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打开手机,突然看到靖远文友张兆蕊发来一条信息:靖远王丽强老师的父亲王怀仁先生不幸去世,看到此信息,使我的才恢复平静不久的心情又一次深感悲痛。今年5月份,还是在一次吊唁活动中,我和怀仁兄见面时还很是喧了一会,当时看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声音洪亮,情绪非常好,我还向他请了一幅墨宝,他十分爽快地答应了,谁想这才半年挎零,他就撒手人寰,驾鹤西去,实在是让人悲痛不已。
我和怀仁兄是老邻居,他们家原来住在南街一条小巷子里,因为那条巷子的顶头原来有一个小工厂叫做“抽水机站”,我们就把那边叫做“抽水机巷子”,我们家当时住在那条巷子的靠东头,距离很近,巷子里一帮娃娃们玩耍时经常跑到他们那条巷子里去。那时候,我还是一个碎娃娃,怀仁兄已经是一个大小伙子了,记忆中他个头很高,又高又瘦,经常脊背里背着一个背篼匆匆忙忙地行走。我父亲那时候在乌兰小学教学,记得父亲说过,王怀仁是他的学生,这个学生虽然家里很困难,但学习特别好,一直是班级里拔尖的学生。我当时还对父亲说,他学习那么好,为啥一天还背着背篼干农活?记得父亲慢悠悠地说:这娃娃迟早会有出息的。

后来,我们家被上山下乡而离开了靖远城,好多年都再没有见过面。若干年以后,我的老同学温自强的母亲去世,我前去奔丧,正好和怀仁兄相遇,原来他是温妈妈的内侄,是老同学的姑舅哥。我们在那个事情上好一顿喧,我才知道他后来被招成民办教师,后来经过了多少年曲曲折折地折腾,终于如愿以偿转成公立教师,后来还担任了一所中学的副校长,退休以后,又被聘用参加《靖远县志》的编纂工作。这时,我想起他背着背篼干农活的那个时候,父亲曾经说过:这娃娃迟早会有出息的。如此说来,父亲看人还是非常准的,一个农家子弟,一个民办教师,能够成为一个文化教育大县一所中学的副校长,这其中的漫漫长路需要多少汗水的铺洒?需要付出多少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
怀仁兄还说起我那些年写的一些东西,他说他上班时和退休后一直坚持看报,只要在《白银日报》上发出的我的文章,他是一篇不漏地全部看完了,有些文章还看过好几遍。说起一些文章的内容,他记得清楚异常,当时感动得我都有些两眼发潮。他还对我讲了好多打气鼓励的话,真使我受益匪浅。有机会和怀仁兄在一起敞开心扉喧上一次,心里能敞亮好多日子。
原来,我只知道怀仁兄的二胡拉得特别好,后来才从老同学跟前了解他这些年的书法和国画都有十分深厚的功夫,在靖远县城的名气很大,我就想着下次见面一定要向怀仁兄请一幅或者字或者画。没想到这世事无常,一个好好的人说走就走了。

我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撰了一副挽联,以表我对仁兄的怀念之情:
胸怀社稷,勤学苦读,栉风沐雨不移志;
施仁杏坛,教书育人,播火传薪守初心。
怀仁兄,您一路走好!
(2021·1·15于白银·独石斋)
宋育红,1953年生于甘肃靖远。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原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白银区文联主席、文学杂志《金凤凰》主编。出版散文集《故乡流过一条河》,诗歌集《凤凰山放歌》。作品曾获白银市凤凰文艺奖一、二、三等奖。陇上风情读书会特邀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