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一
铁马冰河入梦来
文/蔡新贵
(蔡新贵将军,原江西省军区副司令)
剑言一白(吴跃建)算是我的老部属。他曾是上校政委,现已转业多年了,但是兵心依旧,笔耕不辍,实为难能可贵。近日他托人送来中国第一本军旅闪小说集《军魂闪闪》的书稿并索序,在领略了独树一帜的军旅闪小说的魅力和惊喜之后,我欣然提笔。
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剑言一白创作的军旅闪小说,是限定在600字内的小说新样式,既有小说的特性与信息时代传播的特点,又有军旅的特定,体现了“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宏,志远则旨永”的文艺精神。无疑,他不仅是情系军旅的老兵,更是有责任感的作家。他的军旅闪小说,有四个鲜明的特点。
主题昂扬,军魂闪亮。军旅自古是一片种植大情大义、生离死别、大喜大悲、光荣与遗憾的情感沃土。军旅小说创作的使命,不仅要讲好军旅故事,更要体现出一种区别于其他题材作品的情操、情怀、情感。《军魂闪闪》全书分为“家国情怀”、“横刀立马”、“军歌缭亮”、“不忘初心”、“烽火岁月”、“铭记历史”等六辑120多篇闪小说,可以说是用“军魂”这根红线串起来的珍珠。正如作者所说:“无论是边关的界性,头顶的月亮,家乡的草木,心中的情感,往往都渗透着热血、硝烟、钢铁的韵味”。统览全书,无论是写民族危难、天灾人祸、热血边关、国际维和,还是写千里冰封的雪原、远离陆地的南海孤礁、缺氧断水的高地,不仅立意新,而且立意深。我们能够听到由信念化成的誓言,读到用血性清洗的眼神,看到用忠诚锻造的身影,这是唯有“生命里有过当兵的历史”的人,才能进发和体验出来的一种昂扬的精神。恰恰相反,时下的一些小说无病啤吟、冷漠异化的甚多。
俗话说:“好题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从小说的题目,作品昂扬的立意可见一斑。比如《军人职责》《坚守》《军人武德》《军营有一片相思林》等题目耐畅淋漓、直抒胸脆;又如《天地娘心》《母亲的图腾》《种爸爸》等题目画龙点睛,军属的那种大情大义一目了然;再如《将军跪》《那一刻,我真正读懂了你》《中国秘方》等吸引眼球,激发起人们一探究竟的阅读期待。
人物鲜明,彰显风采。高尔基认为“文学即人学”。《军魂闪闪》中,“横刀立马”、“军歌缭亮”、“不忘初心”、“峰火岁月”、“峰蝶岁月”五辑,为我们全方位地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士兵、将军、转业退伍老兵的群体形象,众多人物既有军旅的“共性”,每个人又是“独特的这一个”,一举一动,一架一笑,相棚如生。比如《将军梦》中通过老将军最后“落叶归根”的留言,《离心脏最近的地方》中通过牺牲官兵上衣左边口袋的揭秘,《军人职责》中通过哨兵撕标语的最后一个“亡”字的镜头特写,立起了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危难时刻显身手”的英雄形象;比如《大寒的猎杀》中的猎王,《战争记忆》中的小个子军人,《肩上的战争》中的陈大暑,《兵王的最后一击》中的下士,作者用快闪式的镜头和一气呵成的动作,塑造了不同时期的军人形象,但既有一样的建敌亮剑的血性传承;辆牲奉献岂止是军人,《最后的胎教》中婷坚持在产房里进行完最后胎教的故事,《压岁》里春节一家人送压岁红包的故事,《天地娘心》里烈士母亲只要那副碗筷的故事,《永远的手机号》里烈士父母为儿子手机销号的故事,小说震搞心灵,军属献身国防的形象感天动地,让人铭心刻骨。
此外,在“铭记历史”专辑中,侵略者的形象也颇有特点。
作者极力还原了抗战时期侵略者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通过发据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扭曲心灵,因此显得更加鲜明和深刻。如八字胡的胶诈和贪婪,佐藤的残暴和扭曲,伊藤一维的觉醒和执着,戒一大师的悔过和顿悟……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设置奇巧,情节跌容。在生活节奏快、思想多元、信息爆炸,人们对长篇小说的阅读兴趣相对低迷的今天,剑言一白的闪小说之所以异军突起,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作者把一个个大家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提炼成短小精焊、妮妮动人的军旅款事,悬念送起,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文似看山不喜平。比如,写反腐倡廉主题这一重大题材的小说,为体现老兵不忘初心,保持军人本色的立意,作者在《梅军的茶语》,《将军的礼物》和《桌上的地雷》的构思中另辟联径,以茶,雨刷和地雷烟缸为道具带有寓意色彩,故事的开头埋下伏笔,然后层层推进,最后一闪,让人如限赢灌顶。比如《神牛庙的秘密》一开始给读者一个悬念:农耕圣物的牛,为什么成为渔民的困腾?原来神牛庙里的那只黑助助的“大牛角是一只船错。那又为什么叫神牛庙?是为防止进犯的姿寇抢走。为何供奉船错,这是一只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沉没的北洋水师的铁铺……一幕一幕写来,不断递进,爱国情怀让人肃然起敬;比如《最后的鬼子》写1952年春解放军在东北剥匪时别出一支举膏药旗的鬼兵,而“光复先遣队”队长三本一雄遣送回国后却被认定为“逃兵”,最后他又因成立反战联盟“止武会”而身陷图圈。小说既有人性美与丑的交缠,也有邪恶与正义的纠结,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恶面目,让故事更加有力量简洁洗练,富有兵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小说除了要构思精彩好看之外,语言的运用无疑也是作品成败的关键。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沈约说:“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易识字易诵读也”。而作为以“微型、新颖、巧妙、精粹”见长的闪小说,更是要求语言的以少胜多。剑言一白小说中的语言富有兵味,简洁洗练、活泼灵动,尤其是那些睿智的军人格言、精彩的成语、经典的诗词、丰富的网络语言的运用,深蕴着人生的哲理,体现着民族的尊严,达到了“言简理不薄,文短事不单,字少味不淡”的艺术效果。
“笔墨当随时代”,军旅闪小说理当姓“军”。由于作者的闪小说题材源于军旅,也来自军人,因此,显得原汁原味和厚重,可读性强。比如在《神圣的婚礼》中引用“海韵千秋回壮曲,心香一瓣渴忠魂”的对联;《思绪桂花香》中引用“亏亏亏,亏我一个圆千户;苦苦苦,苦我一人乐万家”、“守海疆钢枪与星辰共灿,筑长城丹心与日月同辉”等军旅对联,可以说是言少意丰,片言百意。再如《致富兵法》,通篇运用兵法和军语写作,寓讽刺于谈笑之间,令人耳目一新。
《军魂闪闪》一书,是为军旅立碑,充满正能量。不仅是戌边的现役军人、“念兹在兹”的转业退伍老兵提供了一份精神快餐,也为中小学生作文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当然,我并不是说,剑言一白的小说是多么完美。闪小说毕竟篇幅有限,有些军旅故事只能算是一种“梗概”;又如他毕竟脱军装多年,反映新时期“四有军人”,聚焦打赢等方面的作品比较少。我们寄希望他保持军人本色,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2017年5月10日于江西南昌
(蔡新贵将军,原江西省军区副司令)

序二
一片“兵心”在玉壶
文/程思良
(程思良: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学会会长)
2007年初,闪小说在中国大陆兴起,因其适应当代生活节奏、当代情绪宣泄、当代传播方式和当代阅读需求,快速崛起,风行天下,成为引领阅读新潮流的小说家族新样式。十年来,遍布全国各地的无数作者,在闪小说的广表原野上驰聘才情。其中,有一大批心怀高远、风格独具的作家脱颖而出,吴跃建兄便是其中的绞夜者。
吴跃建兄军旅出身,曾为上校政委,后转业地方。工作之暇,他以笔名“剑言一白”从事文学创作,小说与散文兼攻,均取得不俗的成绩。现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委会会员,当代微篇小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先后在《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报》《福建文学》《百花园》《微型小说》《厦门文学》《当代闪小说》《小小说月刊》《微型小说月报》等众多报刊发表散文、小小说和闪小说100多万字,并在各类全国性小小说、闪小说大赛中多次获奖,著有《军旅赠言》等。
放眼当下闪小说界,吴跃建兄的军旅闪小说独树一帜,量高而质优,尚无出其右者。这些作品,取材广泛,主题深刻,构思精巧,人物形象鲜明,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众所周知,作家的生活阅历与人生体验是创作的富矿。20多年的军旅生涯,不但是吴跃建兄引以为自豪的人生经历,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在闪小说创作中,他以军旅题材为根据地,纵横驰聘:甲午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抗洪抢险、边防缉毒、国际维和、军旅爱情、军民鱼水情……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五光十色的军旅生活,真实再现了不同时代的军人风采。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吴跃建兄军旅闪小说的主题,那便是“军魂”。闪亮的军魂,是他创作的主旋律。上自将军,下到普通士兵,在他们的身上,无不彰显着保家卫国的情怀,无不闪耀着无私无畏的精神。对敌人,他们低柱中流,敢打敢拼,不惧牺牲;对老百姓,他们如春天般温暖,为民排忧解困,军民一家亲;对亲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无处不在的军魂,烟烟闪亮,催人奋进,导人向上
闪小说在600字之内做文章,由于篇幅短小,倘平铺直叙,读者必无兴趣。因此,闪小说格外讲究构思的精巧。吴跃建兄深谱此理。他的闪小说在构思上颇下功夫,螺蚝壳里做道场,杯水兴波,闪跃腾挪,于山重水复疑无路处,峰回路转,别开生面,楚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境。管如《压岁》,就是一篇佳构。每逢佳节倍思亲。作品层层推进,最后凌空一闪,镜头定格在一张泛黄的战地军人照片上。原来家人们思念的这位亲人已经牺牲了。这一结尾,极富艺术张力。臂如《将军忌》,开头布阵设疑,最后揭开谜底,老将军的一番话,可谓画龙点睛,撼人心魄。臂如《天地娘心》,写的是一个处理英雄牺牲的善后故事,先抑后扬,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类似妙构所在多有,不胜枚举。
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是一篇小说成功的重要标志。
闪小说创作也不例外。吴跃建兄的军旅闪小说中,就成功刻画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警如《天地娘心》的母亲,是多么朴实,又是多么伟大啊!母亲形象达到了“这一个”的典型高度。正是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军人母亲,才使我们的钢铁长城坚不可摧。臂如《将军跪》中的老将军,他那凛然一跪,跪的是身体,立起的是大写的人,是为民请命的高贵精神。臂如《最后的胎教》的军嫂,视产房为生命中艰辛而辉煌的战场。丈夫是中国维和部队的英雄,为世界和平做贡献;她则是产房的英雄,为养育接班人做贡献。这些棚棚如生的人物形象,让人过目难忘。
吴跃建兄的军旅闪小说特出之处尚多,管如语言生动,善用道具,表现手法多样等等,概不赞述。
欣悉吴跃建兄的军旅闪小说即将出版,我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这部军旅闪小说集,不但是他闪小说创作方面的丰硕成果,而且填补了闪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空白,意义非凡。
一片“兵心”在玉壶,闪亮的军魂,是吴跃建兄创作的不竭源泉。我相信,在军旅闪小说创作上,他一定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2017年1月15日匆就
(程思良: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学会会长)

序三
大风起兮云飞扬
文/叶雨
(叶雨:闪小说作家,驻马店市作协副主席)
剑言一白先生一直致力于军旅文化传播,满怀深情地用闪小说形式抒发他对于当代军旅生活的刻骨挚爱。短短几年写下五百多篇生动传神的“兵”故事——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军旅文学形象——有描写军人爱国情怀的,有描写军人挚爱真情的,有描写军人亲情的,有描写战场英烈的,有描写军民关系的……每一篇,每一人物都是那么生动,都是那么深刻,都是那么甜畅淋漓,都是那么昂扬奋发、英姿勃勃!
读剑言一白闪小说作品,满眼的橄榄绿,满耳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剑言一白先生以他二十六年的军旅体验,为我们炫酿了一壶又一壶令人热血沸腾的壮魂酒,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于一般的军旅英魂,不同于一般的军民深情,不同于一般的人间气象,不同于一般的豪放与婉约:其中有血与火,有高尚与渺小,有鼓荡正义的呐喊吼叫,有爱国者刻骨的情仇爱恨,有儿女情长中闪烁的大爱无疆。就此研讨会贴出的二十篇作品而言,可谓之浓缩集中了他所有作品一以贯之的创作思想、创作姿态,同时也展示了激励他一切文学创作活动的动力来源。没有长期的兵营生活,没有对于军旅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理解,决然产生不了这样一批栩棚如生、大气磅碍的军旅文学形象!
读剑言一白闪小说作品,不仅让人增加对于军人生活、军人性格、军民关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增加了对于战争与和平、幸福与牺牲、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理解,没有军人守卫边防,哪有我们的幸福安宁?没有先烈赴汤蹈火,哪有我们今日的民族尊严、国格人格?当然,剑言一白先生也用作品告诉我们,与军人的牺牲和无私奉献一样重要的还有那些为国家献出了儿女情长的父母、妻子、同志、乡亲……爱国不是一句空话,爱国需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剑言一白闪小说告诉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每一句都足以振聋发遗,每一句都足以刻骨铭心。剑言一白先生的作品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从《压岁》、《天地娘心》、《永远的手机号》到《小城平安夜》、《将军忌》,再到《离心脏最近的地方》、《见证》与《顿悟》,无不如此。
我们提倡有意义有意思的闪小说作品,剑言一白的作品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我为他的作品而折服,我愿为他的作品点赞歌呼!大风起兮云飞扬,剑言精神当弘扬。
2017年2月16日
(叶雨:闪小说作家,驻马店市作协副主席)

家国情怀
把期盼装进绿色的行囊我驻守在祖国的边防线离家虽然很远很远
但总是走不出
父母那慈爱的目光
摘自《军旅赠言》







中华作家原创文学协会·中华文化传媒
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