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双版纳暖冬记
作者:秦博
(八)
在决定来西双版纳度暖冬之前,我在南邮同学群里发布了消息。是因为昆明有个女同学的缘故,欲知山中事,须问当地人,想打听一下西双版纳的相关信息。王肖同学立即回应:欢迎来昆明,到我家作客,并附上联系电话。四川成都的赵文祥同学对我说:淮诗,你到版纳,我去会你。这不,今天下午,文祥同学真的来了!晚上,我饮了文祥带来的茅台美酒,想美美地进入梦乡。然而,却怎么也难以入眠,四十年前的校园生活浮现在眼前……

文化大革命后期,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工,指的是从工厂来的工人;农,是从农村来的,包括知青;兵,是部队里来的解放军。我是从邮电局入学的,是工人代表;文祥是戴五角星、红领章的兵。我们班,工农兵齐全,男女生齐全。76届是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生。伴着一声春雷,粉碎了“四人帮”。我们入学推迟了半年,77年春季入学;与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相隔半个学期。虽然是同年,但文化基础差距很大。好在各行各业拔乱反正,大学逐渐走上正轨,我们埋头苦学,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是学到了该学的文化课程。

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1980年毕业后各奔前程。大多数人失去联系。我,由于文化底子薄,在校期间,专心读书,很少与同学交流。有的同学都记不得了,恐怕见面也认不得了。近年来,河北保定的孟俊峰,串联起10来个同学,建了网群。赵文祥,我印象是比较深的,一是解放军学员的关系。二是他在班里与女同学恋爱,终成眷属。后来又听到他的传闻,说他转业后,下海开公司,当了大老板。此次唔谈,证实了这些。树高千尺不离根,同窗共读情最真。这次他驱车千里,专程来版纳会面,让我倍感温馨!心里的暖啊,已经胜过版纳的气候暖;同学的情啊,恰似澜沧江的水,清澈而绵长。谢谢文祥!感恩文祥!祝福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