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德荣
四十五年前的这一天的早晨,刚满十周岁的我,被父亲的一声“哎呀,周总理去逝了!”惊醒,那天也是寒冷的一天。

父亲有早听新闻广播的习惯,随着一声长叹,父亲披衣坐在坑沿上,手里卷着“喇叭筒”旱烟,已是泪流满面!
听着广播里的哀乐,我也起床吃饭去上学。中午回家,母亲说父亲呆坐了一早上,没吃早饭,就上坡了,也不知干啥活,这晌午了还不回家。我快吃完午饭的时候,父亲回来了。父亲是背了一捆松树枝回来的。母亲问父亲背这些松树枝回来干什么,父亲说:给周总理编个花圈!

那时我小,不明事理,也不懂父亲为什么那样做。后来,我随着听广播以及再后来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周总理,您在哪里》等一系列关于周总理的课文,逐渐明白了“人民的好总理”的概念。

如今,四十五年过去了,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更深深体会到那句“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的名言,不知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为走出贫穷,为兴家立业,为振兴中华而苦读求真,成就事业的人们。
四十五年来,周总理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仍激励着我们党的领导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现在,我也终于明白父亲那个松枝花圈的含义——人民的好总理!人民永远怀念您!
周总理!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谨以此文记念周总理逝世四十五周年。

段德荣 男,1964年12月生,青州市庙子镇马岭杭村人,中共党员,现在庙子社区教育中心工作。2017—2018年,参与执笔主编《青州镇村志.庙子卷》。喜欢书法,常为家乡个人及景点编撰碑文,喜用"顺口溜"写点即兴文字,曾在《大众日报》《农村大众》等省报发表数篇人物事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