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神县高台镇河坝子社区500亩茶园基地欢迎你!
成都的雪
雪终于来到成都的上空,一直在尴尬中徘徊!因为雪知道,这场雪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雪,而是上升到了一定的政治高度!雪一直在思考……该怎么下?下多大的量?下小了,气象局不满意,因为他们都预报了暴雪。下大了,公安局不满意,毕竟他们交警人手不够。不下吧!教育局不满意,人家都通知学校放假了。雪一直在成都的上空憋着,徘徊着,犹豫着……雪下的太认真!
今天终于把成都天气预报研究明白了。 暴雪,就是报道有雪,不一定能下。大雪,就是大约有雪。 中雪,就是中午掉几片,可能性还不大。小雪,就是小心有雪,基本不能下! 阵雪,就是不一定哪一阵有雪。雨夹雪,就是遇到假雪!

大雪已在成都市边上,正在办理相关入城手续,可能还稍微需要点时间,正在审核大雪身份证,入城许可证,入城申请报告,大雪证明书,入城缴费证明,下雪路程路线规划书,保险单,年检审核表,好不容易盖完章了,还是下点吧。
成都终于求雪成功,2021年1月7日,一场初雪,让成都人把这天过成了节日。一大早,朋友圈里、网络上,齐刷刷开始“下雪”。原本打算“悄悄来又悄悄走的“头皮雪”,竟然还上了微博实时热搜,这就是成都。成都虽然“贫雪”,但在过去10年里,其实只有4年的冬天无雪花光临。不过,成都的雪花走的是“袖珍型”,而且落地即化,难以被手机镜头捕捉,每一次的“大雪”,都在微博、朋友圈里了,成都的这场初雪,虽然小是小,可是“阵仗”大啊!“成都下雪”这一话题,甚至还上新浪微博实时热搜,看来成都的雪,也很有成都味儿叫:惊风火扯的闹渣麻咯!

最后领导讲评:成都下雪了!这场雪下得讲政治,讲大局,接地气,展示了成都的精神面貌,体现了以下三个特色:
1、规范有序。北京下过,上海下过,成都才下。要是北京还没见雪,上海没见雪,成都则不可能带头下雪。不像别的城市,跟着首都同时下(如内蒙),甚至还下在首都之先 (如沈阳),那叫不懂政治规矩;
2、适度适量。遵循“不讲排场,不攀比、不奢靡”的原则,适量就好,各地都下了,成都也下了,但雪量和雪势不靠前,低调,普通,不扎眼,不出头,真所谓既隆重又节俭,既规范又有序!

3、接地气。成都这场雪在空中是雪,落地是雨,充分说明下得接地气,符合两学一做的要求,既不是高高在上的漫天飞舞 (那有官僚主义之嫌),也不是只有雪水不见雪花(必要的形式是必须的,但不搞形式主义)。其结果是既净化了空气,促进了农业生产,又没有大雪封路,影响民生,符合和谐社会中国梦的定位要求。
成都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一致认为:这是一场好雪!是讲政治的雪!是有觉悟的雪!是团结的雪!是奋进的雪!是继往开来的雪!是瑞雪兆丰年的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