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关敏仪女士,笔名「倩男」,生于中国广东省韶关市,自少热爱文学,广结文坛前辈和朋友,不断努力硏习中国传统文化及创作诗词歌赋。旅居香港,主要从事环保工作。「香港文学促进协会」理事。「今音中外诗评选」副主任。《今音中外文学评论选》策划。香江资讯网副主编。

醉在《香妃梦回》中
文/关敏仪
平时很喜歡讀張詩劍老师的詩歌,特別是他的曠世之作《香妃夢回》。文章尤以其中的第五段,更是引人入勝,令人無限讚嘆!
「㩗香妃的夢魂
登天攬月 鑽地取油」
每當讀到以上句子時,自然而然地感染了詩人的飄逸與豪邁。李白衹是「欲」上青天攬明月,而張詩人的視野和思緒更爲廣闊,且與時代並進,實現了登天攬月。可能是嫦娥飛船探月成功,觸動了詩人的愛國情懷。
前人說,登泰山而小天下。如今詩人與香妃登上太空傲遊,自然是無限視野,所看到的天下自然是無邊無際。
「天池的雪液
滲入葡萄溝 滲入石河子
滲入塔里木河
流灌庫爾的香梨
澆綠原來寸草不長的
龍山風景
星羅棋布的綠洲」
香妃魂兮歸來,張詩人親作響導。點指江山但見大地今勝昔,日月依舊卻換上了新容顏。引入天池之水作灌溉,大清帝國荒漠之地如今竟成綠洲。香妃親眼看到祖宗家園作了翻天覆地的變遷,焉有不動容之理。
撫今追昔,從天上王母蟠桃到地底寶礦石油…時代巨輪向前滾動了幾個大圈。再回世上的香妃也實在未必接受得了。想當年山高草低放牧牛羊,臥看藍天,坐聽駝鈴;大漠之上策驥千里,萬馬奔騰。如今公路縱橫戈壁,詩人陪著她在汽車中奔馳疾駛前往塔里木。那麼的詩情畫意!那麼的富有時代感!
「你可抱著綿羊
傾聽駝鈴的回音
……
我陪你
在通往塔里木的
沙漠公路飛馳
無邊的戈壁丘物
如千軍萬馬在奔騰 旋轉」
詩人在詩篇的結尾爲他所描畫的巨龍點了睛:
「天圓地圓人圓夢圓我們在無限圓中
通向無極 …… 」
藉著與香妃的共遊,打通了古聖今賢的思緒,帶動了天地千載夢。一幅盛世美圖展現在眼前,標示著華夏各民族和諧共融、繁榮昌盛直到永遠!

【今音评论】
文无定法,后来者居上
《醉在“香妃梦回”中》是香港关敏仪女士写的读后感。感悟一个“香,”和一个“梦”的真实。这个真实贵在愉悦自我。把一个自我的意识摆进去,便会在欣赏文章的方法上独具品位。于是这篇文章洋洋洒洒,以流畅的旋律几乎一贯到底的感觉就出现了。
其中的直叙和质朴,也就是这篇文章的特色之一。文无定法。作者以第三段的“前人说,”以及第四段的“抚今追昔,”基本上把这篇文章的框架托了起来。从框架上看是五段,在其中的第三、第四段的作用,是在于发挥了引领。这个作用的存在,是需要用一定的眼光,能够把它看出来,比如著名诗人张诗剑老师的诗行在其中的穿插效果。
这种表现形式和手法,在有意和无意当中,起到了能分能合的、灵活性的阅读与欣赏效果。比如灵活性是指把有限诗行,客观上起到了文章纵向线索的发展,给予了动力支撑。并且能够以诗行本身的魅力,自然地与这篇读后感的形式,在视觉上也会产生合成效应。
这个合成把文章的底气也得到了夯实。夯实是依靠了诗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内涵,由此,再把文章的视野显得更加开阔。其实显示出的就是文章的层面高度。文章的高度,也需要恰当的个性眼光把它目测出来。
又于是,这篇文章的“表”和“里”的特征也凸显出来。这种表现,在读者的心目当中,首先能够以平等的人格精神先予以定位。其次,阅读的方法和是否能从中受益的说辞,同时需要克服和避免一个先入为主的模式。这个模式是指“看人下菜。”写到这里,也就容易了解能够带动这篇文章“起飞”的原因,就在于有限的诗行在其中的支撑作用。
又因此,欣赏这篇文章的深度是在于对诗行的了解和领悟,于是,这篇文章的宽度与厚度,显示出来了。这是要写下的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是指对诗行的理解与欣赏。从地域文化来看,诗行所表现的是新疆地区。恰当地用地名结构到诗歌里面,如果用宽泛的眼光来看的话,它的通感魅力,在小说和诗歌里面的界限变得淡薄了和模糊了。
尤其是在惜字如金的诗歌创作中,对用词的严格要求,甚至比小说创作来得还要精细。精细是指某个意象和文字,能够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对从“一到十”过程长短的猜测或者审视,说白了,就是考量文章张力在起的作用。
比如,作用于直接与间接;作用于务虚和务实;作用于灵魂与现实之间的重塑。这时候,这篇文章的结构和形式,也就显示出了深度。比如深在对沿海和内陆经济发展的思考上;深在如何认识地域文化对发挥和影响人文精神的品质上。
然后,再去重审“香妃”两字的含义,包括它的广义和狭义,同时也包括它的引申义等。接着,再需要对这篇文章进行归纳,当然也可以运用诗行中的一句话,“天圓地圓人圓夢圓我們在無限圓中通向無極 …… ”
一个“圆”字,道不尽天下诉说之隐,作为这篇文章的伏笔,又安静地匍匐在那里,等待下一次的有心人,再去发现和描述它。比如描绘它的圆融、贯通与戒怒戒躁的关系;描绘天地合一,道在其中的玄机;描绘自己的梦自己圆的睿智等。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歌作者,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曾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香江资讯网2020年度人物评选,荣获国际文艺界文艺传播使者、世界诗人金桂冠大奖赛卓越终身成就奖、繁荣世界诗歌奖、2020年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家之一。并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现居住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