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区:李金花 赵英梅 报道

志愿服务,风雪不误。2021年1月15日,东望志愿者吉林市昌邑慈恩课堂的11人,不顾突降大雪、路滑的危险,驱车一个小时,按照原计划9点半,来到乌拉街农民赵忠良家里做义工,帮助收拾蔬菜。

春节将至,得知老两口身体不好,家里还寄居着一个没成家的老人和一个念书的孙子。由于家庭负担比较重,唯一的儿子不得不长年在外打工。志愿者们带来了水果、蛋糕、饮料、牛奶等慰问品。老人不会说什么,握着志愿者的手无比激动。

今天的敬老活动是慈恩课堂唯一一位远途,并且每天坚持坐一个小时车来东望课堂学习的李秀华老师提供的信息。志愿者们毫不犹豫地积极报名参加这次的义工,由课堂的主办隋老师和母课堂主承办赵老师献大爱免费提供两台车,冒着风雪载着志愿者们来到乌拉街。老天也考验志愿者,14号晚上就下起了大雪,气温骤降,但也没挡住志愿者们奉献的脚步。来到农民家里,大家下了车,来不及休息,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忙碌起来。60多岁两位老志愿者首先要求下地窖装菜,其他的志愿者有的用绳子往上递菜,有的用篮子运菜、有的用菜刀收拾烂叶、有的往袋里装菜,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把菜收拾得干干净净,摆放整齐。虽然天空中还在飘着雪,他们脸冻得红红的,可心里却热乎乎的,看着老人开心的样子,志愿者们感受到了莫大的幸福和快乐!在老人的盛情邀请下,进屋跟老人攀谈起来,老人不知道怎么表达对志愿者们的感激之情,就是一直在笑着!

机缘成熟,也许是天意,老人的叔辈侄子今天也来看望老人,遇到此情此景,感激不已,称赞志愿者的不容易和付出精神!原因之一是在今年的第一次东北寒流大雪结冰造成了,农村许多地方电路中断,抢修人员及其短缺,当时有一批桦甸的志愿者们无私支援,后来听说受到国家意想不到待遇。最初的无私却换来国家的重视,今天又遇到东望学雷锋志愿者的爱心奉献,更加感谢本村志愿者。今后也要支持并宣扬志愿者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返程途中,大家说着、笑着,又唱起了《常回家看看》《祖国颂》《国家》等歌曲。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每个家庭都能尊老、敬老传承孝道文化、都能够幸福和谐,社会就会和谐,国家才能更繁荣昌盛!志愿者不忘初心,在生活中不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此时的红马甲在风雪中是那么的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