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峥嵘岁月
文/常工
第九十二章 从政当竭尽全力

时过两天,还没等我给郝XX打电话,这天早上,我刚刚进入办公室,郝ⅩX就来了。我跟她说:“今天我陪同市委、市政府领导要下乡,视察玉米保护性耕作的作物长势,我只有半个小时时间,我把同市长沟通后的情况,简要的跟你说一说。”我把Z市长的意见跟她讲述一番,就目前事业单位进人严格控制的情况,也向她做了详细说明。她听了之后,问我:“张局长,啥是公益岗位,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我跟她讲:“所谓的公益岗位,就是政府出钱设置的工作岗位,其目的是为了安置就业,改善民生。城市里的公益岗位多为城市保洁、绿化、交通秩序协管和社区服务等行业,考虑到你们家的情况,特殊安排到茂林农机站工作,每月工资约1400元左右,财政承担’三险一金’,把这部分计算进去,大约2000元左右。”她听我说完之后,说:“那不行,我要求政府给安排正式工作。”我跟她说:“安排正式工作,特别是安排到事业单位,难度很大,你先别否了此事,回家之后和孩子们商量一下,我听你的消息。”

我因为要陪同市领导下乡视察工作,交待完之后,我和她一起下楼,看着她离开,我上车赶到市委,正好赶趟,领导们也都来到了楼下,我迎上前去,简要的汇报了视察的路线和地块,领导表示同意,我上车前面带路,从卧虎、永加到双山,沿途5个村看了6片耕地,并且有意选择了分别采取免耕种植方式1~3年的地块进行对比,不难看出土壤中腐植质的的多寡。连续三年采用免耕种植方式的玉米地里,玉米苗呈深绿色,而且株壮叶片肥实,抓一把土攒在手里,疏松的土壤里含有大量腐烂的秸秆残渣。在双山镇一处300多公顷的玉米地里,我把农机推广站站长请过来,给各位领导详细介绍玉米免耕种植技术的优点,他从降低成本、节省投入、提高效益,到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涵养水源,一直讲到防风固沙、抗御干旱、降低污染,讲的是头头是道,条理清晰,深入浅出。领导同志听的入迷,一致认为这是农业种植方式方法的变革,应该大力推广。我见缝插针,跟领导们说:“今年是第三个年头,这项种植技术已被广大农民所认可,去年申报了国家保护性耕作建设县(市)项目,已获得批复。国家和省里将会增加项目投资,明后两年这项耕作技术将覆盖全市,推广面积达百万亩以上。”

距离午餐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视察之后在双山镇政府会议室召开了“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来自卧虎、双山的两个农机合作社向与会的领导和部分农机大户、家庭农场的代表,汇报了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做法和经验,介绍了采用这项农业种植技术的农民增产增收情况。L副市长在会上强调了两点意见:“一是玉米保护性耕作是成熟技术,适宜在双辽大面积推广,既可以防风剥、防春旱,又能够杜绝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秸秆还田可以培肥地力,是趋利避害的好项目,必须大力推广。二是农机局和各乡镇要抓好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通过合作组织的拉动,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在会上表态:“今年秋季的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向玉米机收、免耕播种机和深松机具倾斜,深松补贴资金,主要用于玉米保护性耕作土地的深松整地,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玉米保护性耕作。”
(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张晓元,(网名、常工),男,汉族,《中国长江文学社》驻会诗人,秘书长。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公务员,吉林省双辽市人,1972下乡插队,2015退休。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热爱读书写作,养成了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


【中国长江文学社】有声文学平台机构
主席兼主编:宋梅
副主席:南子苏、常工、皖西南小生
首席顾问:仲人
秘书长:战文山
副秘书长:杨静
编辑部办公室主任:刘开兴
编辑部办公室副主任:昱奇
平台朗诵部部长:雯煜
平台朗诵部首席顾问:缘来是你、七色云彩
平台朗诵部副部长:沐达情怀、梦露
平台朗诵部秘书长:静远

平台诗评:
仲人、南子苏、常工、玉笛清韵、战文山、老教师、刘开兴、夏春宁
平台驻会诗人:
仲人、南子苏、昱奇、刘开兴、英雄无悔、青松、北海笔峰、梅园庄主、玉笛清韵、战文山、忠阳康妮 夏春宁、邴文侠、燕妮、清泉、常工、夏长青、王学志、老教师、咫尺天涯、海洋、萧海玉、鲁桂华、书篱淡墨、城外、林海、快乐一生、马香兰、才斗、曹应喜、杨静、汪汉云、邓文华、高山流水、菟丝子、吴卫东、张传禧(排名不分先后)

平台执行委员:
宋梅、南子苏、常工、仲人、刘开兴、杨静、英雄无悔、雯煜、沐达情怀、梦露、静远
平台主播:
雯煜、沐达情怀、梦露、老革命、静远、清山、缘来是你、七色云彩、伊岚、冬日艳阳、 鲁祥美、文嘉、忽然、晨光暖阳、优雅、杨哲、香乡、并非不同 、月儿、蓝蓝、虹、梦回楼兰、黄鹤、艾日、温柔、壹馬、灵感、静美(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长江文学社】有声文学平台作品投稿须知:
1.本平台长期征集现代、古风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作品。
2.投稿时,请注明文体类别,如诗歌,散文等,并标注是否原创首发。切勿剽窃他人作品,文责自负。我们书写的不仅是生活,更是人品。
3.投稿时作品+简介+照片,一起发送至主编微信。(古风作品需3——5首)有自己单独的版面制作,三日内可发布。
4.投稿前,请自行校对好文稿,有助于作品的编辑制作。投稿请扫码加微信,方便联系。投稿需为本人原创且不侵犯他人任何权益,文责自负。
5.本平台推送的作品,请作者自行转发到朋友圈,诗友之间要相互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把自己的作品推上热点、热搜。便于更多文友和读者欣赏到您的作品,让你和平台共成长。
6.发布于【中国长江文学社】有声文学平台的作品,无固定稿酬,稿酬以打赏为主,稿酬分配比例超过20元为五四一分:作者百分之五十,编者百分之四十,主播百分之十,打赏不足20元不予返还,多人合集不发放打赏稿费。
7.投稿者的投稿行为即视同意该方案,投稿者请务必关注本平台,作品发出一个星期之内结算稿酬。
8.作品如有打赏,平台会按分成算好以红包的形式发给作者和主播,打赏金额平台会公开透明,截图给大家。
9.本群诗词作者众多,投稿量越来越大,编辑应接不暇, 凡古风、古韵(包括五绝、七绝、五律、七律)诗词投稿的作者,诗须遵从《中华新韵》和《平水韵》的韵表;词须遵从《词林正韵》的韵表。发稿前请作者自行检测。如检测不和平仄、押韵的诗词,按古风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