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里流淌出浓浓的幸福
《散文十二家》中朱绍平文字赏析
文/秋水伊人
2021年的第二天,我收到了《散文十二家》。说到《散文十二家》,就不得不说一下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区的阿滢先生。
初识阿滢,缘于2018年底,在济南复兴大厦举行的赵德发《我的1970年代》新书发布会,我和先生驱车前往,会上见到了阿滢先生。当时期鹏隆重介绍了阿滢先生,于是我们互留信息,逐渐熟悉了起来,于是就有了我和《散文十二家》的缘分。
知道朱绍平这个名字是收到《散文十二家》的第三天。《散文十二家》可以说是我新年假期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在这里还是要感谢新泰的阿滢先生!期鹏的序言是这样介绍阿滢的:“新泰阿滢是书画名家,编书办刊高手。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经年累月,他到底编了多少书?推出了多少作者,一时恐怕难以数计;他所苦心经营的《新泰文史》也早已成为颇有影响的地域文化名刊。我一直对他心存感激。” “近年来,他又致力于《琅嬛文库》的编辑,在不断推出各类著作的同时,创编了一个颇有特色的《散文十二家》系列,每辑集中展示12位作者的散文作品,甫一问世,即广受欢迎和好评。”看到这里,我相信这是所有认识阿滢的书友、文友的共同评价和心声。
我多次说过我读书的特点:比较随意阅读,基本跳着读,随兴趣来,翻着翻着有时看到一个题目比较新颖就读了下去。朱绍平老师的《唯考北大无遗憾》就是这样。不光读了,还不止一遍,并且每次都能带出我的泪水一宗。
《散文十二家》第二辑共收朱绍平老师的文章八篇:《有美堂寻古》《南浔文化:“积德”与“读书”》《唯考北大无遗憾》《南京二日书记》《姜德明和“美的西湖”》《最忆尖峰映山红》《海上亭记》和《刘庄信札》。
由于初读《唯考北大无遗憾》时是中午放学的时间,虽然印象很深,也想写点什么,看完就回家了所以没有成文。等下午再回到学校时,又被谢洪祥老师的《我唱给您的这首歌还记得吗》吸引了。但是对朱绍平老师的《唯考北大无遗憾》还是有点念念不忘。于是就在《真情流露,泪光闪烁》中提到了它。并发到了散文十二家群。并在群里进行了互动,互加了好友,聊起了散文十二家以及写作方面的内容,和朱绍平老师因为文学,可以说“未见亦如故”(前几天我的两个文友之间用的一个词儿)。
反复阅读朱绍平老师的文字,我最大的体会是:朱绍平老师的《文字里流淌出浓浓的幸福》!
比如:《有美堂寻古》里“入秋多日,天气转凉。得一晴好周末。花时半日,把个杭州吴山景区,浏览一遍,悠然有之,怡然有之,快事也。”还有“有美古堂早已不存,仅遗美文脍炙人口,流芳百世。……诵读之间,欣赏之余,顿觉古意勃勃,扑面而来。”看到这里,相信你能感觉到一个幸福的游者。
还有在《南浔文化:“积德”与“读书”》里:“南浔是一个寻梦的地方,梦里有很多很多的故事,故事里的人情世故,是我近年来一直释怀不下的情愫。……就想再次强调:我喜欢南浔!”还有“我喜欢南浔,不仅仅因为南浔是鱼米之乡,不仅仅因为南浔是丝绸之镇,不仅仅因为南浔是旅游之地。我只所以喜欢南浔,因为南浔浑身上下,里里外外,无不散发着令人神往的人文之气!”看着看着,你一定能感受到:朱绍平老师对南浔的那种由衷的热爱之情和走在南浔那片热土上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幸福之感!另外,在其余的篇幅里,这样的语言比比皆是,不再赘述。
而朱绍平老师浓墨重彩表达的是家庭的幸福和对爱女、女婿那种深沉的爱和幸福感,这主要体现在《唯考北大无遗憾》和《刘庄信札》里。比如在《唯考北大无遗憾》里开篇写道:“女儿成绩向来不错,活动能力也强。从小学至高中一直品学兼优,名列前茅。我平常以收藏书籍版本为好,兴趣所致,凡涉及女儿成长过程中,有关纸质的点点滴滴,我都会妥善地收藏起来。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后,我对女儿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各种奖状、荣誉证书进行了整理,一共有二十多种。作为父亲没有比看到孩子成长中所取得的荣誉和进步更高兴的了!”一个爱女“狂魔”形象跃然纸上!包括女儿迎考路上的一路指引,一路陪伴,都写得幸福满满!直到女儿把“牛进北大”改成“朱进北大”。朱绍平老师还没忘记凑成四句小诗相赠:“博雅塔前艺精湛,未名湖畔写华章,雏凤老凤题燕园,唯考北大无遗憾。”
《刘庄信札》主要是写给女儿和女婿,重点是写给自己的半子~女婿的:“……事先没有征求新郎、新娘的同意,我就把给新郎写的第一封信,在这么重要的时刻,并以这样的方式公开了,如有不周之处,还请新郎、新娘给予多多的原谅!” “在与元夫的交往中,有两件小事,给我印象特别深刻。记得是8月16日那天,我专程去上海,你们一起与我的朋友用完餐,我打算坐地铁,你一定坚持打滴滴专车送我,最后你叫了一辆奔驰专车,与朱艺一起把我送到虹桥高铁站后才回家。还有一次在杭州家里吃饭时,元夫主动提出,要我和朱艺妈妈找一个做饭搞卫生的阿姨,劳务费由你们来支付。”从文中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幸福流出!
阅读朱绍平老师的文字,时常可以感觉到他《文字里流出浓浓的幸福》!

秋水伊人,原名亓玉玲,本科学历,高级教师。教学之余喜欢唱歌、跳舞、旅行,更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南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理事。济南市莱芜区网络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山东教育报》、《中国作家网》等各种报刊杂志、网络媒体。事迹收入《东方创业者》、《中华之魂》、《光辉岁月》、《山东教育报》等。出版个人散文专辑《秋水涓流》和评论集《许庆胜人品文品研究》。《秋水涓流》获原莱芜市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诗评《文学创作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2018.第11届“毛泽东颂”诗歌朗诵会暨征稿评选活动中,荣获“第四届屈原.蔡丽双杯杰出诗歌评论家”。
投稿加微信zxq13910331606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