睹的历史还牵出另一个民族英雄-----张世杰。
张世杰(生年不祥,死难于公元1279年2月)涿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是南宋末年的抗元名将和民族英雄。
他出生的年代,正值蒙、辽、金、宋相争战的乱世,因此他从小就立志做一名从军报国的将帅,青年时代,其投靠金将张柔(一说张柔是其叔父)做了一名下级军官。
公元1218年(金兴定2年、宋嘉定11年)金将张柔与元军交战时,被蒙古铁骑打败并被生擒活捉,张柔变节投降,蒙古任命其为河北都元帅。成为蒙军中攻金伐宋最得力的鹰犬大将。
公元1234年(宋理宗端平元年)只顾眼前绳头小利、而无远大志向的南宋王朝,与远在漠北的元蒙虎狼之师结盟伐金,发兵大举伐金,为日后蒙军攻打自己时,搬掉了金国这块绊脚顽石。金国一灭,唇亡齿寒,宋境便直接暴露在强敌蒙军的面前,早已对宋垂涎三尺的元蒙贵族立即撕破脸皮,顺势向宋攻击,宋军抵挡不住,连连后退。宋王朝非但辛辛苦苦刚收回的失地襄樊六州全部得而复失,反而导致黄河以南更无寸土。
张柔参与了这场攻打金国的战争,在此期间,张世杰亲眼目睹了蒙军每攻下一城,必会大肆屠杀无辜百姓的罪恶场景,便多次向张柔提出南投宋国的想法,张柔不允。他便借故挑起蒙兵对自己的痛恨,但每次都被张柔出面摆平。一次他碰见一队蒙兵正在抢夺百姓、并将他们无情杀害时,便忍无可忍地将那数十名蒙古兵全部杀掉,然后向张柔辞行投宋,张柔知道跟随腐败透顶宋王朝是没有出息的,在强大的元蒙大军面前定然支撑不了多长时间,因之极力反对,并苦劝他留在军中为北军建立功业,到时“万户候何足道哉?”
但张世杰并未为这种利诱所动,他讲了一段令张柔无可驳斥的铮铮豪言:“儿虽在北地,但我是汉人,宋是儿的父母之国,宋君虽柔弱,但终究是宋国的君主,元兵暴戾无情,这种不义之师同样过不了多久就会亡国垮台的。我做为一个流亡异地的孤儿回归父母之邦,不为甚么富贵功名,只想为国去尽一点力有何不对?纵使一事无成,他日惨死在战场上,又有甚么遗憾和后悔的呢?望请主帅成全。”说完便义无反顾地往南飞骑而去。
他带领自己部队归宋后,被任命统制官(属中级军官)派往郢州(今湖北钟祥)驻守,这是南宋靠近元兵的前沿地带(隶属淮军),他将自己对当前形势的见解多次向朝廷反映,他认为宋蒙结盟是暂时的,一旦他们安定后方,整顿好新近得来的地方后,便会大举攻击我国,现在已到了刻不容缓整理边防的时候了。
当时是大奸臣贾似道当政,他的一番良言全都如石沉大海。
张世杰虽然爱兵如子,但对士兵管制十分严厉,他深知郢州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所以他一安顿下来,便按照金国练兵的严酷方法,结合忠君爱国的传统教育,将这支数千人的军队打造成为一支忠心耿耿、所向无敌的虎狼之师。(这支部队在后来入卫临安时,奸相陈宜中认为他们来自敌人的后方,将之强行拆散,另给了一支并未上过战场的新兵给张世杰带领。)
公元1274年,忽必烈命伯颜、阿术增兵二十余万水陆并进,大举灭宋。宋军所有防线全线震动,宋汉阳守将王仪、鄂州守将程鹏飞献城投降。伯颜留军四万守鄂州,严密地守护这个巨大的运输通道,接着挥军漫江东下,一路势如破竹,直指临安。京城内外,一片惊慌。荒淫无耻、胆小如鼠的度宗帝于当年7月死去。其4岁的儿子被立为皇帝,由谢太后主持朝政。
太后令一代巨奸贾似道率兵13万出京拒敌,但未至前锋,他的部众就有近半兵员或降或散,贾的大将孙虎臣的七万前军远远看见元兵杀气腾腾的前来迎战,吓得他手足无措,一触即溃,水军大将夏贵2500艘战船也被元兵几把火烧得七零八落,贾似道坐小船逃往扬州。竟然躲藏起来,京中与其失去了联系,还以为此人死于战场。元军继续追击,攻陷建康(今南京市)
宋廷无奈之下,只好下诏抽调原本十分紧张的兵员入京勤王。
勤王的诏书传到郢州,张世杰十分焦急,连夜下令做好入卫京师的准备工作,次日令副将留下部分兵力守城,自己亲率两三千铁骑轻装飞驰南下,途中遇见挡路、行军的元兵时,他发一声喊,便挥兵掩杀过去,那些所向披靡、骄狂惯了元兵往往尚未反应过来,就被杀了个手忙脚乱,这支少有的南宋精良铁骑给了他们重重的当头一棒,因此惊惧之下纷纷走避。(按照当时的历史战例,能充分证明一名金兵很容易打败十名宋兵,而一名蒙古兵却又能非常轻松地打败十名金兵,但张世杰和合州王坚训练出来的一名士兵却能打败数名蒙古兵。)
途中路过江西饶州时,被守卫森严的元兵挡住了去路,勤王如救火,绕道而过显然来不及了,张世杰一声令下,张家子弟兵便迅猛地登上城头,杀散元兵,收复了饶州。
据《中华民族杰出人物传》之文天祥篇第96页写道:“张世杰原是金将张柔的部下,张柔降元后,他率部投宋。伯颜大举南进时,他所驻守的的郢州在元军面前岿然屹立,挡住了元军的去路,伯颜无可奈何,只得绕道由唐港走水路入汉东。勤王诏下,张世杰领兵入卫临安,途中收复了饶州,陈宜中见他来自元军后方,不加信用。”
《宋史演义》第497页写道:“------先是勤王诏下,诸将多观望不前,惟李庭芝尝遣兵入援,此时又来了一个张世杰。参政陈宜中,还疑他自元军来归,把他部众易去,另调一支新军,由他统带。”就这样,他辛辛苦苦训练出来数千铁骑雄师被陈宜中强行拆散,另给了一支七零八落的乌合之众给张世杰带领。)
纵使这样,他还是率领这队新军收复了平江、吉安、广德、溧阳等地,一时局势和兵势颇振。不久,宋军在焦山大战中失利,张世杰退守临安。
在临安,他有幸结识了文天祥,这一文一武谈得十分投机,对于时势,他们有着共同的观点,对于民族大义,他们具有铮铮铁骨和浩然气节,他们明知宋王朝气数已尽,再无挽救的可能,但他们仍然发誓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喷洒在祖国这块神圣和尊严土地上。
文天祥与张世杰商议:“淮东州郡坚如铁壁,闽广之地完整无损,今勤王兵尚有数万,与敌人血战,万一获胜即命淮东出兵截杀元兵后路,国事尚有转机。”二人联名提出这项行之有效的建议,但奸相陈宜中一心求和,恐因此触怒元军,一口否定了他们的宝贵良策。
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谢太后和陈宜中商议决定投降,张世杰与文天祥向陈宜中提出先将三宫(太皇太后、太后、皇帝)迁走,然后让福王、沂王分驻闽、广,替宋室保存血脉,再图恢复,陈宜中又置之不理。后来二人再三请求三宫入海,他们愿意背城一战,结果又被陈所拒绝。从此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就这样被断送了。
正月18日,元军围住了临安城,陈宜中深恐被元所拘,连夜逃往温州。陈逃走后,相位空缺,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代表宋前往元营商谈议和之事(实际上是投降,当时文天祥并不知情。)结果被伯颜扣留,强行押送大都。张世杰不愿投降,率兵扬帆入海,前往福州。
五月初一,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等拥立刚满7岁赵昰即位为皇帝,是为宋端宗,改元景炎。端宗即位后对张世杰甚是重用。张世杰并没有辜负端宗皇帝的希望,多次指挥宋军抵御和打退了元朝军队的猛烈进攻。
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7月)张世杰联合义民阵吊眼、许夫人等围住泉州达两个月之久,后敌人大队来援才撤走。
景炎三年(1278年)10岁的端宗溺水而死,他的弟弟卫王赵昺在陆秀夫、张世杰的拥立下登基即皇帝位,改元“祥兴”,史称宋帝昺或宋祥兴帝。祥兴帝赵昺下诏让张世杰做太傅(皇帝的老师)。张世杰奉命死守帝都厓山,另外还下令百姓为太后、皇帝修建行宫,还利用打仗空余的机会教赵昺识字。赵昺也很听话,这让张世杰十分欣慰。
由于元军步步进逼,张世杰与陆秀夫(陈宜中却再次逃跑,先逃至泰国,后又逃往越南,从此一去不还。)商量,将行朝迁往直至广东新会的厓山。
厓山在新会县南八十里的大海中,与石山隔岸对立,从前曾有镇戍。张世杰认为有天险可守,便在此建行宫、竖军屋。造舟楫,制器械,休养生息,以图进取。当时行朝共有官、民、兵二十余万,大多住在船上。
蒙古方面,忽必烈任命江东宣慰使汉人张弘范(张柔之子)为蒙古、汉军都元帅,赐上方宝剑,以李恒为副将。统领水陆之师两万,分道南下。李恒在清远大败宋广东守将王道夫、凌震,进驻广州。由于叛匪陈懿的出卖,张弘范麾下先锋张弘正(张柔幼子、张弘范亲弟)在海丰北面的五坡岭,擒获了文天祥。
宋祥兴2年(元至元16年,公元1279年)正月6日,张弘范率水军从潮阳出发,大举进攻厓山。有幕僚对张世杰说:“北兵以舟师堵塞海口,则我不能进退,不如先行占据!幸而胜,国之福也;不胜,犹可西走。”张世杰叹道:“频年航海,何时能已?今须与决胜负。”于是尽焚行朝草市,将千艘大船,用铁索穿连,一字排开,罗列海中,四周建起楼栅,如城堞一般,供宋朝的小皇帝及朝廷官员居住。厓山的君臣将士都已抱定必死的决心。
张弘范水军由山东转南,逼进厓山,入大洋时,与张世杰的军队相遇,元军以奇兵切断宋军供给线,点燃载满茅茨,涂满膏脂的小船,乘风冲向宋军。张世杰已有准备,战觇都涂满灰泥,绑着水桶,火势虽旺,却始终无法烧及船身,张弘范对此无可奈何。只好派部将韩某,也是张世杰的外甥,三次劝降,晓以祸福。张世杰不从,道:“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也!”他在给张弘范的回信中历数古代忠臣,作为答复。
他在最后一次给张弘范的复信中更为严厉说道:“尔父子亦为汉之后裔,理当为大汉建功效力,汉兴尔荣,汉亡尔死。尔自不能效忠母邦,反劝他人违背之,何也?”弘范阅后,满面羞愧,竟不能言。
良久,张弘范叹道:“文有天祥、秀夫,武有世杰,国家有此三杰,本是兴邦之兆,奈何宋之气数尽矣,惜哉!”
二月6日,元军完成了对宋营最后的包围,张弘范下令向厓山宋营发动总攻,宋兵遭到敌人的南北夹击,仍然拚死拒战,一时胜负难分。中午时,元南路军顺流进攻,宋军腹背受敌,却愈加奋战,双方伤亡惨重。张弘范见势下令奏乐,宋军以为元军将进午餐(闻乐进食是元军的惯例),稍稍懈怠。此时,海水退潮,水流南泄,李恒率兵从北面顺流冲击,张弘范以主力舰队进攻左大的栅营,战舰用布障蒙着,将士手持盾牌埋伏在船里,左大下令放箭,矢如雨下,全部射在布障、桅杆上。张弘范度其矢尽,下令撤下布障,伏兵四起,矢石俱发,一举夺下左边的战舰。接着,又一鼓作气,连夺宋军七艘战舰,元军士气大振,诸路军并力进击,呼声震天。
但宋军并不畏惧,俱都挥刀堵杀,并无一人后退半步。这些平时胆小如鼠病弱小卒,在国家最危难的关头,人人显示出凛然不可侵犯的民族气节。坚持了几个时辰后,风势突变,元军趁机放起火来,宋军战船霎时着火,一时火光烛天,烈焰蒸腾。直到有一艘战船的桅杆倒下,一个接一个的桅杆开始跟着倒下,接着大批战船纷纷沉灭。张世杰心知事不可为,将精兵抽调至中军,预备撤退。
日暮时分,斜风细雨,昏雾四塞,咫尺不能相辨,张世杰派人来接小皇帝。陆秀夫因形势纷杂,怕被俘受辱,坚决不肯登船。宋帝昺所乘的楼船很高大,且与诸舟连在一起,元军四出,杀声震耳,烈焰熊熊,
陆秀夫感到天地虽大,已无路可去,于是,他将自己的妻儿家人推入大海。拜伏在小皇帝面前,大哭道:“臣等无能,不能振兴国家,今国事至此,臣无力回天,陛下当为国死。德佑皇帝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罪臣愿负陛下去见太祖皇帝。”
说罢,背着小皇帝,飞身跳入波涛汹涌的茫茫深海,宋帝昺时年仅九岁。后宫诸臣,和军民见皇帝跳海,他们中的大部分也跟着跳入大海,以死殉国。
至此,延续319年的宋王朝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
宋朝兵将、自发前来助战的义民见此情形,也都乱了方寸。战局本来就呈败势,经此巨变,瞬间便已溃不成军,绝望的士兵、百姓纷纷跳海,一发而不可收拾。张世杰乘天黑,砍断系船的绳索,拥着杨太后突围而出。他招集残部,意欲再图恢复。
被囚禁在元军船上的文天祥,亲眼看到这次大决战情景,那一幕幕令人揪心的场面,使他不由得泪如雨下,肝肠寸断。他沉痛地写道:
一朝天昏风雨恶,
炮火雷飞箭星落。
谁雌谁雄顷刻分,
流尸漂血洋水浑。
昨朝南船满厓海,
今朝只有北船在。
昨夜两边桴鼓鸣,
今夜船船鼾睡声。
北兵去家八千里,
樵牛酾酒人人喜。
硝烟散尽,银州湖上只剩八百余艘残破的战船仍留有宋朝的痕迹,不久后,也尽被张弘范掠获,换上元朝的旗帜。七天后,十馀万宋人的尸体浮上海面。元军发现其中一具尸体,幼小白皙,身着黄衣,怀带诏书之宝,于是将宝物上献。张弘范命人去寻尸体,竟不可得。只好以宋广王(宋帝昺旧日的封号)溺死上报元廷。
宋军残部随张世杰顺海南下,宋杨太后闻之,抚膺大哭:“我忍死间关至此者,止为赵氏一块肉耳。今无望矣!”于是投海而死。张世杰将其葬于海滨。 在经过螺岛时,遭遇飓风,将士劝张世杰登岸,张世杰道:“无以为也。”他登上柁楼,焚香祷告:“我为赵氏,亦已至矣,一君亡,复立一君,今又亡。我未死者,庶几敌兵退,别立赵氏以存祀耳。今若此,岂天意耶!”言罢,复又放声大哭。风涛越来越大,他卓立于风浪中,毫无惧色。
最后,这位来自于金、蒙,碾转回到祖国、致力于振兴大汉民族的张世杰将军和全军将士全部溺水死节。为了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人们将螺岛改名为海陵山,即海上陵墓之意。
张世杰死难后,,战乱中的妻子和幼子来至浙江天台避难,因此他的后代在天台定居下来。天台百姓在他殉国后为他建起祠堂,供奉牌位,从此这里便成了张家的宗祠。
张将军的墓址,位于广东斗门县井岸镇黄杨村。该墓是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香山县知县张汝霖捐资修成的。墓座西朝东,占地616平方米,三重回岭,两道曲折的左右回栏,三级拜台,金井一对,墓前有兜士,墓为灰沙所造,墓碑采用青石,碑书为:“宋太傅枢密副使越国张公讳世杰之墓”。
做为一代将帅,张世杰生平处事十分低调,为国忘家忘己,古代人人都有名和字,但他的字号与生日和家里祥细地址,在当时就没有人知道,直到现在更无从考查,对后人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却是他的伟大之处。
南宋虽然在崖山一战中覆没,但军民仕人无一投敌变节,这在封建王朝的亡国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壮烈景象,同样为宋王朝三百余年的懦弱史添上了庄重的一笔。可谓输得悲壮,输得有节烈之气。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这种崖山精神,实民族春秋之大义,将永远鼓舞后人为国家和民族舍身取义。
.
历史不与水东流,
江山英雄各千秋。
隔岸猿声惊逝水,
茗香奕子忘前由。
.
军旗猎猎战鼓声,
海声江声入刀兵。
翻书不忘前朝事,
明月秋光洒进门。
.
乐安昌宇作
2021年1月15日

主编简介:
汤慧,字苏慧,曾用名“汤智慧”,笔名(母性光辉、泽被苍生、慧儿、冰寒、慧子),湖南邵阳作家协会会员、邵阳本土词曲作家,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诗人,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中马国际文艺家特邀书画教授。被(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录入《中国人才库》。2019年1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评定汤慧为中国优秀诗人。
汤慧是一位视每一位中国同胞都是亲人的女作家,是一位理想主义者、爱国主义者。她盼望中国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幸福快乐;她盼望人类和谐,天下太平。苏慧于2014年,身先力行在实践中专研自闭症导航方案,中国身影榜样尊其为“自闭症孩子守护神”。她的暖人事迹已有北京电视台、湖南都市、邵阳电视台、邵阳广播电视台、湖南日报、中国县域频道、红网、新浪、腾讯、邵阳日报等全国各地一些大小媒体均有报道。
汤慧从师中国著名词作家邬大为老先生,获老先生爱心传授歌词技法;并获中国书画家朱建国老师爱心指导国画;2019随中国著名书画家苏本让老先生学习国画花鸟画。
汤慧于2018年入选“一带一路首届中欧邮票鉴藏年——杰出华人艺术家”邮票人物。
汤慧的多首原创歌曲已有北京电视台、邵阳广播电台等专访栏目播放。她与兵兵的多次画展义卖也同时帮助到了一些可怜自闭症孩子营养补给与寒冬送暖。
汤慧(苏慧)已发行的代表作有:
《拯救之旅》、《爱烙中秋》、《你是最伟大的母亲》、《新时代的金太阳》、《信念梁家河,矢志不渝》、《信念梁家河,民心所向》、《圣洁心灵》、《不再让妈妈受苦受累》、《我是小青蛙》、《禅心看风雨》、《爱你爱我》、《我是爷奶好孙孙》、《翩翩少年》、《中华一家亲》、《口罩警察》、《看满天飘飞的云》、《世博精神》、《你在——抗疫战场》、《我的婆婆我的娘》、《海誓山盟说过了头》、《老婆在他乡》、《为了爱情》、《妹妹你是水》、《挡不住的幸福》、《为你我走过沙漠》、《雪真的来了》、《我只为你把花开》、《圆梦》…………等等
中国各地作者献给汤慧(苏慧)代表作有:
《中国女人》、《母仪之德》、《雨露》、《女神》、《颂湖南苏慧》、《中国好妈妈》、《邵阳山里的玫瑰花》、《奇女汤慧》、《梅兰竹菊》、《奇女苏慧》、《中华奇女汤慧》、《心系自闭慈母情》、《姐妹情深》、《我爱你妈妈》、《你比红杜鹃还美》、《邵阳山里的一枝花》、《你是好人》、《邵阳杜鹃红》、《爱播人间》、《一盏神灯》、《为了一个约定》、《爱行天下总是春》、《心愿祖国孩儿壮》…………等等
●●我的梦想就在前方,就在孩子们与他们父母开心快乐的每一个家园。————苏慧
●●汤慧的座右铭与她的目标指数:
座右铭——
以海阔天空话世界,以博大胸襟容天下。
目标——
望人性本善为良药,盼世间万物常诞昭。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为国家、为人民,更为全人类!
————苏慧

△△当伤害与践踏成为魔鬼的最大喜悦时,我应该把这些当蜂蜜慢慢品味、吞咽,并且消化掉。

*投稿请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

哈尔滨市呼兰区萧乡文学社正在吸纳外省会员,与各大作家一起携手弘扬中国文化,发扬中国文化精神!需要报名者请联系外省负责人汤慧:手机微信同号——13574973388

老师,我们专程为作者的原创诗词、剧本、论文、小说、歌词、音乐打造推广宣传,我们有专业谱曲、编曲制作、专职歌手、明星歌手、录音棚录音、mv拍摄制、打歌谱、推广宣传、歌曲全网发行、歌曲KTV投放于一体的网络平台。

汤慧在原创音乐基地欢迎各位高手,有需要谱曲制作音乐的老师,请直接联系我,百分百专业一条龙,并且为您的原创音乐网上发行。
需要将诗词精炼为歌词,也可联系我!
能把自己的歌词诗词谱曲成为音乐,这一定是任何一位作家最幸福的收获与自豪!
《神来之笔》圆你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