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健康同行乐为伍
—— 乐游江南(游记)
文/毛怡凤
第四站:太湖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中央就是太湖风光,一曲《太湖美》把我们带到了她的粼粼波光上,身临其境,我们如同游在画中荡漾在诗里。
我们的画舫船,畅游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那一大群一大群或白茫茫一片湖鸥,盘旋在船周边,紧紧的瞄准游人手上的食物,翩翩而近,紧接着一嘴叼住食物,又振翯而去;它们争先恐后你来我往,享受着这饕餮大餐!

对于游人的我们,何尝又不是在享受这视觉盛宴!
此情此景。惹得船上所有游人欢呼雀跃起来,大家纷纷往船边靠,孩子们更是充满了好奇心。纷纷喊着:
“燕子燕子吃我的吃我的!”
还有的对着同行者说:“快!快!趁着海鸥叼食时,帮我抢拍几张照片啊!”
我们几个奔六的人动作慢,难得抓住精彩瞬间,只好连拍或录视频,留下这和谐相处,情景交融极是难得的场面。
冬日暖阳下,蓝天碧水间,那流动的画面,真是美醉了,一幅水墨画,浑然天成 !我们个个也开心至极。
湖岸柳如烟,如梦如幻醉! 在鼋头渚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学着渔民拉网,哼起了小曲,又蹦又跳,高兴得像跳动的音符,像一群忘龄的孩子!


第五站:沙家浜
走进沙家浜,穿越芦苇荡。我们高高兴兴的迈进了那闻名天下的沙家浜,想一品《沙家浜》的剧景剧情。
现代京剧《沙家浜》,原名《芦荡火种》。是毛爷爷看后说了个大意:芦荡是水,火难生。而那时革命已不是火种,而是火焰,宜叫沙家浜。
《沙家浜》虽说是小时候看过的,过去近五十年了,但我却记忆犹新,真的是经典咏流传,铭记于心。
进入景区时,尽管阴雨绵绵,也没有挡住我们前行的脚步,军人出身的我们,仿佛置身于当年由叶飞率领的新四军第六军团为主的抗日根据地。
在瞻仰广场,来自解放军第132野战医院的六名老兵,整齐划一,庄严地向为了民族生存、为了国家安宁,冲向日寇的抗日英雄敬献了军礼。
穿行在辽阔、幽深、曲折、迂回的芦苇荡迷宫之中,体会当年新四军伤病员开展敌后斗争的天然庇护所的神奇。
大家虽然记不清剧中对白,但依旧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智斗》。(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毛怡凤,军转干部。喜爱文学,早期作品散见于报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