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天黄昏,北关的一次偶然电话,让我再次联系上了菊姐。她已经搬往了新区,离开了欧景台。无意间才知道一转身就是告别。欧景台从此人去楼空。
因为那个地方离我的店铺很近,那天中午趁着阳光好,我和小高去了她的嫂子家,出来时,已是黄昏。因为楼盘太多了,问了好几个向导,才找到了姐姐家的那座楼。房间比以前的大,采光也好,装修的风格也是简约派,色系属国际流行色。
主要是刘哥和菊姐的温度依旧,那是最暖人心的情怀。菊姐对我讲,走不了可以留下住。我是被这种情怀吸引来的,在这清纯的目光和真心的拥抱冻冰的季节,我穿越厚厚的凉薄,抵达心中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我们陕西“富硒之地的聚宝盆”——紫藤家园。浅聊了几句,认个门儿,惋惜中告辞,急忙追赶末班车回老区。
隔天,因为朋友送我的特产,我决定分一些给菊姐品尝。她知道我要来,就早早从院子回去备午餐,让我又一次看到了她精湛的厨艺。我不知道,她经历了两次手术,她没有告诉我,她知道我生意上的失败,不想给我们添麻烦。让我非常地内疚。在那些清贫的时段,虽然给不了太多物质上的给予,但她曾经给我的感动,是我发自肺腑的自愿回报,但她没有打扰我们,让我错失了力所能及的机会,菊姐只是安静地走过了那些冬天。
午餐后,刘哥午休,我跟菊姐刚好有一段时间聊天,提及春梅姐也在新区,我说可以搭个桥,让她俩见见,方便以后走动。等13:30叫醒刘哥去上班,我俩就决定出发,赶巧的是遇上马姐的漂亮红车,送我俩直达铁诺小区。
我俩上了电梯,到春梅姐家门口时。她在楼下拍抖音的工作还没结束,迅速上来后,让我看见了一位演员级别的美女。我冒昧地问:“是排练节目还是演出了?”因为服装色彩搭配的特别到位,精心打扮的妆容更衬出她少有的俏丽。
一开门,以前迎接我们的猫咪没见出来,姐说,不在了,猫咪的九条命也这么短暂?那是春梅姐的女儿雯雯从国外带回来的。雯雯因为远嫁了外国的丈夫,远去了异地他乡。怕姐姐孤单思念她,所以特意带只猫咪回来陪她,那只猫咪特别懂事,但它终究还是走了,留下一声感叹在它的猫窝里。让我感慨:人世间我们再深情的凝眸,终抵不住岁月的秋风涤荡。
姐姐煮了好茶招待我们,阳光暖暖的照进屋内,每一个房间都洒满了阳光, 雯雯的房间还挂着十二生肖,那是纯手工的布艺,每一个动物都那么可爱、淳朴、憨厚,它们在等它们的主人回来,等主人给它们一个甜甜的吻和暖暖的拥抱。
春梅姐拿出了雯雯的影集,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可爱的混血宝宝,虽然才只有一岁半,他要比普通的孩子看上去稳重,更睿智一些,春梅姐担心孩子还不说话,我说我一岁零七个月才会讲话,这个小机灵以后一张嘴就是三国语言,中文、英语、德语,他得多厉害呀!只要会五门语言,就有资格去考外交官!将来他多轻松、容易呀!于是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谈笑间未来离我们那么近,一琢磨,才发现,其实我们每天都活在希望里,为美好的明天,铺垫着今天的足迹。春梅姐闲了就去打太极拳,锻炼身体,接近三年,再有两年她也就出师了,到时候她就可以收徒弟了。她不知道,她是行走在一代宗师的路上。柳婶去楼下晒太阳,那是她最自由、惬意的老年时光,等我和菊姐准备返回的时候才上来。
刚好花姐的爱人从楼上下来,我和菊姐请他给我俩和柳婶、春梅姐照个合影留念,那是小巷的回忆,也是小巷的情谊。小巷虽然已经拆了,但那段岁月却是难忘的,小巷就像一个驿站,收录了曾经的影像,它将一直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滋养、丰盈我们的灵魂。

楚丰华
2020.1.12
21:55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