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二次高考
单书杨
作者简介:
单书杨,北师大本科毕业,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硕士,美国匹斯堡大学教育学专业博士生录取,现就职于北京睿途教育。
第一章 上海一夜
故事要从2010年7月17日讲起。
那一天,我从18点57分黑龙江发往上海的K58次列车的卧铺车厢中拉着巨大的行李箱走出来。36个小时的旅行并不舒适,但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坐火车的安逸感受。
那一天,是我在动画大学的第二个暑假的第23天,我从黑龙江老家早早跑回上海,是为了在一家童装公司做暑期实习。
我是东华大学08级服装设计与工程系的学生, 1990年生,巨蟹座,A型血。再过四天是我20周岁的生日。生日那天,我可能要一个人在宿舍度过。
刚刚下火车,就被上海熟悉的闷热躁动掺杂着汗味的水汽包围住。其实上海的气候我并不喜欢。每到夏天,脖子就会起一圈热痱子,而冬天的时候,就会极其怀念家乡的暖气。 出火车站,进地铁。地铁一号线路转三号线路到达延安西路站,我的学校,我的宿舍,在那里。
在地铁站门口买了一只小兔子,30元,我叫她棕棕。这个暑假有她陪伴我,应该不会孤单。
20点一刻,我打开宿舍,干净空白。室友们早已经回家,屋子里仅有我和棕棕,或许还有几只蚊子几只蟑螂在喘气吧。
21点09分,整理行李的工作结束,抱着我身高160cm的玩具熊阿呆坐在阳台乘凉。
阿呆,想妈妈了没?今年夏天上海的蚊子很多呢,不过没关系,阿呆不怕虫子,阿呆有厚厚的毛啊! 对了阿呆,你有一个妹妹了,她叫棕棕,你要好好对她,不许欺负她。
阿呆的大眼睛对着外面的夜空,不说话。 棕棕在屋子里面咔嗤咔嗤嚼着干巴巴的兔饼干。
我想家了。
想了爸爸妈妈,想了爷爷奶奶,想了那些可爱的朋友们,想了高中一起奋斗过的日子。自从上了大学,整个人好像迷茫了很多。高中的时候,每天都只有一个目标,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们竟然也不觉得辛苦。可自从上了大学,有了安排自己时间的自由,竟然无所适从。就好像,出生在笼子里的小鸟,即使打开笼门,它也不会飞出去。
竟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如果我现在回去读高中,会不会成绩比之前好呢?学了两年微积分了,再回高中读数学的话还会那么吃力么?应该不会了吧,不过教材已经全部改掉了,这时候回去复读的话会不适应吧,毕竟大学两年懒散习惯了。
嗯,现在回去的话,明年高考的时候我这边应该大三了。我再次读大学时,我现在的同学已经读大四了。
荒唐呵呵。阿呆你说妈妈荒唐不荒唐。 阿呆无语。
可是妈妈好后悔啊。上一次高考的618分真的不理想。妈妈那时候太不成熟,没有梦想没有勇气没有志气,只是想尽快脱离白公馆一样的高中,一口拒绝了所有劝我复读的人。
可是那样真的对么?如果对的话,为什么妈妈现在会这么后悔难过呢? 在上海读大学的两年,我依旧没有梦想没有勇气没有志气,只希望可以按时毕业,在这边找个不错的服装公司工作,从打版师助理做起,嫁人,生子,做到打版师,养孩子。如果这辈子有机会存钱存到几百万的时候,就炒掉工作,在淮海路租一家店面,开一个高级服装定制店。为孩子的女朋友做一件毕业礼服。
就这样吧,这辈子,也许一辈子没有机会存到几百万的。没关系,也不会失望。因为只是随便想想而已。
小时候,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一定会住很大很大的别墅,有很大很大的花园和泳池,有很爱你很爱你的伴侣,有很乖很可爱的孩子。可是现在,什么都不想了。
因为太多次,以为自己做出超人的姿势就可以飞起来,却最终摔倒。以为只要自己参加比赛就一定会拿冠军。以为只要是喜欢的人就一定会喜欢你。以为只要开始恋爱,就会地老天荒。
太多次了,我们被童话欺骗了,被大人欺骗了,被小说欺骗了,被自己欺骗了。害怕了。真的不敢追求了。
可是,为什么不能再那样梦想了呢?不管怎样,那时的我是最幸福最快乐的啊!就好像是,自己洋洋得意地在台上唱歌,因为童话里说,全世界的人都会为我的声音鼓掌。就这样傻傻地在台上唱着,真的有全世界在鼓掌。
我想念那时候的自己。 于是,我想,总有人是这样幸福地生活着的,为什么不是我。 我这样问阿呆。
是啊,为什么不是。
我似乎从未追求过什么,从小到大,没和家长要过玩具,没和朋友要过关怀,我是否太过麻木。不是我不需要,只是我可以不要,就不要。
不,我不要再这样。我想要,我想要,我想要。
那个从2000年就开始的梦想,北京的梦想,是能给我带来最大转变的梦想。我要,回家;我要,重新高考。
第二章 短暂追忆
一夜未睡,当时间为2010年7月18日凌晨3点左右时,我已经把宿舍所有我的东西都打包好了。
棕棕啃了一夜的兔饼干,我并没有理她。 我决定回家了,可是棕棕怎么办,送给谁呢?阿呆怎么办?运回去么?
打开电脑,用妈妈给我的交学费的钱买了19日的机票,然后开始将社交平台中的好友一个一个删除,把这两年的日志一篇一篇删掉,然后果断地注销。
只是电脑里面那些记忆,实在舍不得删除。
就放在那里吧,把你们。回家后,思念你们的时候还可以翻出来看一看。一张张地读照片,直到外面响起了大叔们抖空竹的声音。
晨练开始了。
我洗了洗脸,关好门,最后一次逛逛校园。 这个走十分钟就撞边墙的小校园,竟然有这么多内容,这么多回忆。以前没注意过。
这栋第一宿舍楼里面住着一只大花猫和她的四个宝宝。宝宝是寒假的时候生下来的,半年了,他们俨然一副青春期叛逆的样子,抓破了好几只垫子了呢。
这间第二食堂,传说中三楼闹鬼的食堂,我回去之后应该会给新的朋友们讲起这里神乎其神的故事吧?在五楼的桃李厅,有我和学生会文艺中心的亲爱的们共同努力的记忆。每一次组织演出,每一次布置场地,每一次调灯光,调音响,制作PPT和VCR,都那么深刻的印在脑海里。
这个小小的广场,我发过无数次传单,有班级活动的,有学生会招新的,有分团委宣传的,还有勤工助学中心招聘的,每一次发传单都是一次痛苦煎熬并且成长着的过程。
这栋小小的红房子,是曾经的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学生会,一楼第二间教室,是我和我学生文艺中心的亲爱的们一起工作的办公室。多少次,加班到深夜赶制宣传单,多少次,板着脸说散会之后大家立马挤做一团嘻嘻哈哈。 这栋留学生宿舍里面,住着阿巴斯和拉米,两个苏丹的可爱男孩儿。八个人一起去杭州的旅行,在神七升天的那个晚上一起唱歌跳舞,一起动手做苏丹传统食物的记忆,都在电脑里,也在我心里。
这个小花园里面,春天有樱花,夏天有海棠,秋天有桂花,冬天有腊梅,每个季节,我都摘下新鲜的花瓣给妈妈寄回家,让她可以嗅到我每天上课路过的地方,那么香甜的空气。 这个足球场,我曾经无数次半夜跳墙爬进来,躺在最最中间的发球点,大声唱歌,或者小声哭泣。看烟火,看孔明灯,看流星雨,都在这里。
这么小小的校园,两年来第一次,我踟蹰了2个小时才走完。
重新回到宿舍,棕棕死掉了。 可能是昨晚吃了太多兔饼干,没有喝水,可能是我昨晚乒乒乓乓收拾东西把她吓到了,总之回到宿舍的时候,她已经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了。
把她抱到宿舍楼下的草坪上,浅浅地埋起来。本来还希望可以带她在楼下的这片草坪上跑跑步,散散心,现在只能她自己了。对不起棕棕,妈妈没照顾好你,妈妈要回家了。
上楼,平静地给快递公司打电话。所有的被褥,大部分的衣物,两本安妮宝贝的书,一只羽毛球拍,珍惜的小礼物,我的巨大无比的阿呆,一辆小自行车,所有这些我珍视的东西,被粗糙的装在4个纸箱和两只大袋子里面,扔上快递公司的车厢,走掉了。
没有眼泪,也没有微笑,我又回到宿舍,开始整理那些我决定不带回家的东西。服装平面设计用的尺子和铅笔和橡皮和A4纸,服装工艺用的镊子、剪子、碎花布、自己亲手做的针插、所有课程的课本、和室友们一起去麦当劳买套餐换来的可口可乐的纪念杯、学校附近各种小店的会员卡、我的饭卡学生证学费银行卡。
抽出信纸,写给室友们的信上流着我这些天唯一的一次眼泪。如果说上海这个地方有什么舍不得的,那就是她们,我可爱的室友们,那些给我家一样的温暖和无数欢笑的可爱的室友们。
再见了,上海。
第三章 返程的路
2010年7月19日。
又是一夜没睡。
就坐在椅子上,看着空空的宿舍,坐了一晚上。
这次的宿舍,真的是很空。早上5点,我拉着随身的衣物和电脑,最后一次关紧宿舍的门。门的那端,是我两年来最最欢乐与放肆的笑声。我再一次拉了一下门,一如往常。然后不回头地走下楼梯。
通往延安路门口的路途静静的,只有拉杆箱摩擦地面发出的暗暗的却有些刺耳的声音。 叫了一辆出租,我清楚地记得,是强生公司的。因为他们的车椅子后面有触屏的游戏板,在游戏板上玩了一会儿世博会的游戏,便决定开始看风景。
当出租车路过南浦大桥的时候,我看到了中国馆。
一直想着,以后总归会有机会去看世博会的,于是不着急,于是一直没有去看,本打算暑假找一天去看的,看来是没有机会了。
那天的晨曦,格外的美。半边的天空,都被染成橘红色,或粉嫩色,与另一边冰蓝冰蓝的清澈对比那样鲜明。
来上海两年了,似乎天总是灰灰的,只有临走了的天才忽然晴朗么?
还是,上海的天一直都是晴朗的,只是我的心,灰了两年? 有些美好,因为近在咫尺而不被珍惜。世事突变,才知道错过的是一生。
7点30分的航班,春秋航空,上海浦东机场到哈尔滨太平机场。2小时40分钟的航程。很快就会到家了吧,可以好好拥抱一下妈妈,我是这样想。
然而春秋航空是这样的不留情面,晚点。 所有人都在候机厅等待,默默的等待,甚至没有人去找机组人员抱怨。我就坐在角落里抱着MP4看预存在里面的Friends。第五遍。爱着这六个人。甚至一段时间不看就会梦到他们。会想念他们。最爱Chandler,爱他挖苦、幽默背后的辛酸。
直到MP4断电了,还没有飞机到来的消息。于是打开电脑,开始继续看Friends。 直到电脑也断电了,还没有飞机来的消息。于是合上电脑,开始观察周边。
我候机座位的左边,坐着一个母亲和她的儿子。母亲很清秀,儿子大约4岁,可爱活泼。能在候机厅疯跑一下午简直是对他的恩赐。母亲看着儿子左顾右盼小嘴不停地在说,爱怜的笑着。
于是我和母亲开始攀谈。她果然是一位合格的母亲。带小小的宝宝来看世博会,只有她和宝宝两个人。一路上又要提行李又要看着宝宝,好辛苦。可她说很值得,说是想让孩子多长长见识。很少有母亲可以做到这么关心孩子的成长。
许多家长,通常更多的是倾向于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在交朋友、发明创造兴趣爱好方面很少投入贴心的注意。
说到这里,我尤其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从我很小就开始注重培养我的兴趣爱好,教我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找到乐趣。真的受益匪浅。
下午13点35分,我们终于登上了飞机。作为晚点的补偿,春秋航空的空姐给我们每位乘客发了一瓶水和一块面包。这在春秋改革之后,算是超豪华的优待了呢。
于是当我坐上从太平机场开往哈尔滨市内的机场专线的时候,已经将近5点了。没有回到县城的车了。
我打电话给我最好的姐妹——小末。她恰巧在哈尔滨上学。见到她,她一如往常地可爱与疯癫、直白与坦率。狠狠捶了我一拳之后凶我说,你不是去上学了么?怎么回来啦? 和她讲明我回来的原因后,她抱着我,竟然有流泪。说,小一,你知道你回来代表什么么?你是一个疯狂的赌徒你知道么?
我说知道。我只是想,宁愿输的很惨,也万万不愿活的很迷惘。
那一晚,我吃了三天以来的第一餐。吃了好多好多,吃到小末吓得目瞪口呆。
那一晚,我睡了三天以来的第一觉,如此香甜,一夜无梦。
醒来后,我对小末说,可以吃得这么饱,睡得这么安,是因为我到家了。
第四章 爸爸妈妈
7月20日,我坐了8点的车从哈尔滨回家。 大巴快进站的时候,我给爸爸打电话,告诉他一个人来接我,先不要告诉妈妈我回来了。
爸爸一脸疑惑地来接我,我告诉他把车开到一个方便说话的地方去。于是,在环城公路的北段,很高很大的树荫下,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爸爸。
他起先很不理解,但还是说先回家再商量,这个事情你要慢慢告诉妈妈,她心脏最近又不太舒服,你还是不要刺激她的好。
于是,拖着行李箱走进家门,我拥抱了妈妈,说:“妈,我不实习了,今年暑假在家陪您吧。” 妈妈断定我是实习受了委屈,于是说,太好了大闺儿,你前几天走的时候我就心疼你呢,想和你说要不别实习了,多不安全,你回来正好,等会儿给你做好吃的去,你歇息一会儿。
眼里含着泪水,看着妈妈乐颠颠地去做饭,我慢慢地整理着行李。
舅舅家的娜娜姐正好在我家复习公务员考试,她是我从小到大就很喜欢很喜欢的姐姐。 和她在卧室把我回来的真正目的告诉她,她无比震惊。
但毕竟是姐妹,她很快又理解。她说,小一,你这样选择纵然有风险,不过我可以理解你,我相信所有高考没有发挥好的现在身在大学的人都会理解你,因为他们也会有这样的梦想。这一年你好好努力,帮大家在你身上实现梦想。你妈妈那边我会帮你做工作,你放心地准备复读吧,好妹妹。
看着姐姐坚定的眼神,我放心地开始整理行李,然后开始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黑龙江省新课改的消息。数学加了很多东西,包括微积分初步,虽然大学的微积分我没学好,不过高中的初步我应该还是可以应付,另外加了一些逻辑推理,类似于C语言的编程第一章的内容,应该也没问题。物理化学生物少了很多东西,可以选修自己比较拿手的模块来学习,这对我很有利。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我这两年散漫的学习习惯是不是能改掉。
不过我相信,只要我还有机会复读,我一定会紧紧抓住。
第五章 20周岁
2010年7月21日,是我20周岁的生日。也是我到家后的第二天。今天,我要和老妈谈一下回来复读的问题。我不想再拖下去,也不想再欺骗。因为复读班快开学了,我还有很多要准备的东西。
一整天,我一直在有意无意的透露我读大学的过程中的各种后悔,后悔当初没有选择复读、并且时不时地瞄瞄妈妈的神态。然而她只是很自然地叹口气,要么话题转掉,要么说都过去了,要向前看。看来,我只能和妈妈直说了。那天傍晚,我和妈妈去探望她的一个学生,我叫她小慧姐。她刚刚在妇产医院生下自己的帅哥宝宝,满脸幸福地躺在床上,尽管刀口痛得她脸上的汗珠不住地落下,她仍旧幸福地笑着。
那是一种美,人间最美最美的美。尽管脸上因为妊娠而出现了斑痕,尽管肚子上因此留下了除不掉的伤疤,尽管从此身材变型,她仍是最美的。
20年前的今天,妈妈也如此绽放过。那时的她把我抱在怀里,不知道心里想的是什么。 也许在想,这就是我的女儿么?我就要做母亲了么?
也许在想,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她,好好教育她,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最懂事的孩子。 或者,也许在想,只要女儿健康幸福,什么都不重要…… 母亲看着小慧姐的宝宝的表情是爱怜的。一如我那时看着母亲的表情。
有时候,我会想,莫非现在的我的一切生活场景都是一场梦,也许我还是在妈妈怀抱里的小婴儿,爱哭爱笑爱睡觉的小婴儿,现在体会到的一切辛酸或者幸福,我认识的一切,记住或者不记住,都只是梦中的幻象,而终有一天,我会醒来,母亲会看着怀抱中睁开黑黝黝眼睛的我微笑。
分不清,现实与梦境。
我和妈妈散步回家。
本以为她已经忘记了我的生日,可路过蛋糕店的时候,母亲说,咱们进去看看吧。于是,我挑了一个最小的蛋糕给自己,大概只有2寸大,可爱的颜色,可爱的味道。回到家,品完我的小蛋糕,我决定和妈妈开始谈话。妈妈很震惊,坚决不同意,而我也开始和母亲顶嘴。 最后,我有些失去了控制,我对她吼,为什么你当年可以复读考大学,为什么我就不可以,你是不是害怕我回来给你丢面子?
妈妈一巴掌打到了我脸上,接着又是一巴掌,又是一巴掌,一下一下打得我很痛。妈妈边打边哭着说,我那时候没了爸爸没了妈妈,我不读书我能怎么办,一辈子当代课老师么?你不一样,那些苦我不要你受!
姐姐从卧室里面冲出来,把妈妈拉进屋子里面开始哄她,而我,就呆呆地坐在那里。
是啊,妈妈的那些苦,有多苦,只有她自己知道。而我,和她相比,真的不算苦。可是梦想,可是梦想……我犹豫了。过了很久,姐姐从卧室里走出来,说,你妈妈已经不哭了,想和你谈谈。一书你要心平气的谈啊,别刺激她,她最近心脏不舒服。
怀着忐忑的心,我不知所措地走了进去。 妈妈憔悴地躺在床上,眼角还有泪水,我走过去,蹲在床边,说妈妈对不起。
妈妈对不起。
妈妈说,孩子,你自己别委屈就好。这是一条很难的路,你如果下定决心要走,就一定要坚持住。要记住,一旦决定了,你就没有退路了。
嗯,我说,我知道,东华那边,我会打听退学的流程。
嗯,妈妈说,好,明天我给校长打个电话,看看能不能把你安排进复读班。
妈妈说完翻了个身,休息。
而我,又一次一夜未眠。
或许,妈妈也是一夜未眠。
第六章 再回母校
生日过后的几天,一直在准备复读,首先是课本和文具,接着是带着厚厚一沓报名费回母校报名。
课本是和从小玩到大的好妹妹天一那借到的。她刚刚高考结束,发挥的有些失常,阿姨一直劝她复读,可她不同意的。我不敢劝她做什么决定,只是告诉她我大学读了两年后决定回来。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亲爱的,我把书借给你,你要加油。
去报名的当天,妈妈对我说: 你自己去吧。会有很多人问你为什么回来复读,你要学会自己处理。这一年你会面对很多这种情况。 回母校的那一天阳光毒得很,一切回忆在猛烈的阳光下都蒸腾出来。
这片操场,我曾经含着棒棒糖直接坐在最中间,在人最多的晚自习课间,就这样看天,毫无顾忌的看天。那时家乡的天空,星星是璀璨的,如同边跑边流的泪水,明亮而忧伤。 这片操场,我曾经在夜中路过时偶遇绽放的烟火,据八卦说,不知是哪个孩子为痴心而绽放。
这只高高的梯子,我曾经无数次在夕阳中坐在顶端,听着旋木,听着班得瑞,看风,看云,看绿草。
这片小小的树林,我曾经和丫头用脚丫子在雪中写下May our friendship last forever。 这栋教学楼,这里的二层,有我三年的回忆。所有新鲜,所有老去,所有记住,所有忘记,都在这里。
丫头,推推,柱子,小昊,你们知道我回来,会怎样呢?支持我,或者大骂我一顿? 都不管。
我的梦想,我自己来吧。
推门走进招生办,坐镇的竟然是教我三年的数学老师…… 张老师好。我报名复读。
他吓了一跳,这不是单小一?你说啥? 我有点脸红,眼睛也有点湿,整了整,我说,我回来复读。
才知道说出这句话,需要多大勇气。尤其是面对一个可能不理解你的人。接下来的一年……好可怕。
张老师接着用一种惊讶的语气说,你不是大学快毕业了么?回来干嘛?是不是想考清华北大啊?语气中好像还有一点戏谑。
没有,我只是想再重新给自己一次机会,我只是想实现我的儿时梦想,我只是想……我只是想…… 眼泪马上就要滴下来,我深吸一口气,没有,我淡然地说。
就是大学读够了。
然后捉过报名表,写下信息就准备跑掉。 张老师他把我叫住说,你的分数是不用交报名费的,放心,我会给你安排进好的班级。回来就好好学吧。嗯。我抓起钱就匆匆走掉了。害怕了。害怕了接下来的这一年。要接触的人,不是所有人都会理解我,不是所有人都会支持我。那些人也许会说,这孩子怎么想的,也许会说,不知道她爸爸妈妈是不是把她惯坏了…… 我不怕别人说我,我怕别人说我爸爸妈妈。 之前以为只要学习,其他人对我说什么,我都无所谓。
之前以为只要认准梦想,其他人怎样质疑,我都要拼命坚持下去。
第七章 我的第二次高三
2010年8月1日,教学主楼五楼的最角落里,高三年级二十一班。
我听着My December走进去,空荡荡的教室,因为掉落起灰皮的边墙而显得小而旧。
似乎每每离开一所学校,再回去的时候,总是觉得它变得破旧不堪。也许是因为在的时候和朋友们之间的热闹装饰了学校的破旧,也许是回忆里面太过美好而自动修饰了学校的破旧,也许,是时光真的有这么强大的物是人非的能力,如此破败。
班主任是复读过的朋友一直推荐的老师,一个干瘦的小老头,160cm的身高,38码的脚。很像可爱的小鼹鼠。
这一年,是自己的事,与老师无关。
所以,老师可爱与否,与我无关。
每一节课都听得很顺利,虽然很多细节的知识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不过大体框架还是记得的。
而且,听了四节课下来,并没有觉得很辛苦。有些放心。
中午放学后,在班级抄了一会笔记,便踩单车回家。路上熟悉的熙熙攘攘的声音让我的心有些暖暖的。
我喜欢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喜欢看爷爷骑单车带着孙女时认真且幸福着的样子,我喜欢看母亲们奶奶们提着菜篮边聊天边赶路的神采飞扬的样子,我喜欢环卫工人打扫垃圾箱时有条不紊的神态,我喜欢孩子们飞奔回家的饿狼模样。
阳光下的一切,都这么温暖,如同洒下来磨得细细的金粉,金黄金黄的,沉甸甸的,是幸福的味道。
与教室里面的冷清不同。
不过似乎今天上午的教室并不冷清,孩子们(我喜欢叫他们孩子们,因为他们普遍小我两三岁)似乎大部分互相熟识,一见面就打闹不停,可为什么我的教室是冷清的?
也许,是因为心是安静的。那种清凉,那种安稳,是很舒服的坦然。不需他人注意,不怕他人询问,就是这种坦然,带我走完整整一年。
回到家,老妈早就把门口的拖鞋摆放整齐,饭桌上是我最喜欢的黄瓜拉皮和红烧排骨。
老妈小心翼翼地问,怎么样? 上午累么?有人问你为什么回来么?
我笑着说,不累啊,可开心了呢!老师对我都很好,很小心的也没提这事儿,同学也都很好,放心吧~ 吃完午餐,我已筋疲力尽。 妈妈也是吧。
她想让我开心,所以装出的笑脸,女儿怎么会看不出呢。
我想让她放心,所以装出的笑脸,妈妈怎么会看不出呢。
还是住宿吧,我想。
妈妈可以不用每天那么累帮我做饭,小心照顾我起居,也可以不用每天上下班都遇到邻居,还要各种解释。每次想象到妈妈为难的笨拙的圆谎的表情,就一阵阵心疼。
毕竟,我回来复读,对于大部分认识我父母和我的人来说,还是个秘密。
晚自习课间,这是我两年前习惯散步的时间。我塞起耳机,走下楼,到操场上去。整个学校只有复读班开班,所以课间的校园也是静悄悄的,再加上朦朦的夜色,正是我喜欢的色调。
红色的砖在月光下泛着微棕,砖的缝隙中有那么几株草,远几步又有几株,窄窄的一条,就那么摇啊摇。偶尔一对情侣牵手走过,小心躲过政教的视线,相视中有着戏谑的甜蜜。很羡慕可以放心地爱一个人的感觉。知道无论发生什么,无论那时候他是伤心欲绝还是正兴高采烈,只要你呼唤他,他义无反顾。
很羡慕可以放心地牵着一个人的感觉。那双大手,厚实温暖,牵着你走下去,你可以不用睁开眼睛。用心行走。
也许是因为巨蟹的原因,很喜欢那种家的温暖安全,仿佛婴儿需要怀抱。这次,要争气,不仅仅为自己,更要为爸妈。爸爸妈妈的朋友比我的朋友要多,他们面临的压力也要比我的大,这次真的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要为王。
第八章 转瞬间
接下来的日子,便没什么新意了。
5:30起床,洗漱,打扫宿舍。6:00到班级,开始自习,开始上课,11:00去吃午饭,然后午睡。13:00起床,然后洗漱,打扫宿舍。13:30到班级,开始上课。17:00去吃晚饭,然后散步回教室。18:00开始晚自习到22:20,23:00洗漱完毕,睡觉。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只不过,每天都进步一点点,每天的内心都强大一点点,每天的内心也都温暖一点点。仍旧时常有人问起我为什么回来,我依旧淡然的说,大学读够了,想回来读高中。仍旧会偶尔抬头看天,晴天,雨天,白天,黑天。每一种天都有美丽的地方,都有让人看了之后有幸福的力量。仍旧会时不时回家吃一顿饭,告诉爸爸妈妈在学校的见闻,逗他们开心,让他们放心。仍旧会偶尔翻看电脑里面的照片,思念一下上海的亲爱的们,小小忧伤。仍旧会给亲爱的们打电话,发短信,聊她们的近况,聊她们将来的打算,听听就觉得自己的心情放松了很多。小末,丫头,焕姐,双儿,张猫,她们是我这辈子的最铁。在这一年中,无数次的辛苦落泪,都在她们的悉心安慰下破涕为笑。如今她们各自飞远,去寻找各自的方向,我,才刚刚翅膀丰盈,不过我会尽快赶上。曾经这样在作文中写:远飞的候鸟,明明应当离去,却义无反顾地飞回来,回到它的家存在的地方。再多的不理解,再多的不支持,它只是飞回来,因为,那里有它的家,因为,它知道无论受再大的伤,回到家,就有梳理羽毛的地方。我的爸爸妈妈,就是我的家。有他们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这一年,爸爸妈妈老了好多。这一年中,关于他们,有一件事不得不说。办上海那边的退学手续很麻烦,所以妈妈特地请了假亲自去。她走的那天,我无限担心,因为妈妈实在是一个大路痴,地铁转公交,公交转地铁,我真担心她会走丢,会找路找小半天。然而妈妈做到了,她如同一个伟大的母亲遇到危机状况时潜能爆发一般,退学手续办得妥妥当当。妈妈从上海回来一直笑嘻嘻地说着各种见闻,黄山普陀山都顺便游了一圈。听她这样开心地说着,我心里无比安慰。然而有一天,妈妈说想我了,想接我回家住一晚。晚自习放学,我走到校门口,看到妈妈在雪中等着我,肩膀一耸一耸。她哭了,哭的很厉害,我连忙问她怎么了,她不说话,爸爸在车里说,她就是想你了,都哭半个小时了,哄不好。一路上妈妈就这样哭,我不知怎么劝,脑子里想的尽是如果我没有退学回来妈妈现在就不会这么辛苦这么痛苦之类的话。到家之后,妈妈再也控制不住,由刚才的抽泣变成了嚎啕大哭。她一边哭一边说,在上海办退学的时候难极了,其他的家长都是办转学手续出国或者跨校研究生,只有我一个是退学不读了。
她两天两个校区跑了三四趟,走了无数的路,一共十二个章,她一个一个盖下去,每盖一个章她都会哭泣一次……我和爸爸都抱着妈妈,三个人哭成一团。那时候,我真的恨自己当初决定回来。如果不回来,妈妈现在就不会这么痛苦,爸爸就不会又掉了这么多头发。我现在已经回不去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好好努力,实现当初回来的时候的诺言。只有这样,爸爸妈妈才能重新为我骄傲,重新快乐起来。
第九章 决战场
这两天,无疑是我到现在为止最紧张的两天。第一次高考的时候,懵懵懂懂,毫无头绪的就结束了,连紧张是什么感觉都不知道。然而这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如果失败了,我的父母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叔叔阿姨都会很急很失望,真的不允许失败出现。如果什么都没考上,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从前的学校没有办法回去,再读一年高中,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勇气来面对两倍、三倍的压力。没有人可以保佑我,
这两天,我就是我自己的神。爸爸妈妈为我做到了极致,因为我一向有脑部缺氧的毛病,他们特地买了吸氧机给我,每天早上起床吸半个小时,然后提着吸氧机到车上,在去考场的路上还要吸将近一刻钟。
中午起床后同样。每天的饭菜经过精心的搭配,荤素得当,咸淡怡口,为了不打扰我的午休,还特地把家里喜欢热闹的八哥送到了亲友家代养,高考结束后再把鸟接回来时,它明显生爸爸的气了,爸爸一逗它,它便和爸爸暴粗口。
第一科语文的时候没有太紧张,一直在提醒自己所有的注意事项,从头到尾还算冷静,仍然记得核对答题卡,填涂选择题,作文也把提纲列得条理清晰,所以考下来觉得还好。 数学就不一样了。数学一向是我的弱势学科,尤其是选择填空题总是错很多,严重拉分的。 人一旦对自己不自信,便对任何事情都变得不确定了。
做数学的时候,我甚至先后三次停下来检查自己是不是把姓名写好了,极度的影响心情。好在这次的数学题目还算简单,所以没有太拉分。
第一天晚上躺在床上我便失眠了,又不敢和家里人说,就这样翻来覆去躺在床上躺到了1点多。今天的答题卡会不会涂错,作文的立意会不会偏掉了,数学压轴题我真的做对了么?会不会是读题读错了?各种问题如同毒蛇一样纠缠着我,我甚至开始祈求佛祖让我停止思考,因为我内心深处知道,我没有涂错卡,作文的立意也是正确的,数学压轴题也一定是正确的,可就是停止不了担心。想尖叫,却只能无声。真的好折磨。原来考前失眠是这样的。
我突然开始心疼我的一些朋友。他们有和我讲过自己考前的失眠有多痛苦,那时候我如果理解这种痛苦,我就可以给他们更多的安慰和鼓励。想着他们,我才睡着。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两种东西,让你想到就很安心,就很安全。考理综的时候,我竟然比数学还紧张,最开始的时候告诉自己一定要稳住速度。不必担心答卷时间不够,因为每次小考我都能余下45分钟。可是做到化学大题的时候,我竟然发现,我只剩下40分钟的时间了,一下子,眼泪竟然就要掉出来。
我一再告诉自己不要哭,眼泪滴到卷子上卷子可就要作废了。我稳住颤抖的笔,终于在老师收卷之前把生物最后一道遗传题目写完。走出考场的时候,差点瘫软。中午回家依然是报喜不报忧,我说,最后一道生物题目可难了,可还是被女儿我做对啦!爸爸妈妈都很开心。开心就好。
最后一科英语,是我的亲人朋友最放心的,却是我最担心的。每次考英语,我都担心得要死。尽管每次考试我的英语成绩都是年级第一,可越是这样我越是担心。因为我的英语并不是好在语法,也不是好在词汇量,说实话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每次英语都能拿高分,这就是我最担心的地方。
亲人们朋友们都说我语感好,安慰我高考一定也没问题的。我担心我的不扎实的英语会在最重要的时候出卖我。当听力试音开始的时候,我发现我感觉不到我的脸部肌肉了。惨了,脑部缺氧了。马上就要开始正式读听力了,得赶快解决,不然这时候犯病,整个考场的人听力都没办法听了。我开始狂拍我的脸,拍的劈啪作响,接着捏手心,按自己的人中,各种措施都用上了,好在十几秒钟之后,脸开始觉得疼痛了,于是赶快停手。听力刚好正式开始。
颤抖着把所有的题目做完,和答题卡上的答案核对好,我便精疲力尽地倒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这一觉,是这两天来最安稳的一觉,直到监考教师把我叫醒,提醒我还有五分钟交卷的时候,我才恋恋不舍地醒来,开始检查有没有口水弄湿试卷。我几乎是跑出考场,跑出教学楼,跑到操场上,把准考证小心的从笔袋里取出来,放到裤子的口袋里,然后把装着文具的笔袋狠狠的抛向天空。
第十章 终 章
第一次高考结束的那几天是最痛苦的几天,成绩出来之后也超级难过的。每天最担心的就是别人问起我的成绩,因为实在是不理想。
报考学校的时候也是前前后后犹豫了很久,修改了很多次,爸爸甚至曾经一度因为火大差点耳聋,妈妈也整天愁眉不展。而这次高考结束后,心情无比地放松,虽说高考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状况,但心境竟然如此的平和和坦然。那种舒心,如同积蓄了好久的洪水一下子奔涌而出后,河道又恢复了往常的宁静;那种舒心,如同熊熊大火燃尽了片片园田,灰烬中一株株原始的绿草破土而出。那种舒心,让我觉得浪费掉的这三年值得。爸爸妈妈也都很开心,脸上是任何人都看得出来的真诚的笑容,爸爸杯中的酒往往是大笑着被一饮而尽,妈妈也整天旋转着裙摆做着家务。一天晚上,妈妈和我说,她总是想,现在开始算起究竟还有多久能和我在一起的时间。
我告诉她,我看过一篇文章,大学四年每年两次,大学毕业后每年一次,大学毕业后父母50岁,可能只有50次见面的机会了,每次见面的时间平均下来是10天的话,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只有500天了。前半生把最美好的20年的年华放在我们身上,只换来后半生500天的陪伴。然而这样的结果却让妈妈另一种伤心。她说,原来,我只有500天的时间来疼我的女儿了。
成绩出来了,644分,应该能录进北师大妈妈说,我考这个成绩并不是最最理想的,但既然这个学府是我从回来的那天起就想考入的,那么就是理想的。尽管如果不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也许成绩会更好,可这个成绩足够向所有人交待,也足够去我理想的学府,这就够了。
爸爸妈妈就是这样,从来不是贪心的人。有了幸福,就不再期待财富。有了真诚,就不再期待权利。我爱这样的爸爸妈妈。
录取结果出来的那天晚上,妈妈看到了我的录取结果显示在屏幕上,看到被化学而不是英语或者心理录取的时候,虽然有点小失望,不过很快便重新开心起来。
因为既然我想做老师,真的想做老师的话,化学和英语一样都可以顺利的做老师啊。 她宽慰自己,也宽慰我道。
她开始逐个亲友打电话报告喜讯,不顾时钟已经指向了晚上10点。每个电话都是笑逐颜开,接到电话对面的祝福的时候,她脸上的幸福就更是溢出来一样满足。
那时的我,觉得可以让妈妈这样快乐,很知足。
回顾我的这一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的成长,我的成熟,我的快乐,我的回忆。 第一次知道,追求的梦想实现了之后,是何种舒心。
以前,只以为看童话看到最后一句“they live together happily ever after”的时候,那种开心的感觉就是幸福了,只以为看到运动员披着红旗绕场跑一圈就是幸福了,所以就以为幸福顶多就是那么会心一笑而已。
现在才知道,当幸福降临在自己的身上,那种从头到尾,如同刚刚蒸过桑拿一样,轻松,无压力,睡觉也可以睡的香甜。
对即将到来的大学,有担心,但更多的还是期待。因为既然已经实现了这样压力重重的梦想,那么下一个有这么多支持与鼓励的梦想,我更应该实现得义不容辞。
嗯,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