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24期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1106期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善 举
铁裕
若要有善举,先要有善心。
善心何来?一为天性,二为修行。
如何评判善举?
不看表面,而看内心;
不论结果,而讲其意;
不在言语,而在灵魂;
不在作秀,而在真诚。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地位悬殊、能力各异、布施也不尽相同。若是怀有一颗慈悲之心,无论其境遇如何,经济怎样拮据,甚至身陷泥井,遭受挫折,任凭外界的纷攘、打击,都难以阻止我们成为一个心怀慈悲,时时想着普渡众生之人。
如果内心不纯、动机不正,纵然能够一掷千金,也不能说明其善。“人之初,性本善”。只有心怀感恩,才会善行天下,以诚心做事,以真心为人。
可悲的是,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许多人都被铜臭包围;许多人皆因权势摧眉;许多人又为名利折腰。因而真正心存善念者,能有几人?
但是,只要我们善待这个世界,总会有一天,我们会得到来自世界的回赐。善良的心地,就是希望,就是黄金。

培根说:“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
善举的行为能使人变得高大,也能净化人的灵魂。
萧纲说:“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
因此,没有善心的善举并非真正的善行;天道无欺,总会垂怜心存善念之人。
佛云:“眼睛放射出慈悲的光芒,如同观世音;利益众生,就像莲花的绽放”。
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追求名利、企盼急速、寻找刺激的时代,无数的痛苦、压力、困惑、忧郁、茫然、孤独、冷漠,使得我们的心灵烦躁而不安。于是,欲望、仇恨、无知、狂妄、嫉妒、偏见、固执,就充斥着我们的心灵,扭曲着我们的灵魂。

面对纷攘的红尘,我们当有一颗坦诚、慈悲之心。若是不能善待别人,不原谅众生,将是苦了自己、迷乱了心。
在顺境中的修行,不会真的成正果;
高高在上的修行,不会有平常的心;
在富有中的修行,不会有人间真情。
因此,我们不要仇视那些给自己制造苦难的人。
佛云:“净化心灵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心要怎样净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自洗其心”。
人生于世,如临深渊,身处荆棘。心若不动,人何以妄动?人若无贪念,则无虞;心若浮动,必伤自身。
善举,那是修行者的福份。做个好人,在滚滚红尘中,就能身正、心诚、魂稳、宁静。
心存善念,万物皆善;
心存慈悲,万物皆悦;
心怀坦诚,渡己渡人。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