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之爱(散文)
文/朱开道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桃树开花,柳树发芽,真是风景优美的好时光。这时候,燕子穿着它的白衣,肩披黑沙衣,从南方飞来,飞累了,在那高高的树枝上时而休息,时而唱着动听美妙的歌曲。其中有一对轻车熟路地飞到了我家的房梁上就住了下来,它们夫妻俩非常恩爱!我亲亲你,你又亲亲我,在梁上欢歌笑语地叫着,跳着。
它俩休息几天后,便开始忙碌起来,每天都叼着很多泥巴回来,急着将自己的家盖好,从早到晚,天天如此。为了建好这个家,它们从下到上,不怕苦累地一圈圈地垒着,忙累了,就在梁上休息一下,第二天接着盖,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要十几天,又大又圆的新房就建好了,它们看着新房,高兴得手舞足蹈,跳来跳去,非常兴奋!没过多久,燕子窝里面添了几枚蛋。为了照顾这些宝贝的蛋儿,它的妻子留了下来,整天看守着,一点都舍不得离开,它的丈夫就从外面叼着食物给它吃。一天天过去了,大概二十几天,小燕子破壳而出,燕子夫妻俩高兴极了,它们都当爸爸妈妈了,欢乐的跳跃,飞来飞去,真的好开心呀!刚出的新燕儿非常可爱,那光溜溜的身子在窝里蠕动,它们夫妻俩开始轮流叼着美味给孩子吃,每次到家,首先要把小燕子翻了翻,好让孩子舒服一点,然后把美食送进小燕的嘴里,天天如此,忙着不停。它们俩辛苦地把孩子一天一天喂着,不知过了多少天,小燕子长大了,从光溜溜的身体长出了绒毛,又长满了美丽的羽毛,像父亲一样高大,像母亲一样漂亮。它们俩更加忙起来,每次回来小燕子好像叫着说,爸爸妈妈我们饿了,快点给我吃吧,小燕子张开嘴巴,高兴地扑打着翅膀。父母看着小燕子慢慢长大,就开始教孩子学飞,经过反复练习,终于能飞起来了。能向爸爸妈妈一样,独自找食吃了。在父母身边,它们都好像能听到父亲讲的许多故事,能听着妈妈唱的歌,看见妈妈跳的舞。那时候,它们真是无忧无虑的生活,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呀。
看到燕子们的如此幸福,我不禁地联想到,我们人类不也像它们一样吗?
小时候,我家很穷,全家人就靠妈妈捺着布鞋穿,春夏秋还可以,到了冬天,特别是暴风雪时候,布鞋怎么行呢,我的脚冻得发紫,很疼,很疼,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父母看着我很心疼,妈妈就让我爸赶快把毛草蒲鞋编好,爸爸听了母亲的话,连夜给我编鞋。早晨醒来,一睁眼就看见了一双漂亮的毛草蒲鞋,鞋边一圈用布缝好,里面是用鸡毛编在鞋上,穿起来真暖和,后来我们姊妹弟兄每人都有一双,大家穿得非常的开心和满足。
还记得有一天夜里,天下起了暴雨,风很大,夜已经很深了,大概十一二点,我弟弟突然高烧了,可把爸妈急坏了,就把哥哥叫醒,照看我们几个,我们也都惊醒了。爸妈一边着急的看着弟弟,一边急急忙忙地朝着卫生室跑去,我们也跟着父母后面跑。到了卫生室,房门紧拴着,我着急地大声叫着:“张叔叔快开门啊!”没过多久,门开了,张医生拿着温度表,给我弟弟试试体温,然后又吊水,又吃药的这才退烧。第二天早上,我看着父母眼睛都红了,他们照顾弟弟一夜都没有睡。
父亲每天早早就起来,洗脸吃饭,那时粮食不够吃的,爸爸妈妈只能青菜稀饭,窝窝头,留给我们兄弟姐妹几块玉米饼。父亲吃过了饭,就去队里耕地,每天只有十工分,妈妈吃好了,洗锅,洗碗,然后把我们几个人安排好,就去队里干活去了,一天也能得五工分。有时妈妈会上街给我们买几件新衣服,我们可高兴了,但看他们自己,衣服缝了又缝,补了又补也没舍得给自己买一件新的。
他们俩没有吃过好的饭菜,全把好吃的留给我们。记得每次妈妈有点空,就到队里去干活,春天种花生,夏天收小麦,秋天砍玉米和水稻。春夏秋冬他们都在忙。过了几年,哥哥姐姐稍微大了一点,能帮家里干点活,能照看我们,也能给父母分担分担了,这才让父母轻松一点。
后来我们长大了,父母帮我们一个又一个都成了家,立了业,外面还欠着别人钱,他们俩拼命干,才把钱还清。在这家里爸妈吃尽了苦头。
现在父母的头发慢慢变白了,身体也不如以前了,他们俩辛苦了一辈子都是为了我们,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咱们做儿女的怎么做也报答不了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呀!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们做子女的就应该好好地赡养自己的父母呀!
父母之爱,大如天,深如海。当歌当赞!

作者简介:朱开道,江苏省泗洪县位营镇涧圩村人,爱好诗词,散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