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滴血》百年传唱,
故事发生在黄土台旱原梢上,
杏花村是个神奇的村庄。
东边的黄河在脚下 流淌 ,
西边的禹山是大禹铸就的脊梁,
南临司马迁祠文脉旺,
北边的“溥彼韩城”无比辉煌。
春醒了,宝葫芦沟潦河清流响,
夏忙了,十里黄杏香,
秋盈了,沟里的菜原上的粮,
冬藏了,南崖柏林绿长廊。
那单边老巷卧龙一样,
背风向阳福脉长。
东头龙首有土塔,
西头龙尾是翠绿的柏树梁,
中间的石头坡是精神气场,

坡顶有老碾子老房,
瓦楞上的草和碾盘一样枯黄,
为房产打官司兄弟阋墙,
兄亡活埋嫂子自家逃亡。
那巷中的老井空留明朝的石档,
自来水替了辘轳的繁忙。
那一个个窑洞古老苍凉,
蒿草里的蟋蟀诉唱着兵匪农商。
那明清时的四合院老房,
雕梁画栋铭镌着历史苍桑。
那门前的老槐树笼满历史风霜,
再不见端老碗的坐在崖畔石上。
那村东没有了高耸的戏台,
《三滴血》《杏花村》还在唱。
那驴骡驮铃声震碎了石臼老碗,
那铁脚车碾碎了缠带土墙,
那河道里有很粗的大树,
那东崖下老油房结满了蛛网,
那古庙瓦砾里掩着老玉青花瓷,
那雷家碑记着明朝工匠。
那碌碡石磨土车子羡慕机械欢唱,
那柳罐瓦瓮油灯盏惊讶电气化的能量。
那雨后的地软草里的羊肚菌丰富了自然景象,
那埋了的千斤碑瓜果头写满了历史文章。
那老巷少了炊烟鸡唱,
那新村学校的墙上写着“美丽村庄”。

这就是三滴血故事发生的地方,
韩城杏花村是我可爱的家乡!
勤劳的人啊,
酿出的杏花生活酒真香!
幸福的人啊,
唱一唱杏花村戏真牛真棒!
(侯印来,杏花村人。师范毕业,中教一级。1971年任教,曾任初小、小学、初中、高中语文,班主任等。热心研究,在二十多种报刊发文约百篇,省级以上论文二十多篇,十多篇入选书集,如《中学生作文成功途径十韵》发陕师大《写作导报》95年入陕师大《初中作文系列训练三年级上供九年义务教育使用》。参编出版书十余部,文章获奖二十余种。《新课程作文导航》一书2003年获中语会"十五"课题专著一等奖,07年获教育部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基金会科研论著三等奖。陕西省作协会员,省语文学会会员及研究员等。部分简介见百度、头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