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传说的魅力(六)
作者/戴雁军 主播/蝴蝶侠
几年以后在中国陕北一个叫延安的地方季舒小姐和陆云涛意外相逢。当时的陆云涛是红军第五军团的一个骑兵排长。二十三岁的陆云涛英武挺拔,他在鲁艺的操场上喊着季舒名字的时候季舒没能一眼把她认出来。季舒当时剪着齐耳短发,穿一身略显肥大的灰布军装,正和十几个同样装束的女战士热气蒸腾地争夺一只已经很旧的蓝球。意外相逢让他们惊喜交加,两个人坐在山坡的草地上,远处传来当地姑娘哼唱的陕北小调《送郎当红军》。他们共同回忆一九三四年的往事,共同发出许多感慨,往事如烟,如一段旧梦,令人幽叹不止。

确切说来那是一九三五年的一月一日,陆云涛被季开达老板囚在柴房里。季老板的下一步打算是把陆云涛送进警察局。警察局不只有鞭子,通匪的人进去九死一生。匪分两类,一类是土匪,一类是共匪。季老板要把陆云涛说成是共匪,只有这样才能解他的心头之恨,他要让陆云涛的小命死在警察的枪口之下。

次日清晨季老板打开柴门惊愕地发现人去屋空。柴房虽然破旧,门窗歪斜显得摇摇欲坠,墙上也已经剥落,让人觉得一脚就能踢出一个洞来。但是,被缚住手脚的陆云涛想逃出去是不可能的。季老板断定这是父亲干下的蠢事。他跑到季老太爷的房间里大喊大叫的时候季老太爷只觉得莫名其妙。季老太爷没有放走陆云涛,事实上他不会放陆云涛走,他要把他留下来。季老太爷所做的事是封好了两百大洋,天一明就送到警察局长手上,请局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开脱陆云涛。

所以,季老太爷得知陆云涛跑了之后,心情比季开达老板还要沮丧。他连声悲叹,悲叹自己失去一个高徒益友,同时又担忧陆云涛身无分文,逃向哪里去呢?
但季老太爷很快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这事肯定是孙女季舒干的,是季舒放走了陆云涛。季老太爷猜得没错,季舒小姐月上中天的时候潜进柴房,赠银送衣,打开后院角门。跨出角门的时候陆云涛回过身来,看一眼季家大小姐,冷不防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小姐,我不知道该去哪里,你说,我该去哪里呢?”
“你去投军吧,投一支好的队伍,比如十九路军,那是一支很能打仗的军队。”

“能打又怎么样,还不是给换防到别处去了。”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你赶快逃吧,我只是希望你从军,我喜欢军人。你是男人,走男人该走的路吧。”
大约一个月后,陆云涛从武汉写给季舒一封信,信是寄到光华大学的。陆云涛告诉季舒他已经在武汉姨妈家中安顿下来。姨妈有个儿子,北伐的时候投笔从戎,当时他刚刚念完国立中学,这以后杳无音讯。直到后来才晓得一九二七年四月死于上海近郊,是被自己的团长枪毙的。原因是他无意间听到团长和师长间的一个电话,电话内容与他死后的四月十二日有很大关系。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血腥的日子,是一个千百万人遭受杀戮百年含恨的日子。为此,陆云涛的姨妈不许他再去重蹈儿子的覆辙,安心住在武汉。陆云涛以为他的父母家人也会投奔武汉,但是没有。这让陆云涛大失所望。然而姨妈见到陆云涛以后喜出望外,如获至宝。姨妈的意思是和陆云涛相依为命,姨妈孤身一人体弱多病,终于盼到一个亲人。陆云涛在信中表现出一种茫然和无可奈何,他经常想起季舒小姐说过的话,季舒小姐让他走男人该走的路他始终不敢忘,他迟早会做出选择。

日后,季舒小姐去武汉找陆云涛,在汉口南正街窥新巷一片倾圮的墙垣前,塌落的梁木冒着缕缕青烟。面对断壁残垣焦土瓦砾,季舒断定陆云涛已成炮灰。

作者简介:戴雁军,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为止已在《十月》《北京文学》《天津文学》《时代文学》《清明》《莽原》《红岩》《上海小说》《啄木鸟》《特区文学》《青春》等文学刊物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四百余万字。作品多被《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报刊选载、转载或连载,并被多家出版社收入年度丛书,作品数次获文化部主办的群星奖、文化杯梁斌小说奖等多种奖项。出版有长篇小说《大江东去》《高处不胜寒》、中篇小说集《谁是我的替身》、《慕尼黑的情与爱》等多部。
长篇小说《盟军战俘》、《大码头》分别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市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植项目。
2000年开始影视文学创作,截止到目前,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电视台播出。
主要电视剧作品:
26集电视连续剧《大江东去》35集电视连续剧《锦绣年华》
28集电视连续剧《游戏规则》22集电视连续剧《情到深处》
22集电视连续剧《家经难念》20集电视连续剧《北方警察》
20集电视连续剧《海娘》30集电视连续剧《男左·女右》
32集电视连续剧《太阳从这里升起》30集电视连续剧《阳光总在风雨后》
20集电视连续剧《恩怨情仇》20集电视连续剧《狗年吉祥》
主要电影作品:
《幸福秘方》《盟军战俘》《走出大墙的女人》《沉默的石头》
《红河大马帮》《阳光下的萨克斯》《多情检察官》《插翅难逃》

蝴蝶侠,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入选中国有声阅读人才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