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北方木本油料植物前景广阔
文/牟新宇
我国拥有14亿人口,是世界上毋庸置疑的第一人口大国。因此,也是理所当然的世界第一粮油消费大国。就食用油而言,自然是人们每天生活的必须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植物油消费用量持续增长。然而近多年来,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仅为30%多,而进口油料已占我国植物油消费总量的69%左右。 严酷的食用油消费现状告诉我们,只有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荒山沟坡、油田、煤田复垦地等,切实改变此前一些地方退耕还林,只求表面绿化,不求实际效益的行为做法,尤其是北方要注重发挥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抗旱耐寒、极少病虫害、寿命长且不与粮食争地,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山桐子、元宝枫、文冠果、黄连木等。这些木本油料经济战略性的产业化发展,对确保国家食用油供需安全、为国家每年节省大量外汇、为北方广大地区人民群众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满足人民生活与健康需要、改善北方区域生态环境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就适宜我国北方发展 和具有市场潜力的几种木本油料树的自身经济价值,概而述之,以供参考。


山桐子 山桐子俗称水冬瓜,又名油葡萄,为东北亚树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堪称中华国宝。山桐子属大风子科山桐子属植物,全球仅一种,山桐子集生态价值、保健价值、观赏价值于一身,是一种多用途、多功能、可大规模工业化利用的优良树种,在我国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 山桐子3年可挂果,5年以后逐渐进入丰产期,其干果含油率高,果肉含油率为43.6%,种子含油率22.4%-25.9%,平均含油率为36.3%,产果期达五、六十年,种一亩山桐子相当于种植3.5亩油菜。 山桐子油含亚油酸61.2%,硬脂酸2.95%,油酸8.3%,亚麻酸2%,棕榈酸13.61%,其不饱和脂肪酸与其他有益成份比普通木本和草本油料含量都高。是名其实的健康油、保健油、长寿油。


文冠果 文冠果有北方油茶之称,是一种寿命长、适应性强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挂果早,出油率高,油质好的显著特点,种子含油率30.8%,种仁含油率高达65%左右,油质黄亮芳香,与花生味相似。文冠果可贵之处其油质为半干性油,可食用,也可做油化原料。文冠果种仁含蛋白质25.7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4%,油味不但甘美,所含营养具有清化血脂、软化血管、清消血拴与脂肪、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文冠果喜光耐寒耐热、抗旱性强,在零下38度左右的地区可以安全越冬。在年降雨量低至250mm的黄土高原、丘岭、沟壑、土石山及宁夏、内蒙古的沙土地都能生长,在pH值7.5-8.0的土壤上生长良好,低湿地不宜种植,低海拔肥沃地结果量不尽人意。文冠果的油粕、枝叶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生产高蛋白饲料的好原料。文冠果嫩枝叶、果渣沤绿肥,其氮磷钾含量与牛、猪粪相当,是名付其实的生物环保肥。文冠果树形优美,花冠秀丽,,且香气四溢,是独树一帜的环保绿化树种。

黄连木 黄连木俗名药树,是原产我国的一种木本油料树种。黄连木果肉含油率仅达50%左右,种子含油率35%左右,其油且为不干性油,呈黄绿色,有香味,2.5吨种子即可生产1吨生物柴油,并可制润滑油,肥皂和供照明、治牛皮癣等,又可食用。黄连木嫩叶有香味可制茶,鲜枝叶可提取芳香油。叶子、果皮、树皮含单宁,可提取栲胶。根深叶茂,树冠开阔,入秋变成红色或橙黄色,也是难得的景观与药食同源经济植物。黄连木适应性强,喜生于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又可在沟坡荒山良好生长。黄连木喜光不耐大寒,高寒地域不宜栽植。黄连木树体高大,不便采果,今后应向矮化方面发展,以增加亩产效益。

元宝枫 元宝枫又名五角枫,因其翅果形如古代金元宝而得其名,其叶子自生五角,又名五角枫。是我中华神州具有千年寿命的特有木本油料树。 元宝枫用途广泛。其种仁含有74%的油脂和蛋白质,并含有79%的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元宝枫更含有独特的4.5%-5%左右能防止人脑神经萎缩功能性脂肪酸——神经酸,并含有人体所必须的8种氨基酸,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高级保健油。 元宝枫叶含有7.26%黄酮类化合物,强心甙、多糖等成份,具有降血压、排毒、解毒、抗肿瘤、抗病毒、保肝和降血脂等生理作用。 近多年,元宝枫已研制成元宝枫油、元宝枫酱油、元宝枫保健茶、元宝枫蛋白粉、元宝枫美容霜等多种产品。 元宝枫叶形多姿、色泽美丽,果实奇特,入秋后片片红叶相映成趣,甚为美观。 元宝枫白玉微瑕,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即需生长七八年后才能结果,但经研究试验证明,可在多年优良结果树上剪采的技条经过嫁接便能达到2~3年早果高产的优势。 由于上述几种木本油料树种的自然优势和其经济利用价值,现已为我国广大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域因势利导发展木本油料植物的理想树种,其市场需求巨大,种植前景十分广阔。

牟新宇,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老科协专家;陕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农业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陕西继续教育大学特聘教授;高级农技师。长期来在杨凌农业示范区从事特色种养业和沙漠改良与盐碱治理工作。业余时间在杨凌文艺、四季文学、美文周刋、武汉文学、西府文学、周原文艺及北京上海头条、西银头条网络平台发表过百篇文章,是执着的农业科普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