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29期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1111期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人生滋味在于熬
铁裕
人活在这个世上,没有谁能一生风调雨顺、春风得意、万事称心。
总有这样的苦,那样的累;
总有这样的灾,那样的难;
总有这样的酸,那样的涩;
总有这样的忧,那样的愁;
总有这样的气,那样的怨;
总有这样的仇,那样的恨。
总之,人自来到世间那天起,就像粥一样,得慢慢熬,要历经漫长的苦熬,才会有上好的味道。
有人说,人生似百草,有各种各样的滋味,一熬便会成药,苦口良药,能除病去忧;
有人说,人生似汤,在煎熬中,由腥味而变得悠远醇厚,香味袅袅;
有人说,人一旦煎熬,各种滋味弥漫,无论辛酸,还是苦辣,在悠悠岁月中慢慢蒸发,韵味无穷,真是无限曼妙。
说穿了,人生的各种滋味,少不得一个字:“熬”。
时间一长,大道能够熬成奔流的河;
岁月一久,年轻的媳妇也会熬成白发苍苍的老太婆。
不经意间,姑娘秀美如瀑的青丝,会被熬成霜发;悠悠岁月中,成熟就是从幼稚中熬出来的;冷冷清清里,欢乐便从痛苦中熬出来了。只因为熬,才使得我们能够耐得住寂寞,看淡繁华、功名、利禄;只因有的人历经慢火细熬,才熬成金、熬成钢,熬出成就,熬出自豪和骄傲。
在漫漫人生路上,更需要熬。只有历经艰难困苦、千锤百炼、辛酸苦辣,不断的进取、奋进,不断的学习、开拓,才会获得人生的真谛,悟出生命的哲理,也才会熬出味道鲜美的纯香汤,也才会散发出那幽幽的芳香,还有那苦后甘来的欢笑。

高尔基说:“我们若要生活,就该为自己建造一种充满感受、思索和行动的时钟,用它来代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扼杀心灵,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间”。
这是一种文人心灵的煎熬。在这种煎熬中,情感往往会在某时喷发,或许会在某个时候,历经这种煎熬后,会使人独领风骚。
人生在世,谁能逃过一熬?莎士比亚说:“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这是在感叹人生苦短的无奈之熬。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这是一种契而不舍、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熬。
茅盾说:“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就青年能为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
泰戈尔也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的手指,才能弹出奏出世间的绝响”。
我们在红尘陌上行走,走白了黑发,走老了朱颜,走落了日月。但路途还在不断的延伸,生活还在继续,爱还在心中涌荡。尽管已是黄昏,尽管我们已经衰老。
洪应明说:“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这是一种坦荡、无为、飘逸的熬,熬过之后,心境畅畅、清新;熬过之后,不为一些琐事、怨恨、烦恼而忧虑;熬过之后,是自然、开心的笑。
所以说,人生只是一个过程,苦熬能够造就伟大的生命。也可以说:没有离经苦中苦,哪能品尝甜上甜?不历经世间的风风雨雨,又怎能远望、登高?
归根到底,人生的滋味在享受中是平淡的,要想滋味袅袅,还是少不了熬。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