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往事(散文)
文ll杜春林(风轻云淡)
我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在姊妹六人的排行中,我排名第四,上有三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我的降生,无疑让老实巴脚的父母如获至宝,毕竟男孩才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血脉的传承。
一九六O年,是我国历史上令老人们终生难忘的一年。三年自然灾害刚刚降临,人们过着衣不遮体,饭不糊口的生活。张口要吃的我,虽说让父母高兴,但又不得不让父母头疼,毕竟在这个贫苦的家庭又多了一个吃饭的。
父母示我如掌上明珠,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从此我便在爷爷奶奶、父母以及三个姐姐的呵护中,开始了我的童年生活。
听妈妈说,我满月的时候,我姑婆来道喜时,偷偷弄来一把苜蓿菜,吃的得前来为我做满月的亲戚朋友好不满足和兴奋。
由于家境贫寒,父亲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去卖壮丁,然后再偷偷逃回,全家的重担全压在他的身上。后来,便与一位叔叔开始学铛挡井,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直到老年落下满身的病根。
母亲勤劳、善良,白天躬耕,夜间纺花。织出的白粗布在涝池的污泥中染成黑色,为我一家做成漂亮的衣服。
幼年的我不大懂事,体弱多病,记得有一次夜间发烧,父母亲背着我跑了几十里地去看医生,由于天色已晚,医生不肯开门,直到父亲喊着要与人家拼命,才不得不给我们开了门。还有一次,我的肚子上涨了一个脓包,父母吓得半死,连夜带我去省城住院,等到办完手续后,为了高昂的住院费,父亲只好留下母亲一人陪我,他再赶回来铛井挣钱。后来手术成功了,但这个疤痕,永远留在了我的身上,它将作为父母爱的见证陪我终身。
慢慢的,我长大了。每当夜色来临的时候,我常常和伙伴们玩捉迷藏,玩的正在起兴,总会听到爷爷呼喊我回家的声音。不然他肯定会拿着拐杖追我、打我,怕我发生什么意外。
后来我又有了妹妹和弟弟,全家十口人之多,虽说日子贫穷,但也其乐融融。每当夜色降临,我们守在奶奶身边让她为我们讲笑话,她还为我们每个兄弟姐妹起了一个外号,其他的我也记得不大清楚,只记得他把我叫做“狼不喝水”,啥意思,直到现在我也搞不明白。
吃饭的时候来了,虽说是粗茶淡饭,但是我们总觉得津津有味。因为,我们兄弟姐妹之间,总会在此时候,闹着玩。在饭碗边,搭上一个面条,说是,星娃在这爬着。还有,每捞起一根面条比长短,直到在爷爷“鬼子古”的责骂声中,我们不得不做鸟兽散,捂住嘴偷笑着跑回房间。
奶奶啥时候去世了我也记得不大清楚。只记得爷爷去世时,是七十岁。那一年,大姐要和未来女婿去咸阳买衣服,爷爷要送大姐去车站,起了个大早,受了风寒,一病不起。
没有了爷爷奶奶,我们姐妹六人也就缺少了一份呵护和关爱,好在我们也慢慢长大成人,都有了各自独立的生活。
唉!童年的我,生活是贫苦了些,但仍有不少值得记忆的东西!终生难忘呀!
朋友,你的童年如何呢?说说听呗!

作者简介:杜春林(风轻云淡),男,1960年1月19日生;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爱好文学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