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杨开慧】 叙事诗(六)风云突变
——谨以此诗献给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
作者/王应礼 主播/紫气东来.木蝴蝶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在上海举起屠刀,发动政变,
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我党遭受了建党以来的重创!
杨开慧在武昌听到大批共产党人遭蒋介石屠戮的消息,
痛苦、愤恨、焦急、担心、抗争的泪水盈满了眼眶!
面对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在汉口黄陂同乡会馆召开了第五次代表大会,
毛泽东主张立即开展土地革命,大力武装农民,建立革命政权和武装!
陈独秀却对党面临的严峻形势不以为然,要求全党必须保持“中庸路线”,
甚至说“在目前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实在是“太革命了”的荒唐!
毛泽东因与陈独秀的意见相左又一次被排斥在大会领导层之外,
会上只当选为没有表决权的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令人沮伤!
会后毛泽东和杨开慧到了武昌的黄鹤矶登上黄鹤楼,
两人放眼望去,龟蛇二山,影影绰绰,烟波弥漫,雾锁寒江!
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战斗,共同的忧患早已把两颗心紧紧连在一起,
压抑愤懑的毛泽东禁不住抒发出一位革命家忧国忧民的无尽感慨和苍凉: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由于陈独秀错误决策和蒋介石反攻倒算形势急转直下,
长沙、北京、广州等地大批革命党人、农会干部惨遭诛伤!
马日事变后湖南工会、农会组织了十几万工农武装攻打长沙,
陈独秀一声“撤退”令下,许多工农武装都倒在敌人反扑的路上!
七月十五日汪精卫正式与共产党决裂,撕下了国民党左派的伪装,
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高喊“宁可枉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
杨开慧看着日益严峻的形势已作出了最坏的打算,
她让族兄杨秀生前来武汉接保姆和岸青回到了板仓!

八月七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撤销了他的党内职务,
确立了毛泽东提出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
为正处于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
长沙城内到处都悬挂张贴着悬赏、追捕毛泽东的画像!
为了毛泽东的安全,细心的杨开慧建议搬家改变住处,
随后从望麓园搬到了北门福寿桥八角门楼僻静的地方!
八月十八日毛泽东在沈家大屋召开了改组后湖南省委会议,
会议布置了在湖南西部一带举行秋收起义的行动大纲!
秋收起义的决定使杨开慧眼前的一切变得格外明亮,
她对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和革命前途充满了热切的希望!
杨开慧时时刻刻关注着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事态的进展,
她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位女党员随时准备投入战场!

秋收起义就要开始了,杨开慧期待着这场暴风雨来得更猛更狂!
杨开慧做着参加秋收起义的准备,毛泽东意识到斗争的艰巨决定自己前往!
杨开慧多么希望跟毛泽东一起奔向湘赣边界参加秋收起义啊,
毛泽东再三考虑还是送开慧回板仓去照顾母亲和孩子,并参加那里农民运动,
就这样,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毛泽东翻过竹山与杨开慧诀别于板仓!
杨开慧回板仓后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东奔西走,走街串巷,
她组织板仓的同志们贴标语,扒铁路,工作有弛有张!
一九二七年九月九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了,
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工农革命军把胜利的旗帜插到了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上!
毛泽东立足井冈山后用暗语给杨开慧写过一封书信,
说出门后生意开始不好,后来慢慢转机,渐渐兴旺!
毛泽东在信中暗示了革命斗争的曲折和光明的前途,
为了安全,信件有的是用墨汁写成,还有的是用明矾水写在纸上!
用明矾水写在纸上的书信要浸在水里才能显示字来,
杨开慧也总是想方设法向毛泽东汇报板仓斗争的近况。

作者简介:王应礼,笔名红雨,山东嘉祥县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级高工,中国古典诗词学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曾历任世界五百强企业兖矿集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党务工作处长、总经理助理。多年来,曾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多篇。中篇小说《左邻右舍》收入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太阳》一书。长篇抒情诗《太阳畅想曲》被收入《中国诗歌作品选》《夏》卷。长篇古体诗《歌女怨》、《万泉河怀古》、《月夜品茗》、《五指山放歌》被收入《中国诗歌经典》一书。2005年7月本人《红雨文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后被山东省图书馆收藏。长篇传记文学《洪宪皇帝》、历史题材散文集《千佛山读史钩沉》正在付梓中。本人诗集《烟雨芳华》指日将与读者见面。

主播简介:紫气东来.木蝴蝶
出生于山西,在山东沃土上生活了三十多年的辽宁人。幼儿园保健医是我的职业。自幼只会读书,不会看书,只愿用声音彰显文字的魅力。