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说育儿 ]

自从《幸福孩子从画画开始》、《和孩子一起涂鸦》这两本书出版后,常常接到读者来电来信的询问,咨询者大多是年轻的爸爸妈妈。

因为家里有孩子喜欢画画,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帮助他。家长们还给我列举了孩子逆反心理的种种表现,以及因为辅助孩子学画所产生的一些矛盾。这让我感受颇多,我以为家长辅导孩子而引起的所有麻烦事,都是因为对幼儿心理的不理解所造成的。
孩子涂鸦虽然说是游戏,同时也是探索性的艺术活动。如果家长不合时宜的插手,或者对孩子涂鸦作品横加批评,都属于对孩子艺术活动的干涉,其后果往往是在无意中扼杀了孩子创造思维的萌芽。
家长提出来的问题很多,很杂,有问孩子几岁开始学画的,应该要画什么?用什么笔?有的问哪本画册适合做范本的,有的让帮推荐兴趣班的,有的家长干脆把孩子的画发了过来,让我帮鉴别该孩子是否具有艺术才华。透过这些问题,我感到家长们普通缺乏艺术常识,也反映出了我们艺术教育的缺失,我觉得有必要和年轻的爸爸妈妈谈一谈,䃼上这一课。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通过涂鸦和爸爸妈妈用笔进行交流,对于聪明的家长来说这种亲子活动是培育亲子感情,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好机会,他们会利用孩子对涂鸦的兴趣,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我以为孩子的成长需要不仅仅是绘画的技巧,在品德和素质上更需要对孩子加强培养和教育。但家长似乎并不怎么关心涂鸦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家长们急于想知道的只是学画对孩子有什么好处。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一旦爱上了画画就会影响正常的文化学习,他们看到现在的艺术生学习成绩普遍不好,或者说艺术生是因为学习差才挨学绘画的。家长们当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为艺术生。
但家长们看到的只是社会的现象,其实孩子学习差是由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并非是学画画惹得祸。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各有各的原因,本文不打算作这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但随我学画画的这些孩子学习都非常出色,不少孩子五六岁时就来到我家涂鸦画画了,直到高中毕业从来没有中断过画画,他们并没有因为艺术爱好而耽误了学习,相反由于他们从小涂鸦画画,他们的想象力比一般的孩子更丰富,思想也更活跃,加上有美学理论作为哲学基础,他们的文化学习显得很轻松。中学毕业后,这些孩子都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他们当中有学建筑设计专业的,有学工业设计专业的,服装设计专业的,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医学整形专业的,也有的孩子选择了数学专业。只有少数孩子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选择学习纯绘画专业,他们选择的是一条职业画家的道路。
但由于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无论学的是什么专业,最后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他们都从中发现了美,从而找到了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当年的孩子现在已长大成人,各自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我的女儿已经在一所大学里当教师,其他的孩子除了当设计师、教师、医生,还有人当了厨师,有人当上了民航飞行员。不少的孩子正在世界一流的大学里攻读博士学位,他们始终相信幼儿时期的涂鸦是艺术早教,对自己的成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这几年我当上了外公,享天伦之乐之余并没有闲着,家里添了个小人儿又给了我一次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我每天跟小外孙在阳光下游戏,在地上涂鸦画画,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整天呆在家除了读书和讲故事,涂鸦和做手工制作就成了重头戏,如用香蕉和蜡笔塑造猎豹的同时配合卡通电影《狮子王》中动物的叫声和说话,在用花瓣拼涂天鹅时播放《天鹅湖》的音乐,这让手工活动变得生动和有趣,使关在家里的那段日子过得很充实。
陪伴孩子的过程是幸福的,每天都是新的开始,我坚持写日记,用图文记录每天的生活情趣,其中的一些涂鸦游戏方法或许能给家长们一些启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涂鸦中得到快乐,并且能健康成长

家里香蕉买多了,吃不完有的起了斑点不知还能不食用,觉得挺可惜的。这斑点香蕉如果不能食用它还能做点什么呢?我对小毛毛说把它变成一只斑点狗吧,然后用蜡笔在香蕉的一头画了狗的脑袋,在香蕉的另一头画狗的尾巴,肚皮上再添上脚,一只斑点狗便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小毛毛提醒说斑点狗是白色的,外公你画错了。对!看来把斑点香蕉变成猎豹更合适。
一、 把起了斑点的香蕉平放在纸上,涂鸦的笔选用蜡笔或油画棒。

二、 用接近香蕉的黄色涂豹子头上的底色,用接近香蕉斑点的深棕色点画豹子头上的斑点,用黑色画眼睛和鼻子,白色涂耳朵和下巴上的毛。

三、 用同样的方法画尾巴· 和脚,然后在脚根下加笔几影子,增强猎豹的立体感。


四、蜡笔手绘和斑点香蕉溶为一体,变成了一只奔跑的猎豹。
=====================

和孩子一起涂鸦(文摘)
来源:文艺报 | 李钊
涂鸦是孩子最初的艺术语言,孩子一到两岁时就会拿起笔随意乱涂了。笔下无意识的图形,是一种偶然的符号,是无意识的行为艺术。如果这时候爸爸妈妈参与进来,孩子的兴致会更高,涂鸦游戏玩的时间自然会长一些。孩子喜欢涂鸦,大人就应该为他创造涂鸦的环境和空间,为他准备足够的涂鸦材料。涂鸦所用的材料很简单,黑板和粉笔、蜡笔和油棒、马克笔和小学生用的水彩笔都是好材料。尖硬的铅笔不宜使用,以免对孩子造成伤害。纸要厚实,普通的牛皮纸和包装纸就可以了,专业的素描纸太贵没必要用。把纸铺在地板上,让孩子在上面随意挥洒随意地玩。
女儿小时候,我曾按家里的具体空间,给她定做了一个一米高两米宽的油画架,蒙上亚麻布,把它靠在墙上,每天钉上画纸,由女儿随意挥笔涂鸦,涂画满了换上新的画纸,由她继续涂,尽兴为止,效果很好。
涂鸦初期是不需要辅导的,但父母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涂鸦行为,如果大人表现出漠不关心,孩子很快就会对涂鸦失去兴趣了。如果试图指导他画画,哪怕是画最简单的图形,孩子也会表现出不耐烦的,因为时机还不到。
我的一位画家朋友,儿子刚学走路,便手把手地教他画画,他相信用专业知识进行早教一定能培养出一个绘画小神童。然而努力了一个多月,儿子就是画不出一个完整的圆来,而且常常被弄得号啕大哭,这位骄傲的父亲自己也被弄得精疲力竭没了信心。
其实,画家并不懂得这年龄的孩子只能进行无规则的涂鸦。这是由孩子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所决定的,谁也改变不了。
无规则的涂鸦大约持续半年左右,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和手臂的控制力有了一些发展,逐渐能控制得住画笔了,开始了有意识的涂画。这是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说明孩子已由无意识的肌肉运动转到形象性的思考了。
孩子初步画出不规则的圆圈和长长的线条,并乐此不疲地重复画这些图形。有时孩子说画的是爸爸或妈妈,可第二天又指着这幅画说是“狗狗”。尽管如此,他们已开始用图画语言建立起与世界的联系了。
这个阶段,孩子的涂鸦是有意识的,他们总是一边画画一边不停地说话,画的和说的还含混不清,这便为大人与孩子的交流提供了最好的时机。
女儿两岁前,我常参与到她的涂鸦游戏当中,和她一起涂鸦,她乱涂时我也跟着乱涂,在她无意识形成的笔画中找出象形的痕迹,加上几笔让它变得具象点,并告诉她说,这是大象,长着长长的鼻子和两根弯弯的大象牙,启发女儿想象和思考。
有时,她妈妈也参与进来,把女儿的小手涂满红色,让她印在画纸上,我用黑色在手印上点上小黑点,在旁边画几笔绿色的水草,小手印就变成了游动的金鱼。这些小把戏对于成年人来说实在是算不了什么,但孩子因此会很高兴的。在智力进入更高的等级前,他能从游戏中感受到美的意趣。

女儿乱涂乱画一通后,在纸上留下了乱麻似的线条,我左看右看也没能找出形的倾向。我只好把这团乱线当鸟巢,加几笔便成了这幅鸟妈妈给鸟宝宝喂食的画。
我的那位画家朋友是大学教师,有很好的绘画基础,也喜欢参与孩子的涂鸦游戏,但常常不自觉地在孩子的画中加入过多的理性元素,让孩子很不高兴。而孩子的妈妈并不会画画,只是从精神上参与进来,看到孩子涂画出漂亮颜色时便显出很高兴的样子,哼着歌表示支持。有时还和孩子各拿着一根蜡笔,闭着眼睛同时涂鸦,让对方猜画的是什么,张开眼睛时又一起会心地大笑,很陶醉。
这位妈妈虽不会画画,但在艺术早教上比画家爸爸强。因为爸爸只强调了绘画的技能,而妈妈从精神上与孩子一起享受到了绘画的乐趣。我特别推崇母子互动的涂鸦游戏,这种游戏对于孩子是学习,而对母亲来说却是一种享受,似乎又回到了童年,感觉妙不可言。
(摘自《和孩子一起涂鸦》,李钊著,作家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
作者简介
李钊,画家,毕业于广西美术学院美术系。结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修班。
从教多年,现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辅导工作,在儿童、青少年艺术教育领域积累了二十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