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寒冬里的苦命人
李振强
又下雪了,寒冷的冬天又来了。在这寒冷的日子里,我躺床上的时候多,因为坐着,非常的冷。所以除了吃饭的时候起来坐一会,别的时间几乎都是躺床上。因为床上暖和些。
躺床上,人很安静,可我的思绪却很活跃,穿越时空,穿越历史,飘向很远,很远,又飘的很近----思想自古以来,苦命人在风雨寒冬里的生活苦境。
上学时候,学的课文《卖碳翁》中说:“卖碳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成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贫穷的卖碳翁,希望碳能卖个好价钱,愿天气更寒冷,能下一场大雪才好。果真下了一场大雪,却没有栖身之地,就睡在了雪地里过夜…可是第二天,一车千余斤的炭,被宫廷的人买去了,没得一分文的钱,只给了他一点儿布打发了……他卖碳得钱,想给一家人买些吃的穿的,结果几乎落空了。
还有杜甫那句名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富对比中穷人的悲惨苦境。一边是豪房大宅,吃喝不完,享乐不尽的富人,一边是没遮风挡雨的居所、没有吃穿而冻死的穷人。
小时候,我常听母亲说一句话,要饭的,怕过垭口。我说,为什么怕过垭口?母亲说,因为天很冷,垭口的地方,风很大,他们没有抗寒的冬衣穿,本身就很冷,破衣烂衫不挡寒,会更冷的。
冬天,在寒风呼呼的冬天,穿着单薄的衣裤,啃着冰硬的馒头,抓把雪当水喝。盖着薄薄的被子,冻的倦曲在一起。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草……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衣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向由彻!”
这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曾经读到这首诗,我就会想,这正是对我的写照。
苦命的人,不但寒冷的冬天不好过,在狂风暴雨中也是不好受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被风掀开,连连的雨下个不停,屋漏,人冷,家里到处都是湿的,床铺湿的没法睡眠……诗人在诗中又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他多么希望有千千万万间房子,使天下所穷人都有房住而高兴,不管是风是雨都居住安然,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没有贫困。他的愿望也是天下所有苦命人的愿望,他两千多年前的愿望,也是代代苦命人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