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很难想象,数九寒天,一个65岁的老人会爬上20米的水罐,修理闸门,为村民解决吃水问题,这人不仅干了,还一干就是十多年,他就是磨盘街村党支部书记王铁良。
王铁良,男,1955年7月出生,199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开始担任村主任,2018年初经选举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以来,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兢兢业业工作兴办了一批“民心工程”,不管干啥工作,他都冲在前边,尽职尽责,任劳任怨。
脱贫攻坚,一个也不能少
“小崔,在家吗?我给你送水来了”,还没进家门,就传来了王书记的说话声。崔某是村里唯一的一户建档立卡户,因为智力残疾,2015年被评为建档立卡户,2019年实现脱贫。崔某常年跟着哥哥嫂子一起住,因为居住环境离村里健康水站比较远,取水打水不方便,王铁良就当起了义务送水员,只要时间允许,他都会给骑着电三轮给他送过来桶水,看看他的生活近况,同时普及一下帮扶政策“咱自来水管的水有杂质,这健康水站的水喝起来更健康,咱政府政策好,咱每个建档立卡户每年免费可以取水2000升,你就放心喝吧!”今年夏天雨水大,崔某的房子地势低,一场大雨后,崔某家屋前大量积水,了解到困难后,王铁良二话不说,带着“两委”干部就来到崔某家,王铁良淌着泥水给其搭起了临时通道。“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年,咱磨盘街人在奔小康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人!”
排调矛盾,有矛盾不上交
“王书记,你给我评评理,邻居老崔家盖房子,把建筑材料随便搁,整的我家出不来进不去的,我找邻居理论,他还挺不客气,你得给我管管。”张大妈气冲冲的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一见王书记就开始道起了苦水。王书记接到这个矛盾隐患后,第一时间带着民调会成员入户了解情况,对双方进行耐心细致的劝导,很快老崔家意识到自己的疏忽,专程到邻居张大妈家进行说和,成功化解了这一矛盾纠纷。王铁良上任后,在民调组织的基础上,建立了纠纷排调党小组等功能党小组,党小组成员6人,除了支部书记还有村里的老干部、老村民代表和红白理事会成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群众经验丰富,在村里说话占分量。2020年,王铁良带着纠纷排调党小组共化解大小矛盾纠纷11起,将信访隐患牢牢吸附化解在一线,该村多年来没有发生上访事件,连续多年被评为文明村。
“咱村村庄环境挺好,美中不足的是还缺个游园”,“王书记,村里爱好打乒乓球的人不少,可村里没有这种健身设备,人们休闲健身还得四处跑,啥时咱村能有个自己的活动室?”“咱村的路灯只有主干大街有,啥时能都装上路灯?”王铁良深知民生连着民心,他上任以来以民心工程作为突破口,畅通干群沟通途径,群众将需求意见反映给村党支部,党支部经研究后,觉得可行,便提交两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最终一个个群众期盼的民心工程相继落地。2020年,村内修建排水管道3328米,实现排水管道村村通,全覆盖,修建太阳能路灯 117盏,亮化实现全覆盖,此外还铺设柏油路2200多平米,投资20余万元,修建新游园、篮球场和多功能活动室,使得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新去处。2019年,磨盘街村大部分村民完成了改厕,但一部分村民存在顾虑,抽厕车不好找,每年抽厕几次,户里负担重,王铁良得知这一情况专门找了一辆抽厕车,协商达成协议,只要是磨盘街的农户,抽厕随叫随到,改厕的农村每抽厕一次,村里补助给抽粪车12元,这下彻底打消了农村顾虑,2020年全村进行改厕收尾,实现了厕改全覆盖的厕所革命。


当村干部多年来,王铁良为了群众跑前跑后,凡事冲锋在前,任劳任怨,他常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干部,有难事了,咱得带着干才对得起党员群众给的这个称呼!
来源:石门桥镇公众号
编辑:孔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