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薇莎,笔名“在水一方”、“三叶草”,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集美区作家协会理事,集美第二小学语文教研组长,集美区专家型教师。喜爱花草,生活简单,文字温暖,文章散见于《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海峡两岸》《厦门文艺》《集美报》《集美风》等,发表文章数百篇,出版个人散文集《人闲桂花落》、厦门女作家散文合集《遇见》等。



把春天卷起来
春天,万物萌生的季节,小草绿了,欣欣然伸出了嫩绿的脑袋,花儿开了,粉的红的,煞是好看。各种新鲜的蔬菜也在这时候粉墨登场,纷纷上市。
最喜欢在周末的时候,拷一个篮子,到菜市场去逛逛。不仅为了买菜,更像是去赴一场春天的约会。你瞧,那么多颜色各异的菜蔬,鲜脆欲滴,多好看啊!红的萝卜,绿的芹菜,嫩黄的春笋,紫色的薯,丰富极了。我先到小摊上预定一斤左右的春卷皮,因为是在周末,做春卷的人很多,常常要排队。看那小摊上摊面皮的师傅,搬出一大盆和好的面团,掀出一大块,迅速地往热热的平锅上一擦,面皮就均匀地涂抹在平锅上,然后用一把小钟子轻轻一翻,摊平,一张皮就好了,手脚实在麻利。然后称上一块三层肉,买几块豆干,还有海蜗。蔬菜就随自己的喜好搭配了:主要有包菜、大蒜、春笋、胡萝卜、芹菜等。

把各色的材料买回家后就开始着手制作馅料了,把三层肉切成丁,海沥洗净,蔬菜全都洗净后切成丝,所花费的功夫还真不少。烧热油锅,放入三层肉,慢慢榨出油,再加入菜翻炒,最后下海沥。一大锅馅料有肉味菜味海鲜味,层次丰富。馅料炒好后,搬上桌,再准备配料,一小碟贡糖,一小碟海苔,还有荒萎。一人一个盘子,随自己的喜好,包春卷。每个人都要自己动手,体验这个给自己包裹美味的过程。找来一张面皮,加一点贡糖和海苔,加入馅料,最后再放入一两叶的荒萎,然后紧紧地把这美味包裹起来。一家人坐在一起,品尝春卷,窗外是春日里氨盒的天气,空气飘荡着一丝温润和芬芳。想想,把春天卷起来,是多么风雅的一件事,轻轻一咬,乡野的气息弥漫开来,那是春天的滋味,春天的气息,就仿佛置身于桃红柳绿的江南水乡,心头顿觉春光明媚,诗意无限。
春卷,在唐朝以前,一到立春日,家家户户都用面粉做成一种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的蔬菜、水果等,赠送给亲友,叫做“春盘”,以示迎春和祝福。杜甫有诗道:“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反映的就是唐代前后这一生活习俗。春盘的内容,也因时因地各有不同。据《遮言》,唐时的春盘一般是放的萝卜和芹菜,而富裕人家春盘的花样就多了,除了薄饼外,还备有酱熏及炉烧盐腌各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粉丝、鸡蛋等,用薄饼卷着吃。如今的春卷,从品种众多、形状独特、馅心丰美等诸方面,都是以往的春卷所不及的。而且,不论北方,还是江南,都有自己的著名产品。
春卷是春天的一道美食,我喜欢这样文约约地形容它:卷起春天。或者用一句话也行:把春天卷起来——这是一句优美的诗,把美食与诗歌结合起来,既满足口腹之欲又兼具审美功能,可真是一件美事。



茶香飘过鹭岛
喝茶和吃饭一样,是厦门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熟人相见,寒喧几句,道别时总不会忘了带上一句:“有空到我们家来泡茶哦!”以茶会友,这是厦门人独特的待客之道。
喝茶是一种享受,泡茶的过程亦是一种茶艺享受。在厦门,家家都设有茶盘、茶具,人人都爱喝茶。无论是在骑楼下,小院里,天台上,还是在客厅里都设有茶座。有些讲究的,还特意设一个茶室,各类茶具一应俱全,有时还摆上古朴、庄重的红木茶桌,悬挂着“茶道”“品若”之类的字画,颇有点附庸风雅的意思。泡茶的程序非常讲究,所费时间多于喝茶。必备的小炉和水壶。水壶不大,显得小巧、可爱,大概只能装得下一大碗水。把水烧开之后,第一道程序就是烫壶、洗杯。将滚烫的水倾入壶中和茶杯上,然后轻拨茶杯,清洗杯沿。随后,倒掉茶杯里的水,放茶叶入壶,准备工作就算完成了。
开始进入泡茶阶段了。水一开,立刻冲入茶壶中。这时会浮起一些泡沫,水继续冲下,再用壶盖轻轻拨动,把泡沫拨出。茶香就氨盒开来了,泡茶的人并不急着给客人倒上茶,而是一一地冲洗茶杯,让每一个茶杯均匀地涂抹了茶的香气和温度。一片片茶叶微卷着,好像准备香艳出场的女子,娇羞地等待着。再一遍开水淋入,冲到茶壶盖盖下后,仍有少许的水溢出,盖紧盖子,马上勘茶,茶是不能浸泡的,一浸泡,味道就苦了。
斟茶也是讲究功夫的,必须用一个手指头按住壶盖,将壶翻转九十度,壶嘴直冲下,迅速地绕着已排成一圈的茶杯勘酌下去,开始叫做“关公巡城”,每一个杯子都要照顾到叫做“韩信点兵”。这样斟出来的茶浓淡均匀,味道相宜。
一杯茶虽然少,但不能一饮而尽的,那就让“甲茶狼”笑话了,必须浅浅地抿一口,在口中稍留片刻,再缓缓咽下,真正懂行的开始品茶,从茶的品种,茶的产地,收藏等到泡茶的水质、茶具等,话题十分宽广。你若不懂,也可以赞美几句例如“茶很润喉”喝喝着满嘴芳香”等话语,主人听了也一定会高兴的。

茶也是会让人醉的,茶喝多了,胃会隐隐地有些不舒服,这就是“茶醉”了,这时候就得配上“茶配”,最好的搭档是花生酥,即贡糖,甜甜的酥糖,配上唇齿留香的茶,那可真叫绝配。到朋友家泡茶话仙,带上些茶配总是很受欢迎的。
泡茶是一种闲趣,是一种享受,文人雅土好之,下里巴人亦趋之,厦门人更是热爱之。民间有句顺口溜:“早茶一,一天威风;午茶一蛊,工作轻松;晚茶一蛊,全身皆通;一日三,雷打不动。”泡茶还是和人沟通的重要的方式,心情郁闷约两三好友,泡泡茶,闲聊几句,一吐抑郁;相亲时,男女青年约上茶馆,等待着那惊鸿的一鳖;商量要事,先给每个人甚上一杯茶,再做商讨,就显得沉稳而不焦躁了;做思想工作,并不急着说服对方,想送上一杯茶,再慢慢道来……厦门人之间的交往很多都是从泡茶开始的。
一杯好的茶,不仅带给人温润的口感,更是愉悦的精神享受,情感的纯化和心灵的沉淀。好茶,观其型则青翠欲滴,闻其香则优雅如兰,吸其汤则甘醇生津,品茶可悟人生,心平气和,淡泊明志。这可能也是厦门人显得温文尔雅的缘故吧。
厦门人最喜欢的是乌龙茶,他们认为花茶的香,非茶叶内在的香,反而掩盖了茶叶的本色。在厦门最流行的就是安溪的铁观音,如青橄榄一样碧绿,入口略有苦涩,渐渐回甘,韵味无穷。这和厦门人喜欢找相貌不太出众但无比贤惠的女子有异曲同工之处,看重的是历久弥新,沉淀的是岁月的静好。
厦门,鹭岛,木棉盛开的地方。这里纯净而温馨,任岁月静静地流淌,四季鲜花依然盛开的海滨小城。茶香轻轻地飘过,更为这番美丽增添了那么多的芳香和韵味,茶香飘过鹭







中华作家原创文学协会·中华文化传媒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