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谢富云,安徽人。作品见报刊杂志及微刊。出版《爱的旋律诗集》,合集多部。作品入选《中国诗人年度诗歌选集2018》《2020中国诗歌年选》《我为祖国点赞》(教育部关工委编)等选本。
淮南遗梦
文/谢富云
站在淮河大堤
嗅一口风中香味的鱼米
把千张融进牛肉汤的韵律
柳树分开南北大地
滚滚的波浪划开冷暖
传说柔进了梦里
轻抚时空吹来的风
是谁敲开楚河汉界
还能听到远古的鼓角争鸣
升仙台飘来九天云烟
淮南子可曾记录
八公的呐喊
继往开来栀子花正艳
浓郁的文化
汇聚厚为云烟
映辉着沧海桑田

【今音评论】
谈诗歌人物的成长方式
这首《淮南遗梦》以五段来巩固一个“淮河大堤”的视角定位。第一段的基础性作用;第二段的传力作用;第三段的辨析能力;第四段的方向确认和第五段的感觉效应。
以每段一种方式来显示人物成长的模式呈突破状态。而这一些状态的产生,都则是为了诗歌创作,而不是其它。于是,诗歌人物的伟岸,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淮南遗梦》诠释了什么叫守护。守护着成长之路的奠基石“淮河大堤”。这是诗歌的根基。诗歌的关键被设置在了第一段,用强、次强的节奏分别结构了该段三行,即:根基、吸气、纳新。是属于诗歌的总。
以下几段属分,从逻辑上是先总后分。分至第五段,以四行设计来区别以上四段的每段三行格式。段落变化不大,但是情景发生了古为今用的变化,是以第五段第三行的“汇集”两个字作了替代。同时也发挥了窍的作用,在诗歌中,像这样普通的文字,一旦被利用得当,它也会发挥撬杠作用。这就需要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容易消化。欣赏。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歌作者,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曾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香江资讯网2020年度人物评选,荣获国际文艺界文艺传播使者、世界诗人金桂冠大奖赛卓越终身成就奖、繁荣世界诗歌奖、2020年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家之一。并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现居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