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与努力
(作者:彭建彬)

一条真丝围巾,一件简单朴素的白色上衣,给人的第一感觉和印象就是知性优雅,举止从容,性情淡泊。
这可能也是很多亲人、同事和朋友,对于鲜少活跃在大众视野中的周奇志较为深刻的印象。
生活中的周奇志,本真、直率、坦诚、聪慧。
平日里,一日三餐吃素不吃荤,从不购买和使用奢侈品,也不进美容院。
除了参加一些非必要的朋友聚会,更多的业余时间,她喜欢徜徉在自己的那方天地里,日复一日追求有规律的简单朴素生活。
有节奏的健身,玩摄影、练书法、学太极、弹古筝。
还自学中医,把属于自己的那点业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活得超然脱俗,活得充实快乐,也活得洒脱滋润。
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下,许多女人往往把时间花费在聊天、逛街购物、美容、低质社交和追逐虚名上。
耗费了时光、虚度了光阴,而聪明的她则利用宝贵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各种业余爱好不断地提升自我、充实自己。

二十年前的她可是个饱受疾病折磨的女人。
婚姻的不幸,支气管炎、肠胃炎、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的缠身,将她的生活折腾得一踏糊涂。
但她没有被这些不幸所击倒。她认为:人的一生有限,活着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
作为一个中年女性,尤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用以在往后的人生中陪伴自己,这样才不会寂寞与孤独。
她学习摄影是一次偶然的机缘巧合,或说是有这种天赋。
那是十多年前,我与她陪同华融湘江银行总行原副董事长、也是九十年代末期原岳阳工行的老行长夫妇到岳阳游玩。这位老领导是位摄影爱好者。
在钱粮观赏万亩油菜花时,她偶然发现油菜花田一旁的沟渠里有一棵形状独特的枯树,随即用手机拍了下来。
因其主题鲜明、构图完整、画面整洁,后来经单位同事把这幅作品推荐参加全国和省、市各类摄影赛事,没想到先后斩获了几个二、三等奖和优秀作品奖。
从此,她便对摄影产生了兴趣,随后购买来一台日产尼康单反相机,与工行一帮摄影发烧友老师开始玩起了摄影。
几年的学习和创作,虽然没获什么大奖,但摄影水平长进不小,先后被岳阳市摄影家协会、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和省金融摄影家协会、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或理事。
近几年因为时间关系,她虽鲜有参加摄影活动,但其成果让一般的业余摄影爱好者无法企及。

奇志从小就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是琴棋书画诗一般的生活,一手钢笔字写得非常漂亮。几年前,她突然喜欢上了小楷书法。
她买来王宠、钟繇、王羲之、赵孟頫等小楷名家字贴,一个字一个字临摹,日复一日的每天挤出一至二个小时来练习,从此而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看奇志写的小楷,最大的特色在于不随性随意。
在她的笔下,一笔一划写出了坚挺、刚毅和和自信,刚柔并济,笔墨坚韧,小而精致,微而大气,并且写出了硬笔书法的灵秀与干练。
她花费大量业余时间反复抄写《兰亭序》、《陋室铭》、《爱莲说》、《千字文》等名文,尤其是耗时一个多月书写的5000多字《道德经》,其卷长就达八米,铺成开来让人叹为观止。

通过书写这些名人名文,既涵养了性情,学习了古文化,又使她的书法水平不断有所长进。这也是不少同事、朋友最为钦佩奇志的一点。
两年前,她在学习书法的同时,又开始练习太极。
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晨六点多便起床,七点多便驱车来到金鹗山上,不断的跟师傅学习杨氏、陈氏太极拳和太极扇、太极剑, 练得如痴如醉。
太极是一种既紧张又文雅,给人以全面锻炼的“阳春白雪”式的体育运动。
她一开始便喜欢上了,几年练下来,太极打的不仅让人羡慕和敬佩,还考取了国家体委颁发的太极运动业余教练员资格证书,令一帮晨练的朋友交口称赞。
在练习太极的过程中,她慢慢领悟到:当一个人真正的身心与意行融和时,爱与慈悲就像无形的空气一样,善待着一切。
身不正,心也就不正,身正才能气和。太极带给她的是内心的智慧,教会她随时审视自己,在过或不及之间处理得恰到好处。
因为学习书法和太极,她的业余时间本就已经安排得满满的。
但经朋友的介绍,她又对古筝产生了兴趣。
其实,奇志年轻时喜欢听古筝演奏,尤其喜欢到现场听。看着别人两个手指在一根根弦上来回拔动,仿佛跳舞一般的灵动,她就特别向往。
终于在46岁这年,她又下定决心与闺蜜肖英一起买回了古筝,鼓起勇气开始学习。
学古筝必须会看五线谱,它有直观性,根据音符在线上的点位,找到琴弦键的位置。

古筝一共有二十一根弦,每根弦的音区都不一样,学习起来有点难度。为了尽快掌握,她找到专业的培训机构一对一的学习了几十个课时。
由于人到中年,手指有些僵硬,但奇志仍旧每天早晚坚持练琴不少于一小时,从不间断。
一年多练下来,她已能熟练地弹奏《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梁祝》等十多首经典曲目。
独自在家,她特别喜欢弹奏《渔舟唱晚》,一边弹一边陶醉在那悠扬的琴声里,沟起她对曾经那段美好青春岁月的无限怀念。

奇志很小的时候,因为身体不太好,父母经常带她找老中医看病,她便觉得中医是个很神奇的学科,立志长大后要学中医。可惜后来在母亲的建议下进入了银行业。
如今,她竟再次惦念起中医。她希望自己和身边的人若有个小病小痛,也能自己为自己看病,并为他人解除病痛的折磨。
一名老中医告诉她,要想学中医得先认识基本的中药材,还要学中医古籍药理知识。
于是奇志购买来《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书籍,规定自己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并在网上与一群中医爱好者听网课,一起交流、探讨传统中医的奥秘。
一直到把这些枯燥难懂的语言全部转化为自己能懂的大白话,她才算自己完全消化。
学中医的人都知道,那些中医药理知识枯燥难懂,需要十二分的耐心和毅力。

为了学好中医,奇志看书时都是一篇篇细细研读,然后像小学生那样,工工整整做笔记,写体会,几年下来,光学习笔记就写了一大叠。
她一边自学中医理论,一边利用周末的时间拜访岳阳的名老中医,跟班学习、跟班接诊。
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奇志也算得上半个中医了。
她熟知了人体的365个穴位、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同时刻苦钻研传统的刮痧、针灸、艾灸的治疗,并运用这些方法,给身边的亲人和同事、朋友治疗伤寒感冒、腰肩背痛,其受益的人不计其数。
一位有名的中医和奇志交流后,称赞道:“中医业余时间学到这一步,你已经很了不起了。”
有深度的人生需要复杂的工序去锻造,知性的女人会比感性的女人活得更轻松、更有价值和味道。
优雅是女人的一种内在气质,更是一种风度,是一个人独特的风格,是来自后天的修为。
而这一切靠的是用知识来涵养,靠的是不断领悟与思考,更由其本人对生活的态度所决定。
而奇志生活中经历的,生命中走过的,哭过的,笑过的,也通过她的不断积累和自我修为进行折射、升华,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知性气质。
为了写这篇小文,我仅靠平日里一起生活所亲眼看到和在聊天中掌握的一些皮毛素材。
当听说我要写篇介绍她的散文,想更加详尽的了解和掌握一些情况,立刻遭到她的严正拒绝,强烈要求不要“炫”她。
这就是奇志,不慕虚荣、淡薄名利,即使步入中年,也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把工作与个人兴趣爱好的矛盾平衡得如此到位,学什么像什么,做什么成什么。
把自己融入平实的生活里,把平凡的烟火日子过得趣味盎然,生机勃勃。
(写于2021年元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