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一个年轻人四处求职,找到焦头烂额,也没有一家单位看上他,他来到海边,绝望中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恰好一位渔民看到这位年轻人移民没有批评他,只是随手抓了一把沙子扔到沙滩上,说:“请帮我把刚才的沙子捡起来。”年轻人不解的望着渔民摇摇头说:“这么多沙子有必要捡你扔掉的吗?”渔民笑了笑,把口袋里装着的珍珠掏出来扔到沙滩上,然后说:“,现在你把我扔掉的珍珠捡起来好吗?”年轻人答应了捡起珍珠还给渔民。
渔民说:“小伙子,是沙子,它就要忍受一份平凡,而珍珠,它就不怕不被我们发现。”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
1997年圣诞节,任正非走访了美国ibm等第一批著名高科技公司,所见所闻让他大为震撼,他第一次那么近距离,那么清晰的看到了华为与这些国际巨头的差距。
1999年,华为员工达到15,000人,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达120亿。这一年,华为海外销售额仅0.53亿美元。
相对欧洲老牌电信设备提供商来说,华为的快速反应是优势之一。欧洲企业普遍反应较慢,用户提出一个修改建议,他们往往要一年甚至一年半才能改进,而中国企业只要有用户需求,总是能加班加点快速反应。
欧洲人福利待遇好,工作与生活分明,工作以外的时间,一般不再谈工作更别提加班了,而华为作为成长型企业,一直提倡的拼搏精神,华为人的工作与生活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分的,为了一个单子可以不回家过年,甚至老婆生孩子都顾及不上,有任务就立即顶上去,已经成为了华为人的工作习惯。
1998年,华为就在全国建有33个办事处和33个用户服务中心。在莫斯科设立代表处,在东欧10多个国家安装了设备,为香港提供了商业网,智能网和接入网。
在中国,作为一个企业竞争对手是全球各发达国家的世界级巨子,他们有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积累,有欧美数百年以来发展形成的工业基础和产业环境,有世界发达国家的商业底蕴和雄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基础,有世界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研发体系,有雄厚的资金和全球著名的品牌,有深厚的市场地位和客户基础,有世界级的管理质量体系和运营经验,有覆盖全球客户的庞大的运营和服务网络,面对这样的竞争格局,面对如此的技术与市场壁垒,在中国,华为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没有什么可以依赖,只有通过勤奋弥补。只有比别人更多一点奋斗。让自己成为珍珠!
2007年8月6日华为发布,2006年,实际销售额为672亿人民币。预测07年年度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从2万元资金起步到1,000亿销售额,华为用了18年时间。用平凡铸就伟大,终于把自己步入了先锋的行列,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
姚树叶
2020.1.11
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