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鞋》
文/张海鸥
每当在超市里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吃的,穿的,玩的应有尽有,羡慕如今的孩子享用着我儿时想都不敢想的一切,自己的童年和他们比起来真的是天壤之别,因此也总会想起以前的清贫生活。记忆中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甚至连衣服也都是哥哥长高了不能再穿了的,经过母亲的改制变成了我漂亮的“时装”,也照样能在伙伴们跟前炫耀一番。
这些年,貂皮大衣、鳄鱼皮制品,名品Lv包到普通的羊皮鞋、牛皮鞋…花样繁多的鞋子真是千奇百怪、不胜枚举。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从前仰慕的许多东西逐渐消失。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若有所思的人们开始“返璞归真”,开始寻求原始的、乡间村落里的那些怀旧、质朴的老物件。譬如蓑衣、扁担、小推车,草鞋、风箱、石碾子…这些我们从前熟稔于心的东西,如今变成了人们崇尚稀罕之物。
傍晚,我把晒干的鞋收起来,发现破了个洞,就找来针线拱了几针,一下子又想起了小时候对鞋的渴望。随即如梗在咽,细细回味。因为我的童年,整个夏天里,是很少穿鞋子的。下乡知识青年穿着的套着白色袜子的凉鞋,感觉是最美的。那一刻,打赤脚的我,对一双凉鞋充满了无限的憧憬。还有那难忘的草鞋!(我小时候就穿过蒲窝鞋)我们的祖辈,都有穿草鞋的经历,许多人也是扎草鞋的能手。能够将稻草或蒲草编出可爱而结实的草鞋。它们曾经是祖辈们爬山涉水的唯一穿着,能够抵挡尖锐的沙砾。我非常奇怪,那么孱弱的草鞋,可以敌过那么多的沙石的磨砺。这大概就是“以柔克刚”的道理吧!
上小学的时候,课本当中就讲到了草鞋,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穿的就是草鞋,那些草鞋曾经记录着革命先辈南征北战的艰幸历程,凝聚着民心所向,众志成城的力量,为新中国成立,刻下了让世界震惊的历史丰碑。
二万五千里长征上的一双双草鞋,直击人心,勾起心底的回忆。不禁感怀,我们强大的祖国正在日渐繁荣昌盛,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买一双名牌鞋已经不是奢望,扔一双不旧的鞋子眼都可以不眨。但是,许多人已经忘记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渐渐的开始忘乎所以,开始倡导刺激消费,数典忘祖地掠夺地球的资源,无论是天上的,地下的,水里的…尽其所能地开采利用。心想或许以后的哪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返璞归真,又穿上草鞋了……

作者简介:张海鸥,男,农民。青岛莱西夏格庄镇双山村户籍,1967年出生。品行端正,无不良嗜好。爱好文学、音乐、电子、雕刻。部分作品发表在【都市头条】


非文友拒加!拒闲聊!拒加群!非诚勿扰!本作品配图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