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2020年国内古装剧在市场上又呈现出了回暖迹象,尤其是随着《三生三世枕上书》《传闻中的陈芊芊》《琉璃》等剧的热播,古装剧现已在2020年剧集热度指数排行榜上占据了绝对分量,且后续更有《有翡》《玉楼春》《长歌行》等大IP古装影视剧持续输出,相信未来三年影视剧集将迎来属于古装题材的春天。

(注:图片来自豆瓣)
当然,把2019年的限制古装剧集播出作为一个分水岭来看,前后古装剧市场青睐其实是有变化的——在这之前,国内古装剧更多的是非架空题材,虽然也有部分例外,但非架空是当时古装剧的大势所趋,诸如《军事联盟》《延禧宫略》《长安十二时辰》《如懿传》等,剧集是落脚在某一个具体的朝代上展开,角色的命运也是在朝代的背景下推进,这其中或戏说、或正史,都是在给观众输出中国的历史文化;而在2019年10月之后,古装剧市场重新打开,架空历史题材成为热播主流,无论是《庆余年》《传闻中的陈芊芊》《琉璃》,还是万众期待的《有翡》《斛珠夫人》等,古装剧开始弱化历史外壳,选择在独立的世界观下讲故事,更侧重向观众输出价值观与人性的思考。

(《有翡》、《琉璃》《庆余年》海报)
当然,古装剧一旦弱化了历史的背景,前期孵化中的IP价值与文本内容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早在2018年,阿里文学总裁宇乾就曾对中国的好内容做出定义,即“正能量、好的世界观、喜闻乐见”,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所有古装剧,当剧集文本在没有历史框架让观众先入为主时,世界观的完整程度将是故事的一切前提,因为它影响着所有事件的合理性与人物的行为动机,这个前提看似更加开放与肆意,但一个真正好的世界观,是除了文本中要有合乎人性逻辑且观往知来、见显知隐的运营规则外,还更需要有入木三分且内有丘壑万里却只现小溪潺潺、奇石两三的细节刻画。
(《庆余年》剧照)

如果要举例有完整世界观的IP,或许每个人都能说出于一二,大家可能会想到已经成功的猫腻的《庆余年》,想到即将播出的Priest的《有匪》,想到正在孵化的冶文彪的《清明上河图》,但鲜有会想到那些正在实现从1到多进化的作品,诸如圆太极的《长弓少年行》,但就这部作品的作者而言,圆太极早有与《鬼吹灯》《盗墓笔记》齐名的“三大网络神作“《鲁班的诅咒》系列作品傍身,《最后的御厨》系列也正在由一未文化与赵薇的公司析微影业联合孵化,再加上其《刺局》系列作品的成功与影视改编动向,圆太极对完美世界观的塑造能力由此可见一斑,亦可见IP市场对其作品的认可程度。也就是在此基础上,圆太极创造出了全新的奇幻冒险故事《长弓少年行》,塑造能力更是突破过往,将建立独立世界观的逻辑与细节描述到极致。
(《长弓少年行》)

《长弓少年行》的故事是从热血少年的多舛命运切入,在赋予了角色绝对的使命下,通过主角的复仇之路展开,向读者描绘出一幅关乎于冒险、探索与兵戈相见的奇幻世界。在细节塑造上,作者用了近乎于无微不至的想象丰富其笔下的大千世界,诸如人物刻画方面,主角有勇有谋却身患畏血病症,背负国家使命却又是灭族大案的受害者,层层关卡,辗转人生,遇无相狐、杀不死彪、闯猰蝓坟、在几番将死几番回的冒险中将角色的自我矛盾与个人命运逐一诠释。
再诸如写匠人技艺,通篇细致入微,可圈可点,写有善制器者,可瞄出万千无形连线锁定目标;有善刺绣者,可以找到无缝盔甲的可杀缝隙;有善操船者,能够旱海泥浪中驾舟冲浪;有善凿石者,可雕凿蚱蜢石船漂流于天上河……
再诸如兵器文化方面,远程武器书中有鹤翅秦弩、凤尾寒鸦;民间武器书中有朴刀、护手勾圆参杵、桦木地弩;外域部族武器书中有雪花斩、日影环;还有乌金氅、金牛冠、飘柳刀、破云箭等众多兵器细节,甚至是说到火器,作者也写到了历史上首个正规的火炮部队正编军——火药局御营,说其为兵器百科全书也不为过之。

(《长弓少年行》概念图)
当然,《长弓少年行》最终是落脚在了“当以天下计“的角度上探讨人性,回顾角色使命的初衷,擅长开弓射杀者是强者,能断然放下弓箭者更是强者,就如作者写道:“权势也好,财富也好,手段也好,命脉也好,要想守住守稳,当以天下黎民为重,衣被苍生,生计当先,不起涂炭战事,多置耕种安居良境,此乃为君之本、为官之本、为人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